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计算11号
战争片因场面宏大,内容丰富,过程刺激,一直是类型片中的常青树。同时,因投资巨大,调度复杂,使能否拍出战争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电影重工业技术的标准。今年暑期,《战狼2》豪取56.82亿元票房,成为中国重工业电影的标杆之作。而美国作为世界电影强国,曾为观众奉献出许多经典战争片,包括中国观众熟悉的《拯救大兵瑞恩》《巴顿将军》等。今天,我们向大家推荐四部经典越战题材电影,它们被一些影迷称为“越战四杰”。
《野战排》——用影像构建战争真实体验
上映时间:1986年
导演:奥利佛·斯通
主演:查理·辛、威廉·达福、汤姆·贝伦杰
毫无疑问,在“越战四杰”中,《野战排》在观感上是最刺激和最容易理解的了,更像《黑鹰坠落》和《拯救大兵瑞恩》这样靠完美电影手法、调度、摄影和剪接搭建起来的战争影像。与其他两部电影不同的是,《野战排》是以男主角的主观角度来完成全片,不是以个别事件或任务描写的剧情。正因如此,让《野战排》得以从个人改变来凸显导演的意图,激发观影者思考。
本片男主角,出身优渥,受高等教育,在国家感召下,从大学休学到越南为国献身,对队中出身贫困的战友感到同情。这样一个左派青年来到战争中,身心都受到摧残,自然会成长,而成长就是看到丑恶,接受或拒绝。
电影的一大成功之处就是在为我们展示真实战争情况的前提下,揭开了被英勇奉献光环包裹的士兵形象,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极度让人讨厌的人在战争中,凭借强悍的武力手段获得权力和话语权后,被放大的人性恶劣。也看到了因自我膨胀,对自己人报复的恶果。导演奥利佛·斯通借此戳破了政府美化战争的谎言。
2008年的电影《热带惊雷》全方位恶搞了这部电影。
导演奥利佛·斯通曾两次前往越南,第一次是去教书,后一次是战争期间服兵役。本片的真实性和思想性也来自于导演的真实经历,而片尾“献给越战中牺牲的士兵”也是导演对政治博弈牺牲品的挽歌。由于导演的才能和题材的真实性,让这部电影在当年票房大卖,并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也让后来许多影片模仿追赶。
《全金属外壳》——两段式的矛盾人性
上映时间:1987年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亚当·鲍德温、马修·莫迪恩
《全金属外壳》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倒数第二部电影,也是他自《光荣之路》后拍摄的又一部战争片,但与《光荣之路》的军内腐败和博弈牺牲不同,这次库布里克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在良知和杀戮的选择。
《全金属外壳》在结构上是标准的两段式。第一段借用了1930年描绘一战的电影《西线无战事》中集训的一段。与之不同的是,《西线无战事》士兵最终玩弄了士官并全身而退,但《全金属外壳》则是报复了同伴,并最终使同伴和教官殒命。
R·李·艾尔米扮演的教官是美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角色之一,被后来众多电影模仿。
电影开始伴随着欢快的摇滚乐,映入眼帘的是因为美国扩军,大规模的青年参军。剪发这一段镜头暗示了个人主义到集体压迫的转变。随后而来的训话中,出现了电影史中最经典的教官形象(R·李·艾尔米扮演),这个脏话满天飞的人,展示了战争将青年改造为杀人机器人的过程。
第二段故事主要依靠于集训队中队员小丑上战场的见闻,在他随军记者身份特殊性的加持下,我们得以看到一个客观的战争。在他寻求记录新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在越南战争中丧失人性的士兵,也听到了那句著名的台词“逃跑的是越共,不逃跑的是训练有素的越共。”
电影中小丑的头盔上写着“Born To Kill”,胸前戴着和平徽章,暗示了普通人对于嗜血和战争的向往和自我良知的履行。这样的一种矛盾性一直伴随着小丑的从军经历并折磨着他,虽然他最后选择了人性的良知,但对于“傻瓜”队友死亡的自责也将永远伴随着他。这种自我矛盾,也是库布里克让我们看到战争中自我坚持不沦丧的困难性和作为人的高贵之处
《猎鹿人》——画面的文学式转化
上映时间:1978年
