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摄影@乌不白
关于灵渠,有一项纪录值得注意,就是它历史以来的维修次数。
本号前面的推送,《兴安的灵渠,天下的灵渠》一文中有说过:自建成一直到民国,灵渠被记录在案的维修重建工程,前后有37次,依次为汉代2次、唐2次、宋7次、元3次、明6次、清15次、民国2次。
_ 灵渠“鱼鳞石”坝面。长满苔藓的斑驳身躯
凝聚着2200多年来的历史为它倾注的劳力与心血
摄影@乌不白
这足以说明它的备受重视。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作为“三楚两粤之咽喉”,灵渠为中原政府对岭南的治理打开了通途,是中国南北融合乃至于和全球世界的政治、经贸交流的关键一环,灵渠自然得受重视。而毋庸置疑地,2200多年来的那些修缮重建,更凝聚了水利工程史的技术经验、智慧与文化。
国庆假期过几天了,热烈欢乐后,让我们坐下来,静一静心,翻开灵渠2200多年一路走来的历史。
前214和46年,秦史禄与汉马援为征服与开化修渠
灵渠曾被称之为秦凿渠,这是因为它是秦为征服岭南而开凿的。
_ 史禄像
取自喻学才《中国历代名匠志》
造灵渠的史禄,我们也在《你知道那么多,为什么还不认识史禄?!》作专文写过。这位几乎不被水利史具名、不知来历和去向的史禄,我们今天能认定就是他造了灵渠。然而,毋庸置疑地,历经后世多次的修缮与重建,灵渠早已跟他初建时大不一样了。
作为初建者,史禄第一个可以确定的不朽功劳,就是为灵渠的开凿选定了位置。清代陈凤楼《重修兴安陡河碑记》记载,光绪年间,李秉衡曾把铧嘴向下游移了30丈,这是灵渠历史上关于渠首部分的工程位置移变的唯一记载,但移动幅度不大。
_ 四贤祠里的《重修兴安陡河碑记》
图源灵渠文创中心
另外就是包括铧嘴、大天平和小天平的整个渠首工程,其设计原理和造型结构与都江堰有很多相似相通。我们或可据此推断,至少在基本形态上,史禄初建时已经在借鉴、改进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基本完成了这个工程。都江堰比灵渠早30多年完工,这样的推断是有道理的,但也只能仅限于推断。
这些我们在《你知道那么多,为什么还不认识史禄?!》一文都有说过,这里就不展开了。
史禄当初建成的那条灵渠是什么样的呢?这和他身世一样,也是个谜。
然而无论如何,灵渠确实就是史禄和秦军,连同当年手凿肩扛的千万民夫,在2200多年前开凿的。它是为战事开凿的漕运河渠。灵渠凿成,岭南平定,然而没多久,嬴政暴亡(公元前210年),中原重回战乱。在岭南,秦将赵佗拥兵自立,自称南越王。刘汉立朝后,赵佗先归顺于汉,而后又反,如此反复,直到公元前111年南越国为汉所灭。岭南和中原,此时尚处于征服与开化的胶着关系中,灵渠的历史功能,当然也要为此服务。
_ 灵渠马嘶桥,相传为马援修渠时建
摄影@秦健文
公元42年,东汉建武年间,交趾(今越南)女子征侧、征贰叛乱,光武帝派马援平定。为运送兵员粮草,马援首先修缮疏浚了灵渠。照例地,灵渠还得在为战事服务。
9世纪,唐李渤、鱼孟威修渠
灵渠漕运繁华的开始
元人黄常《灵济庙记》有记:“兴安灵渠,有史禄始作以通漕,既而汉伏波将军继疏之,唐观察史李渤始为铧堤以固渠,作陡门以蓄水,而防御史鱼孟威复增修之。”
黄常所记的李渤和鱼孟威修渠之事,已是唐中期时了。自东汉马援修缮后,随之而来便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的战争分裂,灵渠年久失修,到那个时候已经是“陡防尽坏,江流且溃,渠道遂浅,潺潺然不绝如带”。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洛阳人李渤出任桂管观察使,到任伊始便亲自对灵渠进行检视,“备知宿弊”,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
