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被判死缓至今,转瞬间又是13年。
乔洪,22年前出任茅台董事时曾放下豪言:
我的家人不会在茅台任职,也不会给家人批茅台的酒。
他这话说完还不满7年,有关部门便找上门了。
于是,这位当年贵州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
最终一头栽进了茅台的酒窖里被“呛死”了。
1953年,乔洪出生在山西昔阳县。
6岁的时候,他便和父母一起远赴贵州。
从此,乔洪渐渐成长发迹于贵州,也最终栽倒在了贵州。
六十年代末,像当时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一样,乔洪也穿上了军装。
22岁,乔洪转业到地方任职。
年轻的时候,乔洪喜欢文学,也爱好音乐。
他甚至还写过小说,一度觉得搞文学创作也不错。
由于文笔不错,转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毕节地区的广播局。
他的从政之路可谓一马平川。
从广播局很快就出任毕节地委机关的专职秘书。
到七十年代末,他已经是正科级干部。
仕途真正的转折点,是乔洪担任共青团毕节地委书记期间。
他一跃成为正处级干部,任期届满,乔洪又调任纳雍县担任县长。
期间还曾担任过毕节地区轻纺工业局局长。
这些履历,可都是乔洪在25岁到40岁之间完成的。
因为当时号召干部队伍年轻化和专业化,
用现在时髦的说法来说,乔洪正好赶上了风口。
在任期间,乔洪还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文凭。
可以说,不少人当时都非常看好乔洪。
1996年,贵州轻工业厅要选拔一位副厅长。
年轻、有大专文凭、还有基层的多年历练经验,
这些都成为乔洪的资本。
在随后的考察、笔试和面试过程中,乔洪一一闯关成功。
最终,他以43岁的年龄,成为贵州官场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
彼时,他这位副厅长,主要分管贵州全省的白酒产业。
这也为他后来接掌茅台,埋下了伏笔。
乔洪在任期间,曾经主导了习酒的破产重组,
同时也解决了珍酒厂的经营困局。
这两起事件,无不展示的是乔洪的企业经营管理才能。
4年后,政府机构部门改制,轻工业厅要被合并裁撤。
大部分的干部职工,需要分流。
乔洪的仕途,也迎来了一次分水岭。
也是在这一年,原先的茅台酒厂改制上市,
正式从过去的国家管着,变成了自负盈亏的企业。
因为被认为“精通经济”,组织上考虑让乔洪去茅台企业出任一把手。
对乔洪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人生抉择。
如果不去,接下来无非是被调到其他行政部门继续试图。
如果去,虽然还是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
但主要工作,就要从过去的从政,变成下海经商了。
据说乔洪当时没有任何犹豫,
组织上一谈话,他便答应去茅台任职。
假如乔洪长了前后眼,能够预见到不远的将来,
自己根本抵挡不住诱惑,
或许,他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去茅台任职。
可实际上,乔洪认为茅台酒厂是最好的平台。
他将茅台酒厂比喻为一艘航空母舰,
而自己作为掌舵人,将要在广阔的大海上自由驰骋。
信心满满,不过当时的茅台酒厂,实际上却是危机重重。
自从1953年,国家合并茅台镇上几家私人酒坊,成立国营的茅台酒厂后,
将近半个世纪的经营中,茅台酒厂从来没有经历过市场的洗礼。
作为国酒,茅台从来不愁卖。
尤其是在1997年之前,没有领导的批条,是根本买不茅台酒。
所以,即便很多国企都已经转型改制,
但茅台很长一段时间,都未曾考虑过做市场。
直到1998年,金融危机带动的蝴蝶效应,让茅台酒居然出现了滞销。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随着销售额的下降,茅台开始考虑转型。
2000年,乔洪正式上任。
茅台镇总面积也就一万多亩,而茅台酒厂就独占了三千多亩。
所以,厂子就是茅台镇,而茅台镇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酒厂。
当乔洪来到茅台镇时,放眼望去,根本分不清界限在哪里。
厂里到处都是镇上的居民,厂区主干道上也是各种小商贩。
乔洪还发现,有些职工,甚至像农民一样,光着膀子赤着脚上班。
而事实上,茅台镇里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人在酒厂上班。
在现在的经营理念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农业时代的原生态体现。
可在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效率才是一切。
所以乔洪看到眼前这一切,大脑中已经在思考如何做出改变了。
此时47岁的乔洪,正式的职务,是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同时也是酒厂的董事兼党委副书记。
而此时集团董事长是季克良,股份公司董事长为袁仁国。
季克良在乔洪到任时,已经69岁,此前曾5次延期卸任。
而袁仁国则是酒厂的老人。
18岁就进入了酒厂,此后一路从普通工人,做到了酒厂的一把手。
所以乔洪与前者比起来,无论是资历还是人脉,都属于外来一族。
再者,此时的季克良和袁仁国,都是正厅级干部。
而乔洪还是副厅级。
