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纵观华夏历史,都有一个“朝代持续超不过三百年”的怪圈,汉朝就是这个怪圈中的特例。它不仅跳出了“三百年”的定律,还将朝代绵延到了四百年。
说到汉朝彪悍的秘诀,就不得不提它的侯爵制度,而万户侯就是汉朝爵位制度的巅峰之作。
(汉朝的疆土)
从秦朝的“杀项羽者封万户侯”,到唐朝的“不谢万户侯”,再到现在的“粪土万户侯”。这个广泛被文人墨客记挂的爵位,经过不同时期岁月地洗礼,留下了它独特的历史痕迹。
一、万户侯的形成
万户侯的雏形,可以追溯到秦孝公时期。
(秦朝的爵位关系)
商鞅在变法时,改革了秦朝的贵族制度,将原有的官阶细分为二十个等级,第一级为公士,最高级为彻侯。同时,商鞅规定了爵位授予的条件:单纯看业绩。
业绩好的官员,哪怕是出身贫民,也能升官。相反,没有业绩的贵族,只能享有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既不能获得皇家的封号,也不能入族谱。
正是商鞅的这一重大改革,使得爵位不再被贵族垄断,成了贫民通过努力也可以争取的一个梦想,有力地推进了国家的发展。
到汉朝的时候,爵位制度进一步改革,就出现了万户侯。
(汉朝爵位改革)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汉朝时期为了避讳刘彻的名字,就改彻侯为列侯,等级不变,还是最高的二十级。
不过此时的列侯已经变成了一个官阶通称,各个列侯的待遇,是大不相同的。最低等级的列侯只有几百户划分,最高等级的列侯就有几万户的划分。
手里有百户分派就是列侯中的百户侯,手里有万户分派的就叫万户侯。万户侯就是这时列侯的一个变种。
从百户侯到万户侯的进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图文无关)
比如某个官员立了大功,晋升到了列侯,这时他的官阶就封顶了,已经是最高的二十级,不能再升迁。
同时,作为列侯的同步津贴,皇家给他分派了三百户,他就成了百户侯。又过了几年,这个官员又立了大功,又得了五百户的分派,等到他再得两百户的封赏时,三次一叠加,这名官员就成了列侯里的千户侯。以此类推,这名官员多积累几次,就可能从千户侯升到万户侯。
现在也有万户的概念,但是和汉朝的万户有着根本的区别。
(强推小户经济的商鞅)
以大城市的现代化楼房来说,一梯四户,每栋楼三十层,一万户也就一百栋楼左右。一个普通小区六七栋楼,一万户也就十几个小区的范围。现在稍微大一些的街办的管辖范围,就抵得上一个万户侯了。
而汉朝的时候,万户侯实际的掌权范围要比现在大得多。虽然商鞅变法的时候,已经强推小户经济,要求成婚的子女必须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自成一户。
但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群居更容易生存下去,因此不论贵族还是贫民,一户的人数都比现在大的多,有的大家族甚至会超过百人。对于这么庞大的民户分布,汉朝也有自己的统计方式。
(人口分布)
根据《汉书》记载,他们以“邻里族党”来计量人口面积。连着的五个小户为一邻,相近的五个邻为一里即二十五户,紧挨着的四个里为一族即百户,连在一起的五个族为一党即五百户,相互连接的五个党为一州即千户,连续五个州为一乡即万户。
所以万户侯的权利范围,是比党要高,但不限于州的位置。这对于人口只有一两千万的汉朝来说,万户侯下属能有这么多人口,确实是很大的权势了。
万户侯不仅享有众多的附属民众,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图文无关)
