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工业设计届的泰斗,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柳冠中的发言向来一针见血、振聋发聩:
“不能所有人都得做老虎,都要去做品牌,都想着去发财。”
“多少人张嘴闭嘴就是买买买、发发发,我们的传统难道就只剩下这个了吗?”
“我们把占有当成了需要,这么发展下去,社会难免会畸形,难免会两极分化。”
……
2020年,在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大会上,柳冠中做了一场“中国设计践行的方向”主题演讲。
演讲中,他探讨了什么是设计?我们该拿出怎样的设计?以及在“创造消费神话、追求品牌效益”的当下,中国设计追求的到底应该是什么?
此外,就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问题,柳冠中的分析也可谓鞭辟入里:
“我们的制往往是引进的,真正做下来的只有造,可制才是核心啊。我们必须要有中国人自己的制,有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制,什么是中国方案?这就是中国方案。”
这场演讲虽时隔2年多,但今天来看依旧震撼,不仅仅是设计从业者,其中谈及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以下是此次演讲精编,内容有所删减。
口 述:柳冠中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编 辑:正风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别太相信感官,眼见并不为实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发展趋势下,我非常想强调的一点是,我们真的需要重新认识设计了。
现在,很多人把那些晃眼睛,看起来炫、酷、时尚以及所谓的爆品当作设计,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停留在了最浅显的层面上。
大家要知道,设计其实是一个综合的、交叉的学科,这就意味着它的工作对象不能是设计思维的原点。必须要扩展眼界、要横向展开、要多处打洞,这样才能与其他产业形成合力,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新的机遇。
所以千万不要把设计仅仅当成一个时尚流行来看待,设计也绝不是所谓的商业风口。
它应该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而不是在自己架轻就熟的领域去发财、去追求GDP、去把经济效益最大化。
这就要求我们的格局必须大,否则就会变成“万金油”,看起来什么都知道,实则什么都干不了。你是一个打工仔,还是能够领导一个小团队,又或是成为一个时代的弄潮儿,最终都取决于你有着怎样的格局。
而大格局的培养,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在于我们不能一味地凭借自己的感官去思考。
中国有句古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但我想说,眼见并不为实,眼睛看到的只是现象,论感官,我们远远比不上动物。
我们的眼睛不如老鹰,我们的鼻子不如狗,我们跑的不如豹快,那为什么人类会这么强大?能从一众动物中脱颖而出?
这是因为我们有大脑,有良心。
这个问题是需要设计者首先想明白的,否则你就是整天讲商业模式的商人,那你去赚钱就好了,何必还搞设计呢?
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其中蕴含的思想,它要与商业、与科技进行博弈。
再比如,如果你去山区问一个老农民,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转?
他的眼睛和经验都在告诉他,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他下地种田,太阳从西方落下,他牵牛回家,在他看来,太阳明明围着地球转。
可事实显然相反,否则坚持日心说的布鲁诺就不会白白被烧死了。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什么事都凭着感觉来,眼界一定要放宽,脑袋一定要转起来,去思考、去设计战略、去培养人才。
战略和人才对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来说,都是竞争当中的一个重要领地。
包括我们提出的“中国梦”,它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绝不是14亿人的发财梦。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把这个梦会错了意?
实事求是地讲,关于中国的未来,很多人思考的好像也并不多,大多数时候还是在回头看。
但回头看,看到的大多是阴影,向前走,见到的才是太阳。
信息越多,包袱往往越重
今天,还有一个特别火爆的概念,叫无人化,像无人飞机、无人驾驶、无人商店、无人银行、无人酒店、无人餐厅等等。
但我觉得设计师对这些概念要保持清醒,我们每个人也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现代技术。
大家可以静下来想想,如果都无人了,我们这14亿人都往哪去呢?
当然,必须要承认,商业和科技的进步确可以让一些人赚到钱,但我们不要被越来越发达的技术和商业冲昏了头脑。
我们的想象可能很美好,觉得技术和商业的进步会让大家都赚到钱,但真的所有人都能因此获益吗?我觉得不一定,也有可能会导致两极分化。
而两极分化与设计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是相悖的。
在商业和科技这两颗大树之间,我们的设计者一定要拿出自己的主张来,要为人类本身着想,而不是在其中争相赛跑,或者想方设法搜集信息,只为尽快得到名与利。
信息越多,最后的包袱往往越重。
设计者必须要有结构支持,什么是结构支持?就是建立系统思维,而要建立系统思维,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
可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什么呢?
