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漏洞盘点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疑杜撰,咪蒙回应:绝对真实。

然而公众疑点依然不断累积……

一个出身贫寒的市理科状元,毕业后不断打工赚钱补贴家里,最终染病去世——有微信公众号1月29日晚发表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在“寒门”“状元”“死亡”等多种标签的加持下,迅速刷爆朋友圈,收获超10万的阅读量。

紧随而来的是广泛的质疑,众多网友指出,该文存在诸多疑点,内容疑似虚构。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在发布十几个小时后,该文目前显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链接已无法打开,发布账号亦被禁言60天。

1月30日下午,和该公众号同属一家公司的咪蒙在个人朋友圈发布公告,回应外界质疑,称该文为非虚构写作,“故事背景、核心事件是绝对真实的”。然而,对文章刷屏引发的争论和反思并没有结束。

“爆款”文漏洞百出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首发于微信公号“才华有限青年”,是“咪蒙”公号矩阵中的一员。该文发布后的午夜,无数人纷纷在朋友圈转发,被文章中的主人公感动得热泪盈眶。

但反转也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第二天一早,对文章真实性条分缕析的推敲和质疑,以更大的传播力度在朋友圈刷了屏。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对该文真实性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时间错乱、违背常识等方面:如文中晒出来的所谓中学照片在四川某市,但该学校并非全省排名前几;照片中标注的时间为2011年10月20日,但该校操场是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后一段时间才修好的;该市当年的理科状元活得好好的,现在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此外,文中多处出现的现实生活、工作经历也被揪出了“漏洞”。如“进阿里两年就升到了P7”,有媒体向阿里巴巴公关部求证获悉,两年升P7(公司职级)的情况不属实。而2013年参加高考的主人公在高中时就看过网络剧《灵魂摆渡》,更是成为质疑作者的实锤——公开可查的资料显示,《灵魂摆渡》首次上线时间是在2014年2月。

质疑者认为,该文很多事实都没有搞清楚,却故意以寒门、状元、英年早逝等引人瞩目的关键词来制造热点,实在是不可取。

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账号@侠客岛发文称:“焦虑心态的确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要我们一起努力改变。但更眼前的是,你的焦虑倒成了他人的生意经。这种虚假故事熬出的‘毒鸡汤’营销是不是情感欺诈?”

网友@洛杉矶房东亦表示:“靠杜撰老实人的故事来吸引眼球扩大流量,算不算这篇文章里讽刺的‘浮华、焦虑、攀比、欲望’行为之一呢?”

一句“非虚构写作”了事?

在众多的质疑声中,1月30日下午,咪蒙在个人朋友圈发布了与此事相关的公告《才华有限青年回应一切》。在这份公告中,才华有限青年团队称《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文章不是新闻报道,而是一篇非虚构写作,“故事背景、核心事件是绝对真实的”。

公告声称,为了保护文中当事人、当事人家属和其他同学、老师的信息,他们将真实情况的细节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包括学生省份、时间线、分数、公司、照片等,并称“文章很重要,但保护当事人更重要”。

羊城晚报记者留意到,根据公号发布的微信文章和介绍,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主编为杨乐多,账号主体为“霍尔果斯爆炸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与微信公号“咪蒙”同属一家公司。“才华有限青年”2018年4月1日的一篇推文曾提及:“我们生于咪蒙团队,长于咪蒙团队,永远属于咪蒙团队”。

但对于和“咪蒙”的关系,上述公告否认了“才华有限青年”为咪蒙运作,并称“从始至终团队都是独立运营,与咪蒙分别是两个团队独立运作,内容和出品完全自主”。

针对外界质疑,上述公告还表示,如果读者没有类似的经历或心境,是不会如此感同身受的,“有时候人们所谓虚假的质疑,都是因为不曾经历”。

写作真实性应有边界

咪蒙的回应让“非虚构写作”也成为争论焦点。

“这涉及虚构写作和非虚构写作的边界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刘海龙指出,该文引发大规模质疑的原因之一在于运用了非虚构的写作手法,但细节漏洞又很多,“非虚构写作或新闻写作,有一个隐性的元话语的宣称,即传播内容是真实的,但这不是明示的。这篇文章用目前流行的非虚构写作中的个人化的表达,让大家觉得这似乎就是对真实的宣称,实际上文章就是利用了这种模糊性。因为它既没有说内容是虚构的,也没有说不是。或者如后来作者所辩解的那样,细节是虚构的,但主体是真实的”。

在刘海龙看来,非虚构写作以第一人称叙事,有许多借鉴自小说的写法,其真实性处于模糊边界。他认为,传统新闻也经历了由边界模糊的故事写作到核实事实的过程,目前自媒体也处在规范协商过程之中。他建议,应当建立一个标识的规则,对自媒体发表的文章,最好有个明确标注,这是篇非虚构报道还是虚构的文学创作,“如果这是报道事实,即使是以文学的写法,也要遵循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保证真实性”。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员朱巍则认为,该文章是以纪实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读者以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但如果内容虚假,长此以往会破坏公众对互联网信息的信任,“目前我们有关部门对自媒体的监管还是相对比较松的,也没有一个规范,比如这件事情涉及文章内容真假的问题,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应不应该介入管理,也是一个新的命题”。

跟帖

夸诞文章为何频出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在短短十几个小时内迅速成为现象级争议。事实上,类似经不起仔细推敲的“爆款”,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现。

2016年春节期间,某网站一篇《上海女跟男友回江西农村过年,见第一顿饭后想分手》的帖子走红,成功挑起城乡差异、地域歧视等热门话题,瞬间便刷爆朋友圈。但随后,相关网络部门证实,“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从头至尾均为虚假内容。

2018年,某自媒体发表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称河南省太康县2岁半女童王凤雅被诊断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其母杨美芹在获得15万元捐款后未救治女儿,反而去北京为儿子治疗兔唇,不到3岁的王凤雅不久后离开人世。该文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网友们纷纷指责杨美芹“诈捐”“虐待”“弃疗”。但随后在当地警方、媒体等相关机构的介入下,事件出现了反转,多方人士对爆料自媒体的说法持否认态度。

类似的文章屡屡刷屏的背后,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文章处处直击人们内心的痛点——寒门难出贵子、城乡差距、重男轻女等,每一项都直击焦虑靶心,并在行文中进一步放大这一冲突感,由此迅速制造了众多阅读量超过10万的“爆款”。

不过,自媒体也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每当“爆款”刷屏,一批自媒体人会针对文中细节进行考证,甄别出虚假内容,平台方面也根据这种反馈迅速屏蔽相关文章。

但是,公众反复“浪费表情”的同时,相关自媒体、平台的流量是实打实地上去了,这种“狼来了”的桥段是不是也该好好管管了?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1-31 16:22
下一篇 2023-02-01 09: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