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巨埋儿典故出在哪里,郭巨埋儿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据北京晚报报道,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的“孝悌园”,有一组“二十四孝”主题石雕。沿着通惠河边一路往西,所见到的第一个石雕就吓人一跳。只见一位古人抱着一个粪桶,脸上露出一副复杂的表情。旁边的解说牌刻着四个字:尝粪忧心。看过了“尝粪忧心”,往前走几步,就是“为母埋儿”。在它旁边,则是“恣蚊饱血”。

“二十四孝”在现代引起的争论比较大,不可否认“二十四孝”里面的这些故事感天动地,但是部分故事又很沉重,细究下去又都充满矛盾和冲突。如果为了救母亲,要亲手埋掉孩子,那么,那个被埋掉的孩子,他的生命权难道就可以轻易抹杀?埋掉自己的孩子岂不是在犯罪?法律如何容他?母亲的心何安,社会的心又何安呢?温情的背面却是残忍,以救赎的名义杀戮,本质上是不可调和的,显然这样的孝道没有办法与现代社会取得共鸣,这些故事也是在尊重法律和保护权利的理念下成长起来的现代人无法理解的。

时代不同了,我们已经不是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个体的独立取代了人身依附关系。我们更不是男耕女织、养儿防老的传统社会了,孝道亲情仍在,但旧的联系已经被割裂,新的联系业已形成。孝道当然也得与时俱进,二十四孝的很多故事可以给人启迪,有很多精神可以传承下去,但有很多极端的做法却不值得效仿,甚至是违法的,反人道的,必须剔除出去,否则就是愚孝,就站在了人性人伦、法律和社会的对立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的孝道才能在传承和时代精神中取得平衡,才能注入新的内涵,才能生生不息。

新的孝道要讲人格与权利的独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已经重新定位,他们首先是独立完整的个体,其次也才谈得到为人父为人子,这意味着人与人的平等,孝是对长辈的尊敬照料陪伴,但从根本上说,这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

新的孝道更不能忽视个人身份的变化。我们每个人一出生的确是他人的儿子或者女儿,但更重要的身份我们还是社会人是国家的公民,而不是某个人的私有财产。个人的权利严格受到法律保护,个人应承担的责任也不能逾越了法律的规定。我们不能在法律以外要求额外的付出,更不能搞道德绑架将一些责任强加到个人头上。比如,父债子偿过去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但现在就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了。

最忌讳的是把养老问题跟孝的问题混为一谈。孝是一种美德,什么时候都得提倡都得践行,但养老却是社会大问题,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沿用传统社会的那一套,用养儿防老、道德高压,依赖对孝道的提倡来解决养老问题了。道德约束毕竟不可靠,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只有发展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赡养体系,以提供多元的选择,才有底气让老人们安享晚年。(高路)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2-20 09:43
下一篇 2023-02-20 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