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在良渚镇附近发现“良渚文化”遗址证明:在今杭州西北向的良渚、余杭等地,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就居住着我们的祖先了。从“良渚文化”到秦统一全国的二千多年中,这里的居民陆续向现在西湖灵隐山一带迁居。灵隐山古称虎林山,至唐代,为避唐高祖祖父李虎之讳,改名“武林山”,从此“武林”便成为杭州的别名了。
“杭州”得名
西汉时钱塘县治设在武林山下。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年至前117年)将原驻山阴(今绍兴)的军事机关迁来这里,称为“钱塘西部都尉”。王莽时改钱塘县为泉亭县,东汉又撤并钱塘县。公元486年齐永明四年在这里建都,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梁时改名临江郡,后又废除。隋朝设置的钱塘郡,辖余杭、富阳、于潜、新登诸县。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废除郡级机构,只存州、县。钱塘郡于开皇九年改制杭州。“州”为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杭”才是名。因州的行政建制起初设在余杭县,故以“杭州”名之。
其时,平叛有功的杨素在此选定杭州为州治。又依山筑城,城周围36里90步,东到盐桥河西,西接西湖东岸,北至钱塘门(今六公元)。并征民夫开凿栈道,使江海陆路与城市贯通。这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州城。
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江南运河凿通。杭州乃大运河之终点,其地位日见重要。中唐以后已成东南名郡。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云“骈樯20里,开肆三万室”,宪宗时,杭州已“户十万,税钱五十万缗(缗:一千文)”。而当时全国一年之财政收入也只有120万亿,杭州一城即占二十四分之一。其繁荣初露,可见一斑。
武林门始建于隋代,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商贸重地
唐末,钱缪任节度使,梁隆德三年,又被封为吴越王,建都杭州。他对杭州大加扩展,内有之城,外有夹城和罗城,共三重。之城在凤凰山下,为宫殿之所在,设南北两门,皆“金铺铁叶”。之城北门外建造“碧波亭”,为检阅水军处。吴越城墙全用古代版筑,即两边夹板,中填土夯实之法,城上设有敌楼。钱氏及其后代修筑了从六和塔到艮山门的钱塘石堤,保护杭州城不致遭潮患。
吴越时大兴寺院,号称“佛国”。据《西湖游览志余》载:“杭州内外及潮山之间,唐以前为三八○寺,及吴越立国,宋宣南渡,增至四八○寺,海内都会未有加于此者。”灵隐寺的石塔经幢,杭州闸口的白塔、梵天寺经幢,均为此时遗物。
吴越国王钱戡在杭州定都后,于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命钱U到明州阿育王寺迎取释迦舍利,在杭州城南梵天寺建造木塔一座,梵天寺为吴越国都中的著名巨刹,塔9层8面,高370尺,是很雄伟的。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毁于火灾。至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吴越国王钱弘U又在原地建造两座经幢,并于开宝元年(公元968年)重建木塔。现只留有两座造作精美的经幢了。
元朝时候,回族人大量定居在杭州。我国伊斯兰教的四大古寺之一——凤凰寺也在元朝时重建。
清朝时,杭州被称为杭州府。这个时候城市里还进驻了一支清朝八旗军。在清朝统治时,对地方行政有很大的影响。三墩、瓶窑、临平、留下等集镇都是这个时候形成的。很多老字号,胡庆余堂,孔凤春香粉店也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1912年,废除杭州府,成为杭州。涌金门、清波门、钱塘门也在修筑南山路的时候被拆除。今天的环城北路、环城中路、环城西路都是1960年以后拆除了之前的城墙修建成的。
拱宸桥
钱塘江潮
与杭州城市建设有关的,还有历时一千多年的京杭大运河,有著名的钱塘江潮。晋代画家顾恺之作有《观潮赋》传世。自唐以来,每逢阴历八月十八日远近数百里百姓,均赶来观潮。原钱江潮入口之龛山、赭山分列钱江两岸分成肖山、海宁两县。至清光绪年间,泥沙冲积,江道淤塞,两山尽入肖山境内,江水改由二山西北流过。现盐官已成观潮第一胜地。钱江涌潮与山洪冲击,常使江道改道,造成潮患。历代劳动人民便从中积累了许多构筑塘堤的宝贵经验。据《水经注》载,塘堤工程始于汉代,然有史书详载,迟至五代。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八月,杭州候潮门、通江门之堤,始用“版筑法”,后来又采用“石笼”。至宋,改用巨石砌筑。元代,大部已改筑石堤。明代采用叠砌法和坡陀法,后又改砌成阶梯形,层层叠砌,大大减轻了海潮的冲击力。清代海塘的砌筑更为完备。建国以来又对两岸海塘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
