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国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是好事,国人对莫言的评价为什么那么差?

说起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百年积贫积弱,就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终于重新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因此,现代就仿佛是一个中国人“圆梦”的时代,从百年奥运梦圆,到诺贝尔奖得主,我们一直走在一条更好的道路上。

不过,即使是圆梦时刻,也依旧会有争议,就像当初办奥运,也有人反对称这是“劳民伤财”一样,像诺贝尔文学奖这种很“讲究”个人审美品位的项目,受到的争议就更多了。

2012年,莫言凭借《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时之间风头无两。而诺贝尔文学奖这种参与门槛很低、只要能读会写就能评论几句的奖项,当然也受到了大家的“重点关注”。一时之间,褒奖和批评纷至沓来,似乎每个人都要对此发表几句看法。

但似乎不喜欢莫言的读者特别多,他们坚持不懈地批评莫言,甚至以读莫言的作品为耻,到底为何如此呢?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是好事,国人对莫言的评价为什么那么差?

· 中国作家,圆梦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人对于国际奖项的执念一向很深,不管是诺贝尔还是奥斯卡,总之只要是国际上知名的奖项,我们都会觉得“中国人为什么拿不到?”“我们一定要拿!”

网络上也一直流传着中国作家和诺贝尔的各种交集:

“1927年鲁迅先生拒绝了被提名为候选人的邀请!”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本应颁给老舍先生,但因为老舍先生过世,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才颁给了川端康成!”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兰透露,沈从文先生在1987年和1988年两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终评,但因为1988年沈从文先生故去,才未能获奖!”

……

仿佛只要这么说,我们就能离诺贝尔文学奖更近一些。然而,这些说法要不然就是无法获得证明、要不然就是被确认是假消息。比如,在2018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公布了1968年的文学奖提名名单,证实了老舍先生从未被诺贝尔文学家提名,而胡适和林语堂倒是确实受到过提名。

2000年,著名作家高行健倒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但因为高行健1997年就已经获得了法国国籍,因此他并不能算是替“中国作家”圆梦的作者。

直到2012年,莫言一举夺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可这明明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莫言不配,对他的评价很低呢?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是好事,国人对莫言的评价为什么那么差?

· 笔锋尖锐,“泥沙俱下”?

作为一个文学领域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莫言的作品的总是在反应问题、批判现实,总是在谈人性、谈生死,甚至于谈社会的黑暗。

他笔锋尖锐、用词直白,还经常夹杂的方言俗语,用这样具有特色的语句来描写那个本就阴暗的旧时代,自然会出现各种低俗的内容。这样的作品,对于很多在传统文学的影响下长大的人来说,自然是难以接受的。

尤其是对于老师们来说,据说,有不少高中老师甚至明令禁止学生们阅读莫言的作品,生怕他们受到“暴力”的“荼毒”。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是好事,国人对莫言的评价为什么那么差?

例如《丰乳肥臀》,书名就十分直白,甚至可以说是出现了在传统文学作品中有所禁忌的词语。其题材与内容也与获得诺贝尔奖的《蛙》一样,是以一种带有“血污”的笔触在描写着苦难、是以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在呈现着国人有所“忌讳”的历史,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去勾勒人性与制度的善恶。

在《蛙》中,莫言写:“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这部作品选用的是计划生育的主题,主人公是一位医生,她前半生为人接生、后半生为人做流产。

莫言不但不避讳人体器官、内脏的描写,也不避讳对于暴力、酷刑的详尽描述。

在《檀香刑》中,莫言写:“受刑者必须被割足五百刀,最后一刀下去方可毙命,早一刀晚一刀都算刽子手的失败。”

可说到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赞赏这种“泥沙俱下”的写作风格,有不少读者觉得读完莫言之后,总是觉得压抑、痛苦,也不能接受他作品中过于粗俗的语句,他们中的激进分子,据此认为莫言的作品“不值一读”。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是好事,国人对莫言的评价为什么那么差?

· 讨好西方,三观不正?

除了遣词用句之外,还有一些人不喜欢莫言是因为觉得他的作品是在讨好西方,没有自己的立场。

莫言在作品里,总是大胆地描写“粗俗”的东西。比如他在《酒国》里就曾描写道:男童因为“受人宠爱”成为了难以寻得的美味,女童则因为受人唾弃,反而能够活下来。

能理解的读者,自然知道莫言在嘲讽什么,但这也是许多人批评莫言的原因。因为他们认为,虽然莫言和鲁迅同样都描写“吃人”,但莫言的描写则是“丑化中国人”,而这种“丑化”,恰好是西方乐于见到并接受的。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是好事,国人对莫言的评价为什么那么差?

不少人认为,莫言是在迎合西方对于中国人的想象,故意不谈中国人的美好品质。比如《丰乳肥臀》刚面世之时,就遭遇到了许多作家的指责,比如刘白羽就认为莫言是中国的“蛀虫”,“(莫言)对不起中国人浴血奋斗而创造的国家”。

不少批判者甚至把这些批判上升到了政治层面,认为这部作品是“歪曲了历史”,并“填补了污蔑我国只流于空洞的叫嚣的空白”。

因为政治层面的批判,莫言被调离部队并作出了检讨,《丰乳肥臀》也成为了禁书,直到八年后才再次出版。但这次出版,依旧引发了争议,最终是出版社责任编辑辞职才平息了这件事。

在批判者眼中,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是西方人对于莫言“讨好”的“奖励”。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是好事,国人对莫言的评价为什么那么差?

· 不读作品,跟风批判?

除了那些基于自身立场、自己理解而对莫言及他的作品进行批判的人之外,不得不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莫言的批判只是跟风。

许多人可能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只是听别人讲过莫言的作品里有三俗的内容,或者是单纯只看了书名就对莫言的作品加以评判。

实际上,这些人关注的可能不是莫言或者他的作品本身,他们只是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进行批判所带来的“快感”。即使不是莫言,他们也会批判其他人,他们只是通过这种行为来“显示”自身的高尚而已。

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十八位终审评委之一的马悦然就曾非常气愤地表示:众多媒体并未细读莫言的作品、不清楚文学质量便妄加评论。

有人说,莫言的作品来自于他的生活、来自于他的家乡告密 、来自于他儿时忍饥挨饿的记忆,他的作品里不仅有贬低,也有讴歌,这是一种“寻根”,无关政治。

也许有不少人坚持认为莫言的作品是“黑”,但历史本就有黑有白,也有灰色,也许“黑”的部分以这样的形式存在,也是一种“合理”。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2-11-25 13:24
下一篇 2022-11-25 13: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