李渤在秦汉渠道的基础上,“重为疏引,仍增旧迹,以利舟行,遂铧其堤以扼旁流,陡其门以级直注”。
李渤修渠的事,被之后追随他的脚步,在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修渠的鱼孟威在其《桂州重修灵渠记》中记载了下来。据现有文献,灵渠一名,最早就在鱼孟威的这个记载中被提及。今天,这个名字已然深入人心,犹如它所称谓的这条渠流,灵动、温婉而低调,然而终究流淌了那么多年,终于也流入时间与历史记忆的最深处。
_ 陡门原理示意图
图源灵渠博物院
而鱼孟威自己对于灵渠的修缮,则先是将陡门增至18座,“乃通百斛之舟”(《桂州重修灵渠记》),这也是历史上首次提及灵渠的漕运功能;另外,对沿河40里堤坝,均用石块砌就,大大加固了渠体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这两次对于灵渠的修缮,都是广西的地方官所为。这也是首次关于地方官修缮灵渠的历史记录。实际上,到了唐代,中原朝廷对岭南的管治日益紧密,灵渠的修缮,由此即由地方政府完成,而不再是中央派下来征战平乱的军队。灵渠的功能也不再只为战事转运兵员粮草,而更多是为经贸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有个历史的背景需要提及,李渤和鱼孟威修渠时,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了。史家流行一个说法,安史之后,中国经济格局趋于南移;这个说法或有待商榷,且此时或真开始南移,应该也不会那么快对岭南地区有很大影响。然而,历经一千多年与中原地区的交往沟通,岭南无疑早非先秦时的化外之地,其纳入中华版图已是历史定势。灵渠的漕运交通作用,自然也由战事征伐,向经贸、政治管治乃至文化沟通等多方面转化。
_ 1998年12月1日发行的《灵渠·陡门》特种邮票
图源网络
此时首次出现在史载中的灵渠陡门,或就是一个历史佐证。陡门被誉为现代船闸之父,作为灵渠最为人所乐道的工程设计之一,其为蓄水提升水位,以保证船只通航。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如此描述:“渠内置斗门三十有六,每舟入则复闸之,俟水积而舟以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以通南北之舟楫。”
陡门的设置,或因有大体量、高吨位的船,需要在灵渠通航。联系当时的南北形势,此时或就是灵渠漕运繁华的开始了。
11-17世纪,宋、元、明的灵渠
为南方经济开道
入宋之后,南移的经济格局更是明显。杭州和金陵(南京)先后做了国都,江南的繁华取代了昔日长安。而在更南边的岭南地区,广州港从唐开始便已开通“广州通海夷道”,其在世界海陆丝绸之路的角色也愈发重要。
而灵渠,正是广州港由珠江流域通向长江流域的关键一环。其地位和作用,又是更显重要。
两宋直至明时,间中还有个蒙元的短命王朝,此三朝对灵渠的修缮维护较以往也更显频繁,记载也更为清晰。其中较大规模的,是北宋李师中、蒙元也儿吉尼和明严震直、单渭这几个人的修缮重建。
北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提点广西刑狱兼领河渠事的李师中,征调民夫1400多人,“燎石以攻,既导既辟”,为灵渠疏通河道,并将陡门增至36个,这个也是灵渠河道陡门数量的历史最高纪录。李师中写了一篇《重修灵渠记》,记载了自己修缮灵渠的事迹。诗人范成大也写有《铧嘴》一诗记之:“导江自海洋,至县乃弥迤。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嘴。分为两道开,南漓北湘水。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
_ 灵渠陡门分布示意图
灵渠“三十六陡”这个陡门数量
是北宋李师中修渠时定下的
