洪都拉斯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Honduras),通称洪都拉斯,中国大陆和港澳称洪都拉斯,台湾称宏都拉斯,中美洲共和制国家,西邻危地马拉,西南接萨尔瓦多,东南毗尼加拉瓜,东、北方滨加勒比海,南临太平洋的洪塞加湾。大陆以外的加勒比海上还有天鹅群岛、海湾群岛等领土。首都特古西加尔巴。
西班牙语中,正式名称为República de Honduras,通称Honduras(发音:[onˈduɾas])。中文表记为洪都拉斯共和国,通称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国名来历最普遍的一说是由于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502年在该地登陆时,发现船只无法搁浅,海底深不可测,故将其地命名“hondura”(西班牙语中“深邃”之意)。[5] 明代《坤舆万国全图》称之为“酆度蜡”。
4~7世纪,洪都拉斯西部为马雅文明中心之一。1502年哥伦布到达洪都拉斯的海湾群岛,为洪都拉斯与欧洲接触之始,1524年西班牙军队开始征服洪都拉斯,同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37~1539年莱姆皮拉领导3万印第安人举行起义,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1539年,洪都拉斯划归危地马拉都督府管辖。
洪都拉斯于1821年9月15日宣布独立,但1822年被并入墨西哥第一帝国。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10月退出中美洲联邦,成立共和国。1840年洪都拉斯在危地马拉独裁者拉斐尔·卡雷拉支持下,保守派弗朗西斯科·费雷拉建立独裁政府。1853年以后,洪都拉斯国内的自由派和保守派经常发生政变和内战,政权更迭频繁。金、银矿业遭到破坏、影响经济发展甚钜。从1840年代起,英国侵占洪都拉斯东部地区和巴亚群岛,修建铁路,并取得大片土地的租让权。
19世纪末,美国攫取了圣胡安西托地区的银矿开采权。20世纪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和标准果品公司霸占北部沿海平原大片土地,发展香蕉种植园,并垄断大部分铁路、航运、电力和香蕉出口。到1913年洪都拉斯90%以上的对外贸易为美国所控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更加紧对洪都拉斯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多次出兵干涉洪都拉斯内政,扶植傀儡政权。在联合果品公司的控制下,洪都拉斯成为以香蕉种植为主的单一经济国家,香蕉生产发展很快,到1930年香蕉出口占世界第一位。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洪都拉斯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群众生活下降,人民起义不断发生。洪都拉斯国民党领袖蒂武西奥·卡里亚斯·安迪诺在美国的支持和策动下,于1933年攫取政权,建立独裁统治。1954年该国工人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争取参加工会的权利举行大罢工,使美国对于垄断资本作出某些让步。[来源请求]
洪都拉斯自1821年独立以来至1978年,共发生139次政变,是拉丁美洲政变最频繁的国家之一。1957年大选中由自由党的拉蒙·比列达·莫拉莱斯胜选担任总统。1963年武装部队司令奥斯瓦尔多·洛佩斯·阿雷利亚诺在美国策动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莫拉莱斯政权,并于1965年当选总统。1971年国民党拉蒙·埃内斯托·克鲁斯竞选获胜,但执政不久,阿雷利亚诺又一次发动政变上台。1975年武装部队司令胡安·阿尔韦托·梅尔加·卡斯特罗发动政变,取代阿雷利亚诺。而1978年武装部队司令波利卡波·帕斯·加西亚发动政变,组成以他为首的军人委员会。
2013年,洪都拉斯首都近郊一座监狱发生骚乱,造成3死、12人受伤之后,总统洛沃下令这座主要监狱实施军事化管理。
1969年,洪都拉斯与邻国萨尔瓦多因1970年世界杯足球赛北美外围赛作为导火线,发生了为时仅6日的战争,原因则为两国的国营传播媒体均煽动仇视对方的国民与政治,使洪都拉斯政府下令将成千上万的萨尔瓦多劳工驱逐出境。最后导致军事冲突。
洪都拉斯位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间,主要是山地,内陆为熔岩平原,在海岸有狭窄的平原地带。气候包括从低地的热带气候到山地的温带气候。滨海地带和山地向风坡年降水量可高达3000毫米。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