所以,乔洪上任后想要做出改变,难度还是很大的。
而事实上,自从他到任后,由于对酿酒工艺不熟悉,
分管的主要工作,也是市场和销售。
不过,乔洪首先还是从企业管理上入手的。
乔洪要求所有员工着装上班,而且还要持工作证。
而在销售层面,乔洪在全国广招代理商和分销商。
同时,还大规模创建了一批专卖店。
随着这一系列的改变,茅台的销售额直线上升。
从乔洪上任,到出事的2007年,
茅台酒的销售额增长了7倍之多,年销售额将近70亿。
有人认为,这是乔洪懂经济管理,所以才创造出了好的业绩。
不过也有人觉得,就乔洪那个位置,是个人坐上去,
只要不作妖,都能把酒卖出去。
反对者认为,茅台这个品牌,早在百年前就树立了。
只要没有大的失误,业绩肯定能刷上来。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活跃,
那一时期外界,对茅台的需求可谓海量。
但酒却是有限的,尤其是年份酒,就更有限了。
如此一来,茅台酒厂进入市场,就是一种奇货可居的局面。
所以,酒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反倒是供不应求的局面,为外界给茅台酒高层行贿,
提供了绝佳的温床。
而事实也证明,上任伊始高调喊出不会私自批酒的乔洪,
还是毫无意外的栽倒在这上面了。
事情的最初苗头,是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
原来,乔洪除了早年爱好文学,还喜欢足球。
早年在毕节地区任职期间,他还是当地的足协主席。
所以,2002年,乔洪给酒厂员工和经销商的福利,
就是去韩国现场看球赛。
承办此次活动的,是山东一家旅行社。
根据后来的调查,这家旅行社,是山东经销商姜国武从中牵线的。
而茅台这边和旅行社,签订了阴阳合同。
明面上,茅台组织这次活动,按照每人3.7万元,总共是800万元。
而旅行社方面,则是按照每人1.7万元,总共500万元来收款的。
这中间有高达300万元的差额。
后来乔洪被调查后发现,这其中的一部分,被他装进了个人腰包。
这件事发生在2002年,此时乔洪出任总经理还不满两年。
另一方面,也有消息称,阴阳合同事件前后,
贵州纪委已经多次接到对乔洪的举报了。
而且,大部分的事情,都跟受贿有关。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乔洪到茅台工作才两年左右,
他在经济上就出现问题了。
当然,在乔洪未被正式立案调查之前,
也有人觉得,涉及到乔洪的相关举报,
无非就是官场常见的各种矛盾和相互捅刀子,不足为奇。
所以,从2002年到2007年,中间又是5年,
乔洪才被立案调查,并正式被逮捕。
2007年5月10日,乔洪被调查的消息不胫而走。
4天后,茅台公司发布了一则通告。
乔洪因工作原因,调任贵州国资委任副主任,
免除其在茅台的总经理职务。
这次的调任只是一个烟幕弹。
又过了4天,贵州省常委会研究决定,对乔洪实施双规。
而就在此前的4月份,
乔洪家里的5位亲属,已经被纪委调查了。
当时外界盛传,乔洪的四弟乔建华,
在上海、北京、深圳、青岛、贵阳开设多家公司,大肆倒卖茅台酒。
而更早在当年的3月份,茅台酒的山东经销商姜国武,
去重庆参加全国糖酒会,刚下飞机,就被贵州方面带走,
配合调查乔洪案了。
乔洪被双规半年后,正式批捕。
此后,有关乔洪受贿的各种消息也相继传出。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2000年底,也就是乔洪上任茅台的第一年,
他就开始受贿了。
此后6年多的时间,乔洪先后受贿100多次。
平均来看,每年受贿的次数都在20次左右。
这意味着,几乎每个月都有人给乔洪送钱。
受贿的人数有22人,贿赂款达到了1323万余元。
这还仅仅是乔洪单独接受的贿赂款。
这些年里,他还和弟弟乔建华,共同受贿218万余元。
除此之外,案发后从乔洪家里,
有意思的是,2007年4月,对乔洪展开调查的时候,
乔洪还给贵州省的主要领导写过一封信。
他声称,自己如果给弟弟批过一瓶酒,让弟弟做过一笔分管的业务,
他愿意接受组织的任何处理。
最后的结果是,乔洪愿意接受处理的愿望实现了。
至于给乔洪行贿的,基本都是各地的经销商。
由于茅台酒供不应求,尤其是年份酒产量有限,
经销商为了能拿到货,可谓想尽了各种办法。
很多经销商,甚至是先给钱,而后再等着拿货。
还有的经销商,拿着各种领导的批条来拿货。
如果说茅台酒厂在改制前,通过批条拿酒,
仅仅涉及的,还只是特权现象。
而改制走向市场后,一方面茅台是国企,
另一方面,酒的供不应求,仍旧促使着外界想尽各种办法来从中获利。
于是,一手握着权力,一手握着资源的乔洪,
就有点“酒不醉人人自自醉”了。
2008年10月庭审期间,乔洪也坦承,
做了国企老总,自己过去的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权力和资源都掌握在手,外界主动来送钱都得排队。
所以,这种诱惑太大了。
2009年1月,该案作出判决,乔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弟弟乔建华,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至此,茅台镇成了乔洪仕途人生的终结地。
值得一提的是,13年后的2021年,
茅台元老级人物袁仁国也被判无期。
至于落马的原因,和当年的乔洪如出一辙。
不过,袁仁国收受的财物高达1.12亿元。
乔洪当年收的那点钱和他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文|二十二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