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爱好者,时常关注边疆少数民族新闻,多年来,在此过程中我经常意识到,有一种宝贵财富正在悄无声息中消逝,那就是——少数民族文化。
几年前,有幸在佳木斯市郊区的敖其湾参加了赫哲族传统的乌日贡大会。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赫哲族人口数为5354人。
“乌日贡”,赫哲族语有“喜庆吉日”之意。赫哲族历史先民为祈求出猎吉祥,狩猎丰收,会举行隆重的萨满鹿神舞,用这种原始宗教仪式为山民消灾祈福。1988年6月,将定期举办的赫哲族传统文体活动正式定名为“乌日贡”大会。
在这个赫哲人本民族的节日盛会里,来自国内各地和俄罗斯的许许多多赫哲族群众换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开展民族竞技,跳起民间舞蹈,举办篝火晚会,十分热闹。
但两天的活动下来,身心愉悦之余,我也不禁忧心忡忡:当今的乌日贡大会,还有多少原汁原味的赫哲民族文化蕴涵其中?
尽管我并非历史专业,也不是文化工作者,更无关兴趣,但在嗅到表面华丽隆重的乌日贡大会背后那一丝“山寨赫哲文化”的气息时,内心仍然痛惜不已。
仅举语言为例,这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外族最基本的标志之一。可是在乌日贡大会上,声声入我耳的却依旧是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东北口音汉语了。是赫哲族没有自己的语言吗?当然不是。
史料记载,赫哲族与满族同源,是女真人的一支后裔。明末清初,赫哲人渐渐发展成独立民族。
赫哲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清代使用满文,现在则通用汉字。50年代初期的赫哲人当中,还广泛的使用着本民族语言。可现如今,全中国赫哲族人恐怕能说一口流利赫哲语的也是寥寥无几了。
在参加活动时,我私下里问了问一个站在台上用赫哲语高歌一曲的年轻小伙,询问他歌词是什么意思。可他说他不会赫哲语,这还是为了准备节目,事先请村里会赫哲族语的老人念完,自己再用拼音标记后背下来的。
他自己还说,这发音准还是不准都不知道,更别提歌词是什么意思了。
看他满不在乎的样子,我除了干咳几声尴尬的笑笑外,心里满是沉痛。
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
他的神色让我联想到,满语在清代曾被奉为国语,后来在汉文化浸润之下,满语流通范围和使用人口逐步减少,甚至在晚清时期,皇帝也不会讲满语。
时至今日,满语几乎消亡,满族人也成了一个没有民族特点的民族。
本来,在当今时代,过分强调民族差异似乎是很不和谐,但无论如何,一个民族代代相传了几百年上千年的传统和语言,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灰飞湮灭,总是一个让人痛惜的事情。
放弃民族传统,无异于割裂自己与祖先穿梭于时空中的交流。
赫哲族儿童老照片
还记得乌日贡大会上有一个叫做“叉草球”的比赛,双方隔在拦网两侧,用鱼叉来叉住渔网织成的球,落地了没接住,对方就前进一格反击,我们几个门外汉观众一上手就学会了。
到了正式比赛,却出现了一幕让我觉得极其不和谐的音符,一方的选手比赛都开始五分钟了,还在一边乱挥舞鱼叉一边嚷嚷:“这个也没玩过啊,规则也没听明白哦。”
“叉草球”竞技活动
啊!这些所谓的“传统”竞技项目,就是这么被它的族人们所如此“传承”的吗?
