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大型商场出现火灾事故屡见不鲜,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很大损失。为了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需要进一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商场消防安全工作,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的商场消防安全知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商场火灾案例
案例一:
2013年10月11日凌晨2时许,北京市石景山区麦当劳杨庄餐厅甜品操作间内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电气故障,引起喜隆多购物中心发生火灾,过火面积共计3800余平方米,火灾直接财产损失估算值为人民币1308.42万元,灭火过程中2名消防警官牺牲。
案例二:
2012年6月30日下午16时许,天津蓟县县城莱德商厦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16人受伤。
案例三:
2000年12月25日晚21时35分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26日零时37分大火最终被扑灭。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0万元。
案例四:
2004年2月15日11时许,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26万元。
商场火灾的危险性
1、人员聚集,流动量大,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2、空间跨度大,上下连通,火灾蔓延快,容易造成大面积立体燃烧;
3、室内装修、装饰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使火灾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4、可燃商品多,火灾荷载大;
5、用电设备多,导致火灾的因素多,不易控制;
6、发生火灾蔓延快,扑救难度极大。
除了商场自身存在的火灾危险性之外,人员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缺乏逃生自救知识和技能,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
火灾逃生要诀
商场内一旦发生火灾,所有工作人员都有引导顾客疏散的义务,而不能只顾自己逃生。逃生时还要注意以下逃生方法:
1.熟悉出口看标志:走进商场,应留心看一看逃生疏散路线上的防火门、疏散楼梯、安全出口的位置,以及灭火器、消火栓、报警器的位置,以便有火警时及时逃出危险区。
2.利用疏散通道逃生:每个商场都按规定设有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有的还设有自动扶梯、消防电梯等,发生火灾后,尤其是在火灾初期阶段,这都是逃生的良好通道。在下楼梯时应抓住扶手,以免被人群撞倒。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生,因为发生火灾时,停电将无法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
3.利用器材逃生:百货商场是物资高度集中的场所,商品种类多,发生火灾后,可就近利用逃生的物资或工具。如将毛巾、口罩浸湿后捂住口、鼻,可制成防烟工具;利用绳索、布匹、床单、地毯、窗帘来开辟逃生通道;如果还经营五金等商品,还可以利用各种机用皮带、消防水带、电缆线来开辟逃生通道;商场如果经营有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摩托车头盔、工作服等,可就地使用以避免烧伤和坠落物资的砸伤。
4.利用建筑物逃生:发生火灾时,如上述二种方法都无法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内外的突出部位、各种门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网(线)进行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机会逃生。这种逃生方法使用时,要大胆还要细心,特别是老、弱、病、残、妇、幼等人员,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则容易出现伤亡,三楼以上绝对禁止跳楼的不理智行为。
5.寻找避难处所逃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室外阳台、楼层屋顶、洗手间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时间。无论白天或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内容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即查用火用电,违章操作;查通道出口,禁堵塞封闭;查设施器材,禁损坏挪用;查重点部位,禁失控漏管。
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即火灾发生后,起火部位员工一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火灾确定后,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
3、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即熟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逃生技能。
4、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即有消防宣传人员,有消防宣传阵地,有消防宣传标志,有全员培训机制,掌握消防安全常识。
要点:通过推动“四个能力”建设,使全体员工能做到“三懂三会”:即懂基本消防常识,会查改火灾隐患;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会扑救初期火灾;懂逃生急救技能,会组织人员疏散。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巡查、检查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要点:不断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将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规范化。
火灾报警常识
1、牢记火警电话;
2、讲清起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
3、讲清火势情况:讲明起火物质、起火部位、火势大小、火势蔓延情况、有无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有无人员被困、水源情况等;
4、留下报警人姓名、电话,以便联系;
5、派专人在交叉路口指引消防车及时到达火灾现场。
要点:及时有效的报警可以将火灾危险和损失大大降低。
往期回顾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