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宋代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千百年来让人传颂。
如今,对久居在繁华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又常常思念起记忆中的田园生活。走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细细品鉴下那茅草房,让城里人再次感悟到田园版的诗意。
我们先介绍下杜甫草堂博物馆。该馆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清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
杜甫草堂博物馆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于1997年恢复重建了“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据了解,杜甫草堂的茅屋,采取茅草做材料,可持续使用五年不腐。
遥想当年,诗人杜甫的茅草屋被风刮破,他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如今,杜甫曾经居住过的那种茅草屋,即使在偏远的乡村也越来越难寻觅,代替它的是展现的瓦房和高楼大厦。茅草屋,又称为旅游文化景点,成为人们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向往之处。
让我们走近茅草房,领略下它的独特诗意和美丽。
2019年1月26日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