看起来,这些所谓的传统竞技,在普通赫哲人日常生活中是极少拿出来娱乐的,平时早被打入“冷宫”,只有在节日盛会时才会翻出来包装一番,现学现卖,挂上“乌日贡”招牌,照在记者的镜头里,立马成了广大赫哲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竞技项目了。
赫哲族鱼皮画“叉草球”
佳木斯郊区敖其镇,是一处著名的赫哲族聚居区,虽然不比同江市的街津口、八岔和饶河县的四排等民族乡,但也算是赫哲人的主要聚居地了。
闲时我问了问当地人赫哲族生活情况,村民说这里全家都是赫哲族血统的只有三户,其余的都是“多国部队”。
我不知道他们说法的准确性有多少,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对此做过详细的统计,但至少从表面看来,我认为此话不假。
位于佳木斯市西郊的敖其镇,赫哲族的重要聚居地之一。
这里不像东北常见的朝鲜族村屯那样,方一踏入,满面扑来的都是朝鲜族文化的味道。不管是大家说的话,还是身上穿的衣,乃至地上盖的房,朝鲜文化痕迹非常明显。而这里,我还没有看出与汉族的村屯有什么二样。
其实想想也难怪,时代不同了,生活与时俱进,总不能还让赫哲人天天在河边过日子吧?不让他们用布缝衣,只许以鱼皮为衣,鱼骨为具,以鱼肉为食吧?当然不能。
传统的赫哲族服饰,用鱼皮制做成。
但一个民族能够穿越千百年的寒霜延续至今,总得有些传统痕迹显露于日常生活之中吧。可今日的赫哲族,还有些什么样的民族特点能让人一眼识别呢?
人口少,算一个;鱼皮画,差不多都是汉族人在弄了;赫哲语,早就没人说了。除了某些年长且固守传统的老人,或者时值重大节日,身着民族服装的赫哲人也是少之又少。
丧失了本族特点,这个民族就离“消亡”不远了,这不是民族融合不融合的事儿,而且传承民族文化瑰宝的时代义务。
尤秀云,为数不多的赫哲族老艺人
近年来,各个赫哲族聚居地的政府也没少在民族文化挖掘上下功夫,周边也盖了不少具有“赫哲特色”的房屋,“赫哲民俗文化度假村”也修了不少,学校里还开始向孩子们教自己的语言了,这应该是个好的方向。
在赫哲族旅游景区里,塞上几个身着赫哲民服的漂亮姑娘小伙儿,学上几句蹩脚的赫哲语,匆忙上阵补习一通赫哲族历史,就可以带领游客领略民族文化了。
几套歌舞下来,虽然热闹与欢腾,但商业化的包装终究让这种韵味和特色减色不少。而且,差不多总是一群外来游客和专业舞蹈演员在参与,而真正的主人反倒成了看客。
如此传承,只怕会与保护民族文化的初衷越来越背道而驰,其同质化与商业化的走向,反而会日益加剧传统文化的衰败。
赫哲族萨满舞蹈表演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民族文化也一样,不创新不发展就必然会消亡!民族的生存,必须有本民的特色,否则也就不能称之为一个民族了。
希望所有投身于赫哲文化挖掘保护的人们,不能仅仅把赫哲族文化静静的放在那里让人们瞻仰,那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那是没有血液的文化,那是终究会枯萎衰败的文化。
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手段,去引导、去弘扬,让赫哲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存在,这样的赫哲文化才会焕发生机,才会长青,赫哲人才会守住自己“根”和“魂”,真正迎来本民族的发展振兴。
2016年5月24日下午,来到赫哲族聚居地同江市八岔村,视察赫哲族居住地。
尽管是以有限的经历发表浅薄的看法,但我还是希望:
- 会有那么一天,赫哲人都能熟练的说上几句赫哲语,用民族语言念出自己的名字,背诵自己的家谱,讲述自己家族的故事,不要到了赫哲语消亡之后,再也无人能够传唱那久远动听的“伊玛堪”(一种赫哲族说唱艺术)。
- 会有那么一天,所有赫哲人从小就可以学习本民族的历史,不忘自己民族的本,不忘远古的祖先,时刻有一颗朴素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赫哲族”三个字不再仅仅是为了考试加分的一个选项。
- 会有那么一天,鱼皮画不仅仅是用来出售的商品,每一个赫哲家庭都能够制作精美的鱼皮工艺品,装扮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 会有那么一天,所有的赫哲族群众在闲暇之余,都能够投身于本民族文化的整理和保护当中,热爱和参与传统竞技,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看望赫哲族群众
我不是专业人士,更不是决策者,只是聊表一下对逐渐褪去的赫哲族文化的痛惜之情。
自然之美,在于多样;人文之美,同样如此。中华文化之壮丽,在于五十六个民族集体盛开绽放!
几十年了,一提起赫哲人,人们总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希望在今后的乌日贡大会上,我能听到不一样的歌声,它可以用赫哲语传唱,并且这歌声能久久飘远、悠悠回荡!
—全文完—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