另外,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在此留下印记,岳飞、于谦、张煌言葬于西子湖畔,因称“湖上三杰”。杭州南屏山的白云庵,宋称“翠芳园”,明为“白云庵”,又叫“屏山阁”,清初更为“慈名”,乾隆题作“漪园”,咸丰年遭焚,光绪时重建。1910年与1912年孙中山两次来此会见革命党人。女革命家秋瑾,也常来此进行革命活动。这里也是鲁迅青年时代工作、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之一。
1949年5月3日,杭州获得解放,天堂杭州真正回到劳动人民手中。
凤山门始建于1359年
凤山门始建于1359年,到如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凤山门是古代杭州城的南大门现已被收录进了世界遗产名录。
一些典故
唐朝建国以后,传说由于钱唐的“唐”字与国号相同,从此改为钱塘。
西湖是钱塘县的一个湖泊,所以原称钱塘湖,或称上湖。西湖一名起源太晚。因为从钱塘县直到六朝,湖在县境以东,当然不会称西湖。
隋唐时代,湖在县境偏北。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建都时,城市移到湖的东边。西湖的名称就逐渐为人们所使用。等到北宋苏轼计划大规模疏浚此湖而上表朝廷时,他的奏折就称为《乞开杭州西湖状》,西湖一名至此已使用到官方文件中。
钱塘县在唐朝初年,户口就已经超过十万,江干一带土地狭窄,于是市区向今西湖以东的平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时任杭州刺史的李泌为解决水源问题,修建了著名的“六井”。所谓“六井”,其实是六处贮水池。它们用瓦管和竹筒分别从钱塘门、涌金门等处引入西湖湖水而修建。
据记载,“六井”是: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
“六井”的修建,大大改善了杭州市区的居住条件。
庆春门始建于南宋时期,庆春门原名“东青门”,因为在庆春门外有一菜市场所以庆春门也有“菜市门”之称。
五代十国时期,景福二年(893年),王代十国中的吴越王——钱镠建都杭州。钱镠因灌溉和城市需要而整治了西湖,也因为交通运输的需要整治了钱塘江,从而促进了吴越国和沿海各地的来往,日本、朝鲜等外国也通过钱塘钱和吴越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杭州开始在国际上显露头角。
杭州有了大的发展,吴越国一共经历了五代七十余年,杭州一带比较安宁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城市也获得较快发展。 到了宋代,杭州从一个小国的国都退居到一个州的州治,但从城市规模上讲,它仍然不失为东南的一大都会。
北宋时,杭州的多任地方官都曾为杭州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如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的知州王济,宋仁宗时代的知州郑戬、沈燮以及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世又称他苏东坡。他曾两次到杭州任职。为杭州和西湖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是在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至熙宁七年,任通判三年;后又于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二次来杭州任太守。
其间曾列举西湖不可废的五点理由:城中皆饮湖水,若将西湖变为濯田,则举城饮水断源;运河赖西湖挹注,湖水不足必借钱塘江水,江中之沙必使河道淤塞,官吏便借淘河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20万元,如湖浅U,则酿酒业必受影响……这正确的意见曾遭一些人的诽谤,说他“知事有观,公私无利”。
但苏东坡力排众议,用浚湖法,动工20余万,掘着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上建六桥,夹道种植桃柳,加以亭台楼阁的映衬,使西湖更妩媚动人。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知州林希,题下“苏公堤”三字,此后人们便称之为“苏堤”了。杭州之南还曾建有南宋皇宫,宋灭改为寺院,后毁于火灾。