图源灵渠博物院
据《桂林市志》,到了宋代,经灵渠北上船只所运的,除了玳瑁、珍珠、象牙、沉香和蕉葛布、桂管布、蚺蛇胆等以往进贡中央朝廷的进贡品,还有粮食、食盐、百货和广西银器等贸易商品。这至少在说明,岭南此时已经不再只是要朝贡的地方,同时在普遍的经贸交易上也已和北方联系在一起。
随后较为重大的修缮工程,已经是近三百年过去。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也儿吉尼任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1354年始修灵渠。据载,工程历时四个月,其采用填筑、开挖、块石加工、砌筑等多种措施,修复了铧堤及溃坏的陡门,使灵渠得以恢复航运。也儿吉尼还做了一件对于今天的灵渠很有历史意义的事,就是重建了四贤祠,为后人纪念唐之前的修渠四贤,即史禄、马援、李渤和鱼孟威,留了个去处。
_ 现今的四贤祠
摄影@宋会
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南丹土官莫金反明,朱元璋命征南将军杨文等率军平叛,以致仕(即已辞官退休的)兵部尚书唐铎参议军事。那时灵渠严重毁坏,不通舟楫,致使兵员和后勤运输无法保障。唐铎上疏朝廷,建议修复灵渠。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监察御史严震直受命主持修渠。这又是因战事修渠的一次历史重演。严震直征用了9110余名民夫,多是兴安及附近州县人,增高了大、小天平,撤去鱼鳞石,改做滑石陡(明《太宗实录》《大明一统志》均有此记载)。
这是目前所知文献提及鱼鳞石的最早记载,然而“撤去”一说说明,鱼鳞石在这之前就已有存在;另外,《太宗实录》中还有“旧于埭上垒石如鱼鳞,以防涨溢冲激之患“的记述。
此次修缮还有两处泄水涵的泄水量较以前有下降,洪水暴发时,水全都流向北渠致其崩溃;而南渠去始终水浅,不能保证正常通航和灌溉。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二月,又再次照旧样修复。
随后,灵渠维持了大半个世纪的正常运转。直至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洪水荐至,渠堤大坏,官民病焉”。全州知州单渭受命主持修渠,其“用巨石以甃铧嘴,措鱼鳞,缮渠岸,构陡门。然后劈横岸以复北渠之口,塞纡沟以绝溪畎之流。三十六陡延袤五十里,凡有缺坏,葺理无遗”(孔镛《重修灵渠记》)。由于工程量巨大,整个维修工程费时近两年,到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秋才竣工。
_ 灵渠“鱼鳞石”坝面
摄影@乌不白
有明一代,灵渠历经6次修缮。熟知中国历史的读者可能知道,自明至清,面对汹涌而来的航海时代,中国政府渐有闭关锁国倾向。虽有郑和下西洋这种被大说特说的历史事件,然而海禁历经废弛,几乎贯穿始终。但对于灵渠,这貌似没多大影响。
有趣的是,明初,或许是出于对闭关锁国的妥协,还实行了一种招徕海外诸国入境“朝贡贸易”政策,即准许这些国家在朝贡的名义下随带货物,由官方给价收买。
而灵渠在彼时不曾停滞的漕运畅通,或正应了它开放的世界主义的历史存在本性。
17世纪-19世纪,清人修渠
在漕运顶峰时代为当代灵渠定型
到了清代,当局对灵渠的维修更是频密。有史记载的共计15次,其中康熙朝5次,平均每12.2年修一次;雍正朝2次,平均每6.5年修一次;乾隆朝8次,平均每7.5年修一次。
彼时的清王朝,相对于正在火热中的全球贸易开放,是一个封闭的东方帝国。明时的闭关锁国政策,此时更明确,被执行得更彻底。然而,这却是灵渠漕运的历史顶峰时期。据《兴安县志》载,那时的灵渠通航量,每日可达200-300艘。
