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头雁之迷
斑头雁(bar-headed geese)冬季生活在印度中部,夏季生活在哈萨克斯坦或蒙古。每年,它都要从印度飞到蒙古,然后再飞回来。
从印度到蒙古,斑头雁必须越过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现在已知这些鸟类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8500米。这是如何做到的?
8000米以上的高度,氧气极为稀薄,人类呼吸非常困难。但是,斑头雁可以顺畅地呼吸,这就是它们能飞越喜马拉雅山的主要原因:它们的肺远比人类的肺强大高效,即使在那样的高度,身体也能得到足够的供氧。
鸟类的肺
事实上,所有鸟类(蜂鸟,鸵鸟,鸽子)都有超高效的肺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肺,跟它们一比,看起来都很低级。
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呼吸,进出都是同一个口,嘴和鼻子同时用于呼气和吸气。但是,鸟类不这样,呼吸的进口和出口是分开的,有两个口,气体在体内永远是单方向流动,空气被吸收氧气后,不会再次经过肺部,这样的效率更高。
而且,鸟类的骨头里面有气囊和中空的空间,可以储存空气,进一步使得呼吸更容易。
恐龙的肺
鸟类是如何获得这样强大的肺呢?
答案很简单,它们从恐龙那里继承来的。鸟类的祖先是恐龙!恐龙的肺也是高效的,所以它们的体积才会变得这么大!它们的肺可以支持庞大身体的供氧。
大气含氧量的变化
恐龙的肺的进化,与地球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几亿年前,陆地上刚刚出现植物,这时地球大气的氧气含量很高,超过了30%。相比之下,今天空气里的氧气含量只有21%。
由于氧气太多,使得呼吸效率低下的昆虫,可以繁殖得很大。蜻蜓的翼展能达到1米左右,蜈蚣长2米多,青蛙等两栖动物像饭桌一样大。
氧气太多就容易发生燃烧,也容易与腐烂植物里面的碳元素结合,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时间一长,地球大气的氧气含量就开始下降了,从石炭纪(3亿年前)30%的高点,快速下降到二叠纪(2.5亿年前)的12%左右。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五的生命体,由于无法适应氧气含量的下降而死亡,这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
还活着的5%的生命体,必须适应低含量的氧气,才能生存下去。恐龙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慢慢进化出了高效的肺系统。
后来,空气的含氧量又开始回升,达到20%以上。恐龙由于具有强大的肺,体积就越长越大。而且,它们空心的骨头,也有助于减轻整体重量。
鸟类从恐龙演化而来,具有同样的肺系统,专门适应低含氧量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能飞越珠穆朗玛峰的原因。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