1924年在倒坍的雷锋塔内发现了大批经卷表明:当时杭州雕版印刷业盛况空前,宋代时进一步成为全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一次刊刻由宋仁宗命杭州完成。陆游说:“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至元、辽、金的史书皆奉旨到杭州刊行。清同治年间更设立了“浙江官书局”。“浙江图书馆”于1911年成立,遂将官书局并入。
他疏浚了西湖,在湖中建筑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堤上修建了六座石桥以流通湖水,全堤遍植芙蓉、杨柳和各种花草。后人把这条长堤称为苏堤。苏堤春晓至今仍然是引人入胜的西湖佳处。苏轼在杭州和西湖不仅留下了许多功绩,也留下了吟诵西湖的著名诗篇。
《饮湖上初睛雨后》就是其中一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北宋末年,中原失陷,宋高宗赵构仓皇南奔,于建炎三年(1129年)到了杭州,设置行宫,把杭州改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绍兴八年( 1138年)正式把临安府作为宋首都,首都设置在杭州的时间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
杭州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都发展迅速,杭州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南宋一代中,杭州的教育事业也很发达。当时朝廷在杭州办的学校有太学、武学和宋学三种,合称三学。其中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
南宋德佑元年(1276年),元军进入杭州,繁荣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杭州遭到很大的破坏。但宏伟的城市布局和优美的湖山胜景仍然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慨。
十三世纪末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仍然情不自禁地赞叹杭州为“世界最名贵的富丽之城”。
在整个明、清两朝的五百多年中,杭州一直都是浙江省的省城。清代初叶,康熙和乾隆也都仰慕西湖和杭州的繁华,曾多次南下杭州。
鸦片战争以后,杭州也和全国一样,出现了长期的停滞和落。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杭州被日本侵略者占领长达八年之久,遭到很大的破坏
1949年杭州解放
西湖群山中记载最早的人工建筑是东晋咸和元年(326年)的灵隐寺。
灵隐寺是从当年从印度云游来此的高僧慧理修建的,它成为西湖群山中的第一座古刹。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处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始建于东晋(公元326年),到现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后来济公在此出家,由于他游戏人间的故事家喻户晓,灵隐寺因此名闻遐迩。五代吴越国时,灵隐寺曾两次扩建,大兴土木,建成为九楼、 十八阁、七十二殿堂的大寺,房屋达1300 余间,僧众达3000人。
吴越国时添了许多寺庙和古刹。
六和塔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峰上。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是钱弘淑舍园所造,同时还建造了塔院,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六和塔塔身共九层,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依陆俯瞰钱塘。塔的顶层装有明灯,为夜晚航行的船只指路。
宣和三年(1121年),六和塔毁于兵火,现在保存的砖筑塔身,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重建的,到乾道元年(1165年)才全部竣工,历时十年。
六和塔中的须弥座上有二百多处砖雕,砖雕的题材丰富,造型生动,有斗奇争妍的石榴、荷花、宝相,展翅飞翔的凤凰、孔雀、鹦鹉,奔腾跳跃的狮子、麒麟,还有昂首起舞的飞仙等等。
苏东坡又为西湖增添了六桥分列、桃柳呈妍的苏堤。
六和塔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峰上。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 随着西湖风景区的精心布局和游客的增加,杭州的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闸口白塔岭下刊印出杭州历史上的第一种旅游地图,称为地经,出售给游客。各种介绍杭州和西湖风景的专著也陆续出版,其中介绍最为详细的是四水潜夫著的《武林旧事》此书对西湖名胜采取了分区记载的方法,和现在的西湖导游书已很近似。当时整个西湖风景区分为南山路、西湖三堤路、孤山路、北山路、葛岭路、西溪路等六路,另外再加上离湖最远的三天竺。这和今日西湖风景区的地区划分也基本近似。
