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明珠海参崴:被清朝割让给沙俄,中国人还参与了不少城市建设

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名字,你可能会觉得既拗口又陌生,但海参崴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吧。现在的海参崴,在俄罗斯被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因为这里港深水阔,货物吞吐量位居全俄之首,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俄远东地球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远东明珠海参崴:被清朝割让给沙俄,中国人还参与了不少城市建设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座城市。

海参崴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阿穆尔半岛的最南端,中朝俄交界之处,三面环水,向南可以直通日本海。

整座城市的面积大约是331.16平方公里,人口约有60万,从地理位置来看,从海参崴到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有9288公里,但却与我国吉林省珲春市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

远东明珠海参崴:被清朝割让给沙俄,中国人还参与了不少城市建设

海参崴这个名字出自满语,意思是“海边的小渔村”,中国对海参崴的有效统治历史非常悠久,从唐朝开始直到清朝,海参崴海参崴一直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在1860年以前都隶属于中国.

但如今它已经是一个实打实的俄罗斯城市,那么,这颗远东明珠是如何从“海参崴”变成“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呢?

远东明珠海参崴:被清朝割让给沙俄,中国人还参与了不少城市建设

在俄罗斯人看来,海参崴不是他们侵略所得,而是地理大发现的结果。

当时的海参崴虽然已经有部分中国人活动,但更多的人是流放到这里的罪犯和亡命徒,他们都以打猎、淘金和挖人参为生,而当地人既会向清政府进贡,也会给俄国的殖民者进献动物皮毛,根据这一点,俄国探险家就把这里视为无主之地。

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海参崴一直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时候,清政府就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所在地区属于清朝,但俄国的势力也趁机在这里扎根了下来。

远东明珠海参崴:被清朝割让给沙俄,中国人还参与了不少城市建设

后来,清政府在多国侵略下逐渐式微,日本和沙俄对东北的渗透与争夺也越来越激烈,直到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四十万平方公里领土并入俄国,海参崴从此更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

随后沙俄派遣军队到这里建设港口,在入驻之前,这片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基础设施,军队入驻后,主要还是修建军事设施,其次是修建军队及其家属,以及其他移民者的居住所。

但因为当地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沙俄又不得不从中国大量引进劳工,最多时曾达到十万人,所以说,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能发展成今天的样子,华人劳动者做出的功绩也不少,从一个要塞,升级为城市,最终成为俄罗斯的远东重镇,中国人参与建设了许多建筑。

远东明珠海参崴:被清朝割让给沙俄,中国人还参与了不少城市建设

比如1912年竣工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直到现在还在使用,并且还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名片,被命名为俄罗斯联邦级的建筑纪念碑。

当时的海参崴随处可见中国的劳工,中国的店铺、小饭馆和小戏院都有,让这座城市充满了东方的情调。不过因为距离俄国本部太远,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发展缓慢,早期的符拉迪沃斯托克非常小,基本局限在金角湾沿岸。

远东明珠海参崴:被清朝割让给沙俄,中国人还参与了不少城市建设

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苏联开始全面推行集体化和工业化,中国商贩成为了远东地区遭受打击的对象。

到30年代,苏联就进入了大清洗活动,认为边界存在着大量的中国人是一种不稳定因素,可能还会对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于是海参崴的大批中国人被迫驱逐和迁移。

俄罗斯虽然有着广阔的疆域,但领土的70%以上都位于北纬地区,缺乏优良的出海通道,尽管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是终年不冻港,但不在主流航线之内,所以当初沙俄将目光瞄准海参崴也有这个原因。

远东明珠海参崴:被清朝割让给沙俄,中国人还参与了不少城市建设

海参崴虽然不是不冻港,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它都有长达一百余天的结冰期,依然可以依靠破冰船通航,这对于沙俄来说,总好过没有。

那现在的海参崴发展得怎么样呢?现在的海参崴也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的渔业港口,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是远东地区的海洋渔业基地,工业发展大多也与海洋渔业有密切关系。2015年,普京批准海参崴为自由港,成为中俄韩物流枢纽。

海参崴对于俄罗斯的战略意义也很明显,那就是增强自己在远东的威慑力,打开通往亚太地区的入口。

远东明珠海参崴:被清朝割让给沙俄,中国人还参与了不少城市建设

所以海参崴也是重要军事基地,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第23空军的司令部就设在这里,并且在文化、政治、人口等资源上都倾向于海参崴。

现在打开地图,俄罗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旁边依旧备注着“海参崴”,是在提醒着我们它的过去,并且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2-12-10 11:05
下一篇 2022-12-10 1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