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这种情况我也经常遇到。我是在黑龙江省佳木斯上的大学,一个二本院校。刚进入学校时,很多同学都会问我“家是哪的”。
我说是青海的,然后他们就会问我:“是不是在海边?经常能吃到海鲜?”我这才意识到他们是把青海当成青岛了。
赶紧跟他们解释:“青海不是青岛,它在中国西北边,紧靠甘肃、新疆,青海省有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我当时就在想:“一个能考上二本的学生,居然不知道青海,这可是中国的一个省啊,我又没说西宁、海东,他们的地理是咋学的?”
军训时,一个青海老乡跟他们说:“我们那儿的学生都是骑着牦牛上学,山里有很多的狼。”很多同学都会信以为真。
这件事从侧面反映出,很多外地的学生确实不知道青海省,他们知道兰州、青岛、福州、开封等城市,但不知道青海省。
按理来说,青海的存在感并不低,外地人应该知道。
比如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江河源头”、“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青海拥有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有青海湖、天空之镜—茶卡盐湖、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日月山等等。
但实际上,知道青海省的并不多呢?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青海缺乏历史底蕴、历史名人,或者没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名人。
像我们那个年代,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本和电视。通过看包青天知道了开封、白娘子传奇知道了杭州,通过读历史课本和相关书籍,知道了好多中国的城市。
但是在书本和电视剧当中,很少提到青海。
第二,青海的经济条件相对其他省份要落后。
像经济条件发展比较快的城市 ,在潜移默化当中就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比如说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这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生活中,都会有很多关于它的讨论。
但青海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这里没有知名企业,没有知名品牌,知道的人相对就少一点。
第三,青海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青海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旅游资源上,都有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由于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并没有把这种优越性传播出去。
比如说好多人对成都感兴趣,很可能是因为赵磊的《成都》那一首歌,知道甘孜理塘,是因为网红丁真。
第四,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不一样。
像我在读大学期间,会遇到很多人不知道青海的。
但在我读研究生期间,没有人不知道青海的。
一个人文化水平越高,知识范围越广,么他知道的自然而然也就越多。
综上所述,这几个原因造成了,很多人不知道青海省,自然而然不知道西宁市。
讲真,西宁的存在感确实有点低。但这不代表西宁这座城市不好,相反,除了物价有些高,西宁确实是一座不错的城市。
那么,西宁市为何存在感比较低呢?其实在全国来说,存在感低的省会城市不止是西宁市,像宁夏的银川,江西的南昌,海南的海口,广西的南宁等等省会城市的存在感都是比较低的。
在我看来,存在感比较低的省会城市一般都具备几个相同的特点:
第一,自身经济不强,难以引起重视。
纵观全国存在感低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都比较一般,那些经济比较强,发展比较好的城市自然比较受关注,因为一切向前看嘛。像广州,武汉,长沙郑州等等,经济本身很强,自然受青睐。
第二,缺乏特色亮点,历史文化单薄。
这是所有存在感比较低的城市的又一特点,一方面这些城市没有非常明显的标签,另一方面,又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存在感自然要低一些,像西安,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本身历史文化深厚,又有明显的城市标签,存在感自然强。
第三,缺乏旅游优势,自身魅力不足。
就以西宁银川为例子,虽然城市规模人口等都要比拉萨强,但是存在感远不如拉萨,作为世界知名得旅游城市,一个布达拉宫就让拉萨享誉全球。
当然,西宁虽然存在感比较低,但是这些年的发展却非常不错,尤其是中国夏都得名气也越来越响,我想以西宁目前的以下3点优势,过不了几年,一定会成为存在感很强的城市。
第一,中国夏都,冬暖夏凉。
西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年夏季的温度很少超过30℃,非常凉快,是有名的避暑胜地,如今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一点来西宁避暑旅游,这一点优势让西宁夏季一直是旅游的热门城市。
第二,文明城市,干净整洁。
西宁市如今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可以说干净整洁设施完善就是西宁的一大特点,来青海旅游的人都会被西宁的干净整洁所震撼,好多人一来西宁就不想走了。
第三,标签成熟,品牌响亮
如今西宁凭借着环湖赛和青年电影节了,城市的标签也越来明显,品牌也逐步有了一定知名度,我相信假以时日,西宁的知名度会越来越高,而存在感也会越来越强。
最后,希望朋友们到我们青海西宁来旅游,风里雨里,我在夏都西宁等你!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