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的本意是指附金于金属表面,后多引伸比喻某人为了虚名而到某地进行所谓的深造或锻炼,通俗地说,有些出国留学生不是怀着取经学艺的心态远赴重洋,而仅仅是为了去国外“镀金”,成为“海龟”提升就业的价码,并没有真才实学。那么,大家是否了解在中国古代,谁最早用“镀金”一词讽刺他人呢?这个被讽刺的对象又是谁呢?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绅为人短小精悍,于诗特有名,号‘短李’。与李德裕、元稹同时,称‘三俊’。 ”(元 •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李绅镇守扬州时,有一年初春大雪时举办盛大宴会。之前素闻章八元之子章孝标 (791—873年,唐代诗人)虽几经科考进士皆名落孙山,但才诗不乏敏捷,于是也邀请了章孝标赴宴。席间,李绅请他以“春雪”命名赋诗。章孝标要来纸笔稍加思索挥笔而就:“六出花飞处处飘,粘窗拂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李绅读罢大为称赏,劝章孝标不必灰心,继续苦读应试。章孝标回去后,便更加努力学习,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章孝标果然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在即将锦衣还乡之前,他在长安写了一首诗寄给李绅:“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李绅读诗后,从中看到章孝标小成即满的肚量和傲气十足的气派,觉得有必要提醒教育一下他,于是写了一首《答章孝标》的诗作为回复:“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年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章孝标见此诗大为羞愧,知道自己错了,立即写信给李绅,感谢他对自己的教育和提醒。从此更把李绅当做良师益友,自己也更加勤奋上进。
足见,唐代的李绅乃借用“镀金”一词来嘲讽章孝标的骄傲自满、肆意炫耀、华而不实。由于这则故事深入人心,颇具教诲,后人亦把“镀金”一词暗含讽刺的用意保留至今。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