南宋的著名诗人范成大于绍鼎二年(1191年)撰写了一部称为《吴郡志》(吴郡的辖境大致相当于明、清的苏州府)的著名地方志,他在此书 中第一次使用了“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的赞语。这句话以后被人们改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至今仍然广泛流传。
近代杭州的变迁
南宋时期杭州是全国的中心,人口超100万。
北宋亡国,南宋建都时,汴京(今河南开封)涌入杭州的人不下二十万。
这是北方人口大量汇入杭州的第二次,第一次应该是在南北朝时期。
由于战乱,北方人大量到了杭州,《卖油郎独占花魁女》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现在正宗的杭州人有多少来自河南是无法考证的。宗庆后自称是南宋名将宗泽的后人,最近连马云都说自己也可能是南宋河南人的后裔。不知道这是不是都为了沾点皇气,然而我觉得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南宋灭亡时,在蒙古军队的追击下,十几万皇亲国戚和群臣及眷属(当时属于全国的精英)在崖山投海自尽(世间有崖山之后无中华之说)。
全国的文化名人夏衍出生在杭州近郊新塘沈姓世家,一直称自己的祖籍是河南开封,这应该也是真实的,这也说明了杭州相当一部分人的祖先确系河南人。
杭州南宋时期的皇宫就不说了,上仓桥一带有个“六部桥”,说明当时官府就在这个位置,这里是全国的行政中心。当时杭州的商业中心在清河坊也是不会错的,元、明、清时期大致也是如此。
民国时期,当时的省政府在梅花碑。浙江大学、浙江图书馆在现在的大学路。杭州的商业中心则慢慢向沿着现在的中山路往北到官巷口又向西发展。到民国后期,湖滨渐渐成了杭州的商业中心。杭州的影剧院、商场、茶楼、饭庄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五、六十年代,杭州的人口为六十万,湖滨一带仍是杭州的中心。省政府在杭州近郊的宝石山东侧新建,需要说明的是至少六十代末省府周围还是农村,那里大量种植络麻,人烟稀少。
六十年代初,杭州继续往北发展。最典型的是建设延龄路(文革时期改称为延安路)北端。原来的下城区除了临近现在的环城西路外,基本也算是贫民区。法院路(现改为庆春路)把下城和湖滨隔断。法院路与西大街(现为武林路)的交叉口有高达十米的围墙地方是浙江省省立监狱。
新建的延安路有几个标志性建筑,首先是延安新村,建好的延安新村部分房子用来出售,这是杭州对出租房进行全面社会主义公有化改造(注:农村是土改城市是房改)后的商品房出售。延安路其后建设的有检阅台、红太阳展览馆等。
八十年代之前,武林门一带谈不上是杭州的商业中心。准确地讲武林门一带是杭州的近郊。湖墅路也算市区但有点特别,它像手指一样从武林门伸出,它紧贴大运河。大运河的西边因航线的关系也居住着一些人家。东边则基本是农田,到了大关桥位置反过来了,东边有人家,西边则主要是农田(现在称桥西)。现在环城北路边上大运河北面则基本上为农田。
七十年代杭州开始布局,武林门西为电子工业区,北大桥为化学工业区、湖墅路北为丝绸纺织工业区、半山为重工业区、城东为蔬菜保护区及食品工业区。
八十年代随着中北立交桥的建设,朝辉小区开始建设,加上武林门西文教区的开辟,武林门一带开始热闹起来了。到了九十年代初作为武林门象征的杭州长途汽车站搬到现在的东站。市政府随即在这里建设了市府大楼。从此,武林门作为杭州的新中心开始确立。
如果杭州继续向北发展,恐怕最后的结果是发展到安吉、桐乡了。杭州的腹地其实在城东,由于受菜篮子工程保护区的禁锢,杭州的城东一直没有得到发展。
九十年代末杭州向城南发展,以南星桥建外滩、江对面建浦东为由头,设立了滨江区(另外撤销了半山区)。当王胖子接任之后,终于提出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发展、跨江发展”的宏伟计划。由于建设的惯性及一些人的反对,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并不顺利,以致现在武林门仍然被作为市中心的概念还深入人心。
现在市里提出了“拥江发展”的概念,这比城市东扩、跨江发展又进了一步,今后杭州的政治、文化、经济、金融、交通、体育、医疗中心将在沿江一带兴起,当然武林门像现在的河坊街一样作为区域中心仍然会存在,但已不可能是杭州真正的中心啦!
多说一句,现在可能不少于三十万的河南人又来到了杭州,可以说这是河南与杭州的渊源,但更主要的是杭州的发展吸引所致。著名的滨江托小新妈、蓉妈据说就来自河南。她们在推高滨江的房价上可以说“功不可没”。
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杭州市中心的变化也是如此,杭州新中心的确立说明杭州大的格局的变化。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