放眼四周,有多少人把金钱当成了毕生的奋斗目标,觉得有钱了就成功了。或者把房子、车子作为最大的追求,有了房、车之后,还要住更大的房子,换更好的车子。
这其实已经不能算作目标了,而是一种无法满足的欲望。
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欲望很可能会给我们的现实世界带来巨大的风险。
我分享一些数据,中国有14亿人,如果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每四个人当中三个人得有车,那我们就会有11亿辆车,这是什么概念?
地球上一共才有8亿辆车,我们这11亿辆车开起来,耗费的油是全世界油产量的1.3倍,需要的停车场和道路的总面积是2900万公顷,是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的总和。
我们也都可以翻翻自己家的柜子,里面是不是摆满了各种商品,但有多少东西你用了几个星期甚至几天就不用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把占有当成了需要,这么发展下去,社会难免会畸形,难免会两极分化。
所以大家也可以想象下当外国人看到中国人在巴黎奢侈品店门前排长队,像买白菜一样买奢侈品时的心情。
他们会怎么想?嫉妒在所难免,再上升一下,他们会觉得害怕。因为如果14亿人都出来买买买,他们就会觉得中国人动了自己的奶酪,他们的生活将会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的设计师研究的应该是need,而不是want。
在美国电影里,want是带有强迫性质的,比如要通缉谁,就会在通缉令上印上want。而我们的商业现在就有种强迫性,强迫性的来勾引你消费。
比如一个打工妹攒了一年钱,最后买了一个LV包,买了一个爱马仕头巾回家了。辛苦一年,穿上了一身名牌,但她的身份变了吗?并没有。
而我们却把这当成了设计,当成了繁荣,我觉得这是件很可怕的事。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设计不能只讲交换价值,我们还要创造价值,不能只做产品,还要解决服务的问题。
仔细想想,我们需要的真的是车吗?我们买了车真的天天都会开吗?不是的,我们需要的是借用汽车这个工具来出行。
所以设计师脑子里不应该是汽车,而是解决老百姓的出行问题。出行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这才是我们工业设计的理想。
一句话,设计是为社会创造出合理的、健康的、公平的、分享的生存方式,而不是排场、占有和奢华。
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聊设计,就不能不提工业革命,设计就诞生于工业革命。
大家再思考下这样一个问题,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到底是什么?是琳琅满目的工业品吗?
不是的,它带来的是生产机制的创新,是能够让人们进行分工合作,它革掉了小生产方式的命。
在小生产方式下,我们讲的是师傅带徒弟,一般需要3年时间,如果悟性差了点,3年也未必能出师。
但今天,一个农民工进厂不出3天基本上就能成为熟练工,是农民工能力更强吗?不是,是因为在分工合作下,他只需要做一道工序,第二道工序、第三道工序、第一百道工序是什么他不用管。
那最后怎么把这么多道工序上的零件组装成一个产品呢?靠的是图纸。
在工业化企业里,图纸就是命令,人们按照图纸进行标准化作业,最后把几十个、上百个零件装配为一个合格的产品,从而进行几十万、上百万的大批量生产。
所以我们今天家家户户都用得上、用得起洗衣机和电冰箱。这就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生产机制革命,它强调的是流水线作业、是规模化生产、是为社会提供服务。
但坦白说,工业革命产生的思想与我们几千年来的手工业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
手工业文化强调的是什么?是经验,是师傅走过的桥比徒弟走过的路还多,是通过小聪明带来的创意。
比如,一个学徒准备拿一块石料做一个雕像,已经雕刻了两三个星期,最后手滑了,出现了个小瑕疵。眼看石料要废了,几周的功夫要白费了,他吓得赶紧去找师傅。
师傅拿来一看,凭借他的经验,脑袋一转,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把这个瑕疵雕刻成了一个精美的花纹,反而让雕像的价值翻了倍,大家都夸赞他很厉害。
但请大家好好想一想,这是设计师要做的事吗?我们要做的是花几个星期甚至几年的时间做一个昂贵的东西然后卖给老百姓吗?我们要培养的是小聪明、是灵机一动、是随机应变吗?