康熙年间,灵渠大小天平“倾决殆尽,旧设三十六陡存其迹者仅十四陡,余皆荡然”。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广西巡抚陈元龙、布政使司黄国材、按察使年希尧等倡议官员捐俸修复灵渠,命桂林知府黄之孝主持修复工程。工程肇始于是年十月,次年十一月竣工,将大小天平原横置的巨石改为龟背状,将平铺的鱼鳞石改为以长石直插,以增加其抗洪能力;修整了尚存的14座陡门,原来已经废弃的22座陡门修复了8座,所有改建的陡门一律掘地七八尺,以大木排桩,上以巨石合缝筑就;疏浚航道,自兴安北乡河口至灵川大河脚盆滩之间,把“所在滩石凿去殆尽”。
_ 铁码子。现存于灵渠博物院
用以拉结石块,巩固坝体摄影@秦健文
尤其值得注意的除了工程本身,还有工程建设的组织方式。当时的广西巡抚陈元龙,先是以官员募捐的方式筹集维修经费,维修完工后又用剩余的经费购置了20多亩渠田,其收入用作渠道管理人员的薪俸。这在灵渠修缮史上是为首次。1950年代,灵渠研究专家唐兆民先生曾采访过一位灵渠陡军。所谓陡军,即是看护运行陡门的专职人员,以军制编制,其俸禄给养,或就来自当年的陈元龙购置的田产。
_ 灵渠的最后一位陡军唐芝元老人
唐芝元13岁就开始与父亲看陡门民国35年(1946年),政府停发工饷他的陡军生涯也随之结束图源及人物资料@灵渠资讯
清末的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湘江上游发生特大洪水,灵渠铧嘴被冲垮了100米,广西护理抚院李秉衡便请旨修建灵渠。这次维修,将铧嘴改建在原址下游30丈处;大小天平采用叠石法加以加固,以灰泥接缝,外以巨石覆盖;除了对原有的22个陡门进行维修以外,还新建了滑石、鸾塘、牛角等3个陡门。工程始于光绪十一年一月,次年五月竣工,历时一年有余,用银9400多两。次年十月,又修了社公坝,凿去石门坎、倒脱靴、黑石坝等3处暗礁,疏浚了渠道。
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灵渠,基本上就是李秉衡维修后的面貌。到民国,灵渠又经历了两次重大修缮,建国后也有多次修缮,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这期间,随着湘桂铁路开通,灵渠漕运逐渐式微,直至最终成为历史。
_ 灵渠渠首铧嘴部分。如今的灵渠
基本保持了李秉衡维修后的形态摄影@秦健文
如今的灵渠仍在浇灌兴安一地,在新时代里扮演着它的角色:它不光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也是阅读、见证、亲近历史的好去处。历代诸贤2200多年来对它的修缮重建,也展现了一个水利科学与自然对话的历史过程。
桂林灵川 旅游 |
全州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
灵渠 驿站 |
阳朔 旅游 |
灌阳文化广电体育和 旅游局 |
龙胜 文旅 |
资源县智慧旅游 |
文化 平乐 |
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
旅游 恭城 |
临桂 文旅 |
桂林市 象山区 文化馆 |
叠彩区文化体育和 旅游局 |
逍遥 秀峰 |
遇见 七星 |
桂林雁山 旅游 |
广西桂林 图书馆 |
桂林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
桂林 有戏 |
桂林 非遗 |
甑皮岩 国家考古 遗址公园 |
靖江王陵 文物管理处 |
桂林 博物馆 |
桂林群众 艺术馆 |
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 |
桂林 美术馆 |
桂林 画院 |
桂林市旅游公共 服务管理处 |
桂海碑林 博物馆 |
李宗仁文物 陈列馆 |
八路军桂林 办事处 纪念馆 |
桂林市导游 管理服务中心 |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