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不仅将中国文化介绍到了西方

利玛窦来华传教,给古老的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明万历皇帝

公元16至17世纪,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变动的明清鼎革之际。当时,随着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大批耶稣教徒进入中国,中华大地出现了继汉唐以后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三个高潮。许多欧洲传教士在来华传教布道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其中最著名并且最有代表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

利玛窦来华传教,给古老的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利玛窦

利玛窦(公元1552年——公元1610年),本名玛泰奥·利奇,出身于意大利贵族家庭,少年时代在家乡求学,其后进入罗马神学院,公元1571年加入耶稣会。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葡萄牙殖民者强占澳门以后,澳门成为欧洲耶稣会来华传教的一个据点。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利玛窦来到澳门。第二年,他和教士罗明坚一起到广州肇庆传教。他们征得两广总督郭应聘同意在肇庆建立了教堂,用中文撰写《天主实录》,宣传天主教教义。为了能与中国士大夫阶层广泛交往,利玛窦穿着中国服装,刻苦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在念、写、说三方面很下功夫,并且改名换姓,自称姓利名玛窦。以后,中国士大夫就称他为“利先生”或“利子”。其他来华的耶稣传教士也都效仿他,纷纷起中国姓名。万历十七年利玛窦迁居韶州,之后又到南京及南昌等地,与各地士大夫互相交往,畅谈社会政治、天文地理、风俗民情等。封建士大夫们仰慕其学识渊博,乐于和他交往。但利玛窦深知要使天主教真正能在中国扎根,仅有士大夫的赞同还不够,必须取得最高统治者明朝皇帝的允准和支持。他曾对同行来华的教士们说:“我们要在南北两京到皇宫里,对着皇上宣讲福音,设法求得他的许可,至少应许我们在中国境内自由传教。”为此,利玛窦深入研究儒家典籍,竭力把天主教义和儒家学说融合起来,以便能在中国顺利传教进而取得皇帝的允诺。万历二十一年到万历二十四年,利玛窦写成了《天宝实义》一书,将天主教义和儒家主张融为一体,从而使该书在中国士大夫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叶向高认为利玛窦宣传的天主教义“言慕中华风,深契吾儒理”。万历二十四年,利玛窦被任为耶稣会在华首任会长。万历二十八年五月,利玛窦和西班牙教士庞迪我启程北上。次年一月抵达北京,明神宗朱翊钧于便殿召见。利玛窦进献天主、圣母像及珍珠镶嵌十字架一座,自鸣钟两架,《万国图志》一册等,并向万历帝提出改革历法的建议。利玛窦此行得到了明朝皇帝的欢心,成历帝嘉其远来,假馆授职,给赐优厚,并准许在宣武门内居住。至此,耶稣会传教士达到了在北京居住传教的目的。当时与利玛窦一同来华的传教士还有葡萄牙人麦安东、孟三德、罗如望、李玛诺、意大利人熊三拔、龙华民、西班牙人庞迪我等。他们协助利玛窦在中国各地传教,教徒日益增多。万历十一年利玛窦在广东肇庆收受第一名信徒,万历十三年发展为20个,万历三十三年扩大到1000多个,到万历末年激增到1.3万个,由此可见天主教在中国发展之迅猛。

利玛窦来华传教,给古老的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徐光启

利玛窦等在华传教期间还与明朝士大夫研讨科学,著书立说,对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研究、介绍西方天文、数学、物理、地理、测量、机械等科学,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同徐光启、李之藻一起从事天文、历法的研究。利玛窦所著《圜容较义》一卷,是研究天体数学的著作,由利玛窦口述,李之藻对词,合译成中文。利玛窦发现中国士大夫中不少人对数学很有兴趣,便想把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翻译过来。他曾几次与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但都失败了。利玛窦感叹地说:“东西文理,又自绝殊,字义相求,仍多阙略,了然于口,尚可勉图,肆笔为文,便成艰涩矣。”万历三十二年,徐光启进入北京翰林院,与利玛窦反复讨论后,于万历三十四年秋,开始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录。第二年春,徐光启和利玛窦经过三易其稿,译完了前6卷。《几何原本》共有15卷,徐光启想继续译完全书,可是因利玛窦忙于传教,便中止了。译出的6卷先刻印出来。该书不仅把欧洲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到的平面几何学介绍到中国来,而且它所涉及的平面几何图形比中国传统几何要丰富得多。从此,“几何”一词成了我国数学上的专有名词。徐光启在翻译中所使用的一套术语成为我国近代数学的科学术语,诸如点、线、面、平行线、直角、钝角、锐角、三角形、四边形等。继《几何原本》的翻译,万历四十一年李之藻又和利玛窦合译另一数学名著《同文算指》。该书依据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程大位的《算法统宗》编译而成,汇中西算术于一体。全书共10卷,分为前后两编,并附有别编。前编2卷,主要论整数和分数四则运算。其余8卷,主要为比例、比例分配、多元一次文程组、开文等。利玛窦到中国后还编制了世界地图,称为《山海舆地全图》。该图由当时任岭西按察司副使的王泮于万历十二年在广东肇庆刻印。万历二十三年至万历二十六年,应天巡抚赵可怀在苏州刻石翻印。万历二十八年南京吏部主事吴中明请利玛窦据王泮刻本加以增订,在南京刻印。万历三十年李之藻又请利玛窦据吴中明刻本加以增订,在北京刻印。这幅地图向中国介绍了地圆、地球大小、地心说、五大洲的概况,五带的划分,世界各国的国名和山川。许多国名、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如亚细亚、欧罗马、亚美利加、加拿大、古巴、罗马、大西洋、地中海、北极、南极等。这些西方地理著作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使得国人得以从文字和图幅中初步了解全球五大洲的情况。同时也把西方绘制地图的投影术传入了中国。此外,明朝后期西学传入中国后,水利科学也受到以农立国的中国士大夫的重视。利玛窦刚到中国时,曾与徐光启谈及水利科学。万历三十四年意大利人耶稣会传教士熊三拔来华后,利玛窦就把熊三技介绍给徐光启。后来,熊三拔编著了《泰西水法》6卷,论述了龙尾车、玉衡车、恒力车以及水库等的性能与作用,并附图说明。万历四十一年此书正式刊行。这是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农田水利的专著。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的水利部分,吸收了《泰西水法》的不少内容。

利玛窦来华传教,给古老的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李之藻

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去世。他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传教,但是利玛窦所带来和介绍的西方先进的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对中国人认识和了解西方世界,促进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1-28 09:14
下一篇 2023-01-28 09: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