我觉得不应该是,一是这种小生产方式无法给大多数人带来服务,更重要的是,这会把我们的观念引入歧途。
设计应该做什么?应该做的是事前干预的事,在一个产品生产前就考虑到它要能制造、能流通、能使用、能回收。
设计师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解决的是产品的全流程问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才能转变崇尚占有和奢华的社会风气。
可是呢?我们今天在市场中看到的是什么?是一次又一次的搞消费活动,是都在想着造品牌,然后卖高价、挣大钱。
“双11”过后,我问了一些学生,有人告诉我前年“双11”买的东西到现在还有没拆的,那为什么要买呢?他说今天如果没收到快递,就总觉得少了点东西。
还有愈演愈烈的品牌风,一个5元钱的杯子,设计了品牌就能卖到50元,然后沾沾自喜地说这就是品牌溢价,我觉得真是疯了。
这是设计师该做的事吗?这完全是商业啊,我们的目标错了。
亚马逊雨林有400万种生物,也就是说有400万种生存的可能,这就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不能所有人都得做老虎,都要去做品牌,都想着去发财。
如果说老天爷创造的第一自然,那设计师创造的就是第二自然。
在第二自然中,我们要可持续,要物竞天择,要让产品和工具不断进化。这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也是设计师最核心的能力,可惜很多人都忘掉了,都在去追求表面功夫。
我去日本和德国考察时就有一个明显感受,他们的企业并没有热衷于所谓的品牌,更强调的反而是隐形冠军,强调各道工序之间的协作,让自己在某个领域内做深做透。
我去国内的一些大企业调研时,有老板请我吃饭,说这个米和菜是我们自己种的,那个鸡和猪是我们自己养的,他觉得很自豪。
可这值得自豪吗?这不还是30亩地1头牛的小生产方式?这能为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提供服务吗?
时代已经来到21世纪了,可多少人的思想依然停留在过去,连最基本的工业化问题都没能想清楚。
物资越丰富,人的智商就会越退化;科技越发达,人的精神就会越空虚;营养越丰富,人的生理功能就会越弱化。
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想想,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节制欲望敬畏天”
再聊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
大家知道,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很多地方有一个习俗,叫祭灶,送“灶王爷上天”。人们会买一些糖来做供奉,想着用糖来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不让他说坏话。
在一些年画里也常常会看到,灶王爷身旁有两个罐子,一个罐子上写着善,一个罐子上写着恶。他就像一个家庭中的纪检主任,把你家一年中的好事坏事都记住,老百姓都不想灶王爷上天后说自己的坏话。
这样一种习俗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节制欲望敬畏天”。
可是呢?我们今天继承这一传统了吗?
现在,多少人张嘴闭嘴就是买买买、发发发,我们的传统难道就只剩下这个了吗?
5000年来,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没有被湮灭?就是因为祖先一直在提醒着我们,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事要有底线,不能只考虑自己,要多为别人着想。
我建议大家有空可以翻翻《灶王经》,里面讲了很多夫妻、母子、父子之间该怎么相处的问题,倡导的是一家人安居乐业。
这不是迷信,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需要重新拾起来。
另一方面,一些事情其实也已经为这种买买买的思潮敲响了警钟。
五十年代,我们创建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了著名的解放牌卡车。此后30年,我们拉粮食用的是它,拉机器用的是它,拉人用的还是它。
我们引进的是苏联老大哥的生产线,但这个车是他们二战时期用来拉炮的车,我们没有往深处想,把它当作运输所有东西的交通工具。
直到我们看到国外舒适的轿车,体验感很好的SUV,才发现原来车还可以这么造。可此时,他们在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上已经取得了领先。
还有我们的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可车轮和轴承是从德国进口的,没有德国的车轮和轴,我们每小时跑不了300公里。
很多时候,我们的量是上去了,可核心的东西却缺失了。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在于我们缺少自己的制。
总会听人说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但到底不强在哪呢?我认为就在于制造这两个字上。
我们的制往往是引进的,真正做下来的只有造,可制才是核心啊。我们必须要有中国人自己的制,有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制,什么是中国方案?这就是中国方案。
可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什么?
在中国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里,好多高精尖的仪器不是日本的就是瑞士和美国的,甚至连沙子都是进口的,这能是中国方案吗?
我认为,中国真正强大的标志,不仅仅是我们的产品在全球“超市的货架”上,在“亚马逊网站”上,而应该在德国、在美国的实验室里。
而我们的设计为中国方案做了什么贡献?就是去做造型?去做品牌吗?
关于品牌,我再多说几句。
我们知道,中国文字其实就是我们文化精神的代表。品牌的品由三个口组成,这三个口代表的是效益吗?不是,它代表的是品味、品德和品性。
在我看来,第一口是没品的,像一个饿极了的人,捧着鸡腿狼吞虎咽的样子,连吃相都没有,谈不上品。
第二口也不行,是一种暴发户心态,结婚得找一百辆豪车来接亲,到处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
第三口才能称之为品,它意味着节制、意味着适可而止、意味着信誉和质量。
而我们今天的品牌里,有多少是只做牌不做品的?只是在打广告,做宣传,只想着多卖钱,与同行互相残杀。
如果都这么做,这得浪费多少钱?退一步讲,世界杯也只有一支足球队能拿到冠军,能被球迷记住,所有人都做品牌,但消费者真的能记住这么多品牌吗?