导演:迈克尔·西米诺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克里斯托弗·沃肯、梅丽尔·斯特里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好莱坞运动”正席卷美国电影业,制片厂的宽容,让导演的自主权变的极大,使得那段时期诞生了许多艺术与商业并存的电影,导演迈克尔 西米诺的扬名之作《猎鹿人》就是“新好莱坞运动”中的代表作品。
今天回望这部电影时,会明显感觉到影片的冗长、繁杂、缺少商业元素,直接把资本考量和收入需求放入了第二位,但也正因此造就了文学式的厚重感。迈克尔 西米诺用这样反常规的方式,征服了主流媒体,也证明了这部电影是出色的。
近1个小时的前戏,一闪而过的战争场面,让大部分观众受不了。
影片前50分钟都在围绕即将上战场的三人,对他们从工作完后的休闲、婚礼以及猎鹿的漫长刻画,为本片的基础——小镇青年的珍贵情谊,做足了前戏,也给后来三人迥异的结局埋下了深厚的情感氛围,让战争创伤在这三人前后对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达到了反战的目的。
有趣的是,主角三人及小镇大多数人均为俄罗斯裔,在婚礼上为他们送行时还唱了《喀秋莎》。恰好这场战争的幕后操纵者则是苏联和美国。在心理归属上,主角等人均认为自己是美国人。这样的反差也点明了,其实本没有意识形态和国家界限的具体划分,战争只是政客主导的利益纠纷,但伤害的还是交战双方的人民。
俄罗斯轮盘因为这部电影让人熟知,洪金宝在《东方秃鹰》中照搬了这一元素。
《猎鹿人》这部战争场面一闪而过的电影,用独特的手法还原了小镇青年的感情世界,也对比了后来受挫的内心写照。聚焦于战后影响的立意,让观影者反思这场战争。
《现代启示录》——疯狂荒诞的末日审判
上映时间:1979年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主演:马丁·辛、马龙·白兰度
翻开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导演作品目录,除了有经典的《教父》《窃听大阴谋》之外,还有这部疯狂荒诞的战争水上公路片《现代启示录》。甚至,在一些影迷眼中,该片超越《教父》成为最能代表科波拉思想的作品,在所有越战电影中最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马龙·白兰度在《教父》后再度和科波拉合作,共同完成了剧本的结局。
电影改编自康拉德的《黑暗的心灵》,科波拉改变了原作中的地点等因素,让越战成为背景,并依托文学作品的内涵,使其成为描绘战争的电影巨制,使电影不再囿于独个的冲突,扩大到所有的战争。电影用三段式的结构,从接受任务,水上行进,到达目的,来逐渐让观众深入战争,体验战争的异化性。
在开头梦幻化的处理中,我们可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进入战争。我们看到了自以为胜利属于自己的指挥官的膨胀嘴脸,看到了被激发得只剩下男性最基本两种欲望:性欲和暴力倾向的士兵,也体会到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风声鹤唳、各自为营的个体坍塌堕落的过程。最终,我们来到了科兹的地盘,盘问自己:战争是什么。
科兹的双面性在于,前身为越战英雄,后期为圈地为王的“神”。片名“启示录”(出自《圣经 新约》最后一章“末日审判”)正是对科兹这种特殊身份的审判。他变成了战争的化身,战争无所谓正邪两方,双方均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自以为文明,想要去驱逐别人的黑暗,但却是为了自我利益的扩张。
科兹自身也是身为一个士兵,也说明了,战争牺牲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想要逃出去只有死亡一条路可以走,所以科兹乞求一死。这也说明了,战争中的人,没有人可以逃出去。
“越战四杰”相似的是都以战争的最小单位“士兵”为刻画对象,由此承担起故事,且不加入意识形态和政治诉求,减少交战方的具体刻画,用难得的人文思想来表达导演对于战争的看法。让观影者不因为场面噱头来快速消费电影,用深邃的思考和哲学表达,让观众看到战争的影响,体会战争中人的真实状况。这一点才是他们成为经典,经久不衰的原因。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