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沌之死,浑沌到底是怎么死的?

浑沌到底是怎么死的?

“南海之帝为儵(shu),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典出《庄子•应帝王》)

浑沌到底是怎么死的?

《应帝王》

浑沌是怎么死的呢?是因为被儵与忽日凿一窍而致死的。庄子想借此表达什么呢?《应帝王》一篇所要表达的是庄子的政治主张。庄子在这篇中讲了七个故事,“浑沌之死”是其中之一。这七个故事所表达的共同政治思想就是“无为而治”。

在这则故事中,儵、忽和浑沌这三个人名是带有寓言性质的。儵、忽具有短暂的含义,而浑沌则意味着自然纯朴的状态。儵与忽的做法象征着人为之政,而这种施政方法只能够起到短暂的效果,不是长久的计策。儵与忽按照自认为理所当然的想法,为浑沌开凿七窍。用意虽好,结果却不佳,造成了浑沌的死亡,象征着原本自然纯朴的社会状态被破坏。

浑沌到底是怎么死的?

浑沌之死

浑沌虽然没有七窍,但是活得好好的。可是儵与忽却偏偏认为,浑沌应当有七窍,于是强而为之。这样做的客观效果,恰恰与主观愿望相反。浑沌有了七窍,却失去了生命。庄子借此想要表达的是,为政者如果不顺应社会本然的运行规律,而从自己的主观理想出发,来对社会进行人为的干预,那么收效一定是很糟糕的。

(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2-12-02 10:45
下一篇 2022-12-02 11: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