我们应该将工业化的特点整合起来,也就是在分工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做每个行业,每个产业的品,这才是我们国家的优势。可我们没有发动起来,很多人还停留在30亩地1头牛的小生产方式上。
我们祖先留下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
“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
你睡觉也就是2平米的地方,你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买了10套房子,剩下的那9套你不去住是要闹鬼的。
你再有钱也就是一日三餐,吃多了反而不好,会有高血压,会得糖尿病。
这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传统,可我们今天好像都不在乎了,都在追求财富,把这么深厚的文明给丢掉了。
如何重拾文明,重新唤起中国人传统的文明精神,这一点,我觉得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外因是本,是设计的内核
最后,我想再展开一个问题,就是在内因和外因上,我们的很多设计者似乎也背离了中国人的传统哲学思想。
师法造化的道理我相信中国人都懂,大自然的规律早就告诉我们了,外因远远重于内因,是设计的内核。
《三字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大家生下来在智商上其实没什么差别,差别在哪?在“习相远”。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就是要选择外因。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代代相传,大家都夸他聪明。司马光聪明在哪?就聪明在他没被内部的思维框架框住。
其他小孩看到有人掉缸里了,觉得只能找大人去捞人,因为掉河里、掉井里都只能去捞,他们觉得掉缸里也只能去捞。
但司马光看清了外因,本质问题其实就是水和呼吸的问题,缸里就那么些水,把缸砸破了,水排掉了,自然就能呼吸了。
所以,外因是本,要研究外部因素,外因决定了你能否存活,不适应外因就要被淘汰。
这就是中国的设计思维,是5000年文明的积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问题是很多人已经不研究外因了。
现在一提设计,就觉得还是外国的好,要学习他们的头脑风暴,结果胡说八道一下午,快把自己逼成了神经病。
那外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物竞天择、是审时度势、是要认清事物的发展变化、是能看到本质和不变的东西。
比如恐龙,亿万年前,恐龙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即便有那么一个庞大的身躯,如果不适应环境,不能随之进化,说淘汰也淘汰了。
未来是什么,会怎样,谁也不知道,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但现在大家好像还是不愿意把心思花在思考上,总想着从历史中找答案。
但历史的答案能解决未来的问题吗?我们能一直沉浸在传统的元素载体当中吗?
今天,有谁出门坐轿子而不坐车?有谁天天穿着汉服唐装来上班?有谁会把电脑扔掉用文房四宝来做记录?不会有人这么做的。
我们之所以倾向从历史中找答案,无非是觉得历史有据可查,而未来无法预测。但越是无法预测才越需要我们动脑筋多加思考。
所以我们必须要清醒了,如果沉迷在这些传统的元素载体中无法自拔,中国就成了发达国家眼中的农家乐和博物馆了。
还有变与不变的问题,很多人到现在也没搞清楚这个问题。
我们不变的是什么?是衣、食、住、行、用,1万年前的人类需要的也是这些,这个初心是永恒的。
可我们现在把精力都放在了研究物上,要设计更快的车,更大的房子,或者更便宜的电冰箱、洗衣机。
但这些都是物,是工具。
我们真正要解决的其实还是人们衣、食、住、行、用的问题,要思考怎样才能更好且可持续地满足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需求,这才是需要我们去做的事。
我们的目标不是物,而是要做事,做中国的事。
中国还有句古话,叫“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不是文字游戏,它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的认识论。
我们研究员和设计者可以好好品品这句话。
面对一座山时,我们要想的不仅是眼睛看到的山,还要想的是这座山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结构是什么?是火山岩还是沉积岩。弄清了这些,我们在天下任何一座山面前,也都能理解它背后的原理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14亿人要未来要走的路,绝不是眼前的发财路,绝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方向。我们必须发掘中国人自己的智慧,提倡使用而非占有。
如果人人都能保持节制和适可而止,我相信我们14亿人都能生活的很好,就不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就不会总让西方觉得我们侵占了他们的生存资源。
这是需要我们认识的一点,也是我们的设计思维逻辑。
最后,我想说的是,艺术家是见自己的,他要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视角不同,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科学家是见天地的,他要把天地间的规律解释出来,供人们认识和利用;而设计师是要见众生的,要研究中国,研究世界,找出中国的发展之路。
我们必须要朝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前进了,这是我们的重任。由于没有前者,这条路或许会走得很艰难,但我们必须要探索,只要开始就不晚。
如果我们都能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我相信,中国是会越来越好的。
谢谢大家。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