二、万户侯的地位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爵位制度,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区分出了民、吏、王侯三个等级。
八级以下的爵位,是最低等级的民类爵位,一般都是普通民众,通过军功晋升而获得。
九到十九级的爵位,是中等的吏类爵位,就是一般的朝廷官员。
二十级的列侯和天子同是王侯级爵位,其中天子为王爵,列侯为侯爵,代表着崇高的皇家权利。
万户侯虽然广受推崇,却很难被直接封赏。
(攒成万户侯的萧何)
以汉朝创立时的封赏为例,开国的将领有一百多位,最终得了万户侯爵位的只有四位,而且还不是一步到位的。
比如开国重臣萧何,建国时虽然被封了列侯,却只分了几千户民众,是个千户侯。后来他还是多次立战功,临死前才累积成万户侯。
开国功臣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难了,需要一级一级往上升。
比如,普通士兵杀敌军精锐一名,就可以封一级爵位,另外还有良田和住宅奖励。以此类推,斩敌越多,升迁越快,物质奖励也会更加丰富,直至升到最高等级二十级。
(项羽 剧照)
因此楚汉之争时,刘邦就用万户侯来激励士兵:取项羽首级者,可封万户侯。这样极少出现的一步登天机会,自然是极大地刺激了战士的士气,促进了战役的胜利。
再后来,王爵就逐渐发展为专属于皇族的封赏,非皇家人不得封王。因此,列侯就成了为人臣子的封顶岗位了,作为列侯中佼佼者的万户侯,就自然更受人尊崇。
万户侯除了很难被直接封赏外,升迁过程也很慢。
(只得千户侯的霍去病)
就拿汉朝另一位名将霍去病来说,他数次带兵激战匈奴,维护国家和平。据记载,他一次就能抓捕降兵数千人,仅仅四入匈奴杀就敌数十万。
这可是在人口只有一两千万的汉朝,他的功绩可想而知。而他只被封冠军侯时,公派民户也只有一千多,还只是个低阶的千户侯。
霍去病这样的名将,想要位列万户侯,还得再多打五六辈子的仗,其他人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万户侯除了难以达到外,还很难保住。
(汉朝 官员 剧照)
汉朝的万户侯是世袭制,一般由嫡长子继承。但是,嫡长子继承的是万户侯的爵位,即列侯,而并不是这个官位下的所有民户。
比如,一个万户侯过世了,他名下有一万户民众。他有三个子女,且各自成家。依照商鞅的小户政策,这三个子女必须各自立门户,将一个大家拆为三个小家。那么继承遗产的时候,这一万户民众就由三个子女共同继承,各自带到自己的小户里去。于是,这个家族的万户侯就不存在了,变成了三个千户侯,或者百户侯。
也正是因为万户侯难封赏、难晋升、难保住的特点,所以要是出了一个可以和天子平级的万户侯,他的地位之高就毋庸置疑了。
万户侯不仅在古代地位崇高,换算到现在也是一个不小的官。
(自己去量地的百户侯匡衡)
这里的数据,可以参考汉朝另一位传奇人物:凿壁借光的匡衡。
匡衡出身贫寒,在位时曾被封为安乐侯,国家分派六百户。匡衡不相信公文上写的封地数目,怕被贵族骗,他自己就拿着尺子跑去一点一点的丈量,结果量出了30万亩。
以匡衡丈量的数据为依据的话,万户侯至少有500万亩领地,折合下来约是2300平方公里。两千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型市的大小,万户侯就相当于一个不用给国家上税的市长。
不上税的万户侯可不是一个清水官,它还有可观的纯收入。
(图文无关)
三、万户侯的收入
在封建制度里,民众的赋税都是直接上交国库的,万户侯就属于截胡的那一类。
在汉朝,万户侯享有他权利范围内所有民众的赋税,这部分资源直接进万户侯的口袋,不用过国家的账目。
这也就是为什么,汉朝会越来越严苛地控制万户侯数量的原因之一:依法从国库搬钱粮的人,当然是越少越好。
那么,万户侯一年能从国库里搬走多少粮食呢?这还得先统计可以种植粮食的土地面积。
(汉朝的标准量器)
汉朝的时候,一户的可耕种土地面积一般是67亩,万户侯帐下大约就有67万亩地。农户每亩地要交七升的粮食,那么万户侯一年就能收到约470万升粮食。
汉朝的粮食计量单位为石,和升的换算是1:100,即万户侯一年可以收到4.7万石粮食。一石粮食大约是60斤,4.7万石就相当于现在的280万斤。
汉朝主要的粮食是小麦,就以现在的小麦价格来计算,每斤在0.5元左右,280万斤小麦就价值140万人民币。也就是说说,万户侯一年什么都不用干,光粮食收入就轻松过百万。
万户侯不仅有百万的粮食收入,还有租金收入。
(辛劳种田的农户)
这里的租金指的是农户的种地费用。在封建时代,土地几乎都是属于皇家和贵族的,而王公贵族持有土地却不种地,他们转手将土地租借给农户,从农户手里抽取提成,作为租金。
说到租金的收取方式,就又得提到商鞅了。商鞅强推小户模式以后,增加了一个税收,叫做人头税。土地租金的方式,就和人头税相匹配,叫做户头税。也就是说,土地租金定额一户一收,每户200钱。
汉朝一石粮食大约是60斤,价值100钱,相当于人民币30元。所以,万户侯一年的租金收入为200万钱,即60万人民币。再加上之前的粮食收入,万户侯已经有了200万纯收入。
除了这些附属民众的纯收入外,万户侯常年还享有国家的津贴。
(汉朝的代表人物刘邦)
根据《田律》记载,万户侯除了田宅的封赏,还有一千石粮食岗位津贴。逢年过节,万户侯也能领到皇家的过节礼品。
在此基础上,万户侯还能和皇族结亲,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势。
不过汉朝的万户侯有一个弊端,它只是一个虚职。万户侯享有附属民众的进贡,却不享有这些民众本身,也不享有他们土地的所属权,民众和土地都是归国家所有。
随着时代的变迁,万户侯就慢慢变成了一个名号。
四、万户侯的演变
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万户就成了军队职位。
(战争不断的南北朝)
此时人口流动过大,难以计量。万户的名称也变更为更适合带兵打仗的万夫长,人口计量单位也从户,变成了人头。
万夫长不再是汉朝的名义领导,而是有实权的,管理十个千夫长。千夫长也一样,管理十个百夫长,下属总计一千人。
到了金朝时期,流行万户制度,万户的权限又有所变更。
(金朝的万户所印)
和南北朝时期一样的是,万户还是军队的职位,具有统领千户的职能,作为千户之首。千户也统领百户,作为百户之首。
比较特殊的是,千户、万户都已经变成了一个虚数。不再是指具体的人数,而是一个象征性官阶大小的参数。比如:金朝有段时期规定,带兵超过七百,就可以称为千户。
到了元朝时期,万户成了部落大小的标志。
(千户制度创始人:忽必烈)
元朝比较特殊,它是是第一次由少数民族执政。它的阶级制度按照人种来划分,人口统计方式,也变成了按工种进行划分,不同工种入不同的户籍。
此时和万户挂钩的是它的“千户制度”:按照部落大小,分为万户、千户、百户,取代早期的氏族制度。万户侯就成了这个制度的一个变种:万户部落的首领。
再往后,万户侯就变成了一个统称,泛指封疆大吏。
而现在,万户侯则成了高官的通称。
(华夏文明)
时间流转,岁月变迁,万户侯变成了历史里的一粒尘埃,而历史也变成了厚厚的一本书,这本书的封面写着:华夏五千年。
每当翻开这本书,我们都不由得被古人的智慧所震撼。它教会我们怎样立家业、怎样识荣辱、怎样知兴替,怎样从前人的经验里汲取当下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呀。
参考资料
杨振红. 从新出简牍看二十等爵制的起源,分层发展及其原理[J].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6):2.
刘敏. 秦汉二十等爵之"官爵"问题研究[J]. 秦汉研究, 2019(1):25.
石卓义. 论西汉的"名田宅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