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寓意是什么意思,乌龟是人类的朋友寓意吉祥健康

导言: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每个动物都被文人赋予过特殊含义。倘若世人以鹤自比,多是暗示自己有君子之德;若是又开口吟诵大鹏,则一般在表明自己的宏图大志。

但提到乌龟,不少人却总要想到"缩头乌龟"、"王八"等贬义词汇,甚至还有"绿帽龟"这种具有羞辱性的暗示。

不过,从相关史料来看,至少在元代之前,乌龟形象一般多指褒义,代表吉祥、长寿、财富等美好含义。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乌龟

龟文化的广泛传播

自乌龟出现在古人眼中,其温和的性格、水陆两栖的本事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龟甲纹路,都令上古先民对其产生了种种幻想,从而衍生出龟崇拜文化。

从高高在上的部落图腾,到人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龟型物件,乌龟的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极具美好的象征意蕴。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古代神兽

乌龟之长寿,自古便有。《庄子·秋水》中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世人对乌龟的主要印象便是长寿。

到了两汉时期,《史记·龟策列传》也说:"寿蔽天地,莫之其极。"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长寿乌龟图

于是为了验证这一说法,司马迁还记载了一个故事:"南方有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乌龟在不吃不喝的环境下,坚持二十多年还尚有余力,可见它顽强的生命力。

《史记》中还有提及,在秦代之前的王朝,多以龟币当成主流货币。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古代龟币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又造银锡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曰白金三品。"汉代货币将三种货币的形式定为龙、马、龟,反映出一种文化变迁。

自秦汉以来,龙的地位愈发高,刘氏宗族以龙作为自身图腾,认为它代表天界;而马之所以代表地。

一方面,是匈奴与汉朝的碰撞,导致游牧文化中的一些风气,对中原风俗产生了一定影响。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脚力很好,汉代帝王对于名马大都热爱。

至于乌龟,因为它是远古四灵中唯一一个现实存在的灵物,故而古人会觉得它更加真实,也代表"人和"之意。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在众多远古神话中,乌龟总是参与一些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如女蜗补天,伏羲推演八卦、仓颉造字,商汤伐夏等事件中,都有乌龟出现。

由此可见,古人将乌龟视作天界使者,觉得它身上神秘的龟甲纹路,是天界意志。

正因如此,汉朝皇帝为表达自己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便将乌龟同皇权联系在一起。甚至在供奉祖宗的宗庙,也有乌龟之身影。

据《后汉书·舆服下》记载:"太子及诸侯王,金印龟钮。"而《汉官旧仪》亦有记载:"丞相、列侯、将军,金印紫绶。中二千石、二千石,银印青绶,皆龟钮。"

可以看到,汉代高级官吏使用的官印,便与乌龟密不可分。受此影响,后人借以"龟"来指代印章。贺知章与李白一见如故,遂解下金龟印当酒喝,从此成为一方美谈。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古代龟钮官印

及至后世,乌龟又被沿用在社会各方面中。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已经出现了乌龟负墓碑的例子。唐代将兵符改为龟符,又将北方一大都护府改为龟林府。

宋人对龟更加喜爱,不仅很多文人以龟为号,更是将不少史书的名字用龟来表示,如《册府元龟》、《言行龟鉴》等。

还有一点颇为有趣,华夏一直善于烹调各种美食。而乌龟行动缓慢且肉质鲜美,但很少有人把它捉来食用。在历代宫廷菜单中,乌龟也从未出现过。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乌龟汤

当然,不排除有胆大包天之人偷偷将乌龟捉来吃,但这些均不见正史记载。因此不难发现,古人对龟还是存有一定保护和敬畏态度的。

上述可见,乌龟在大多数时候,都带有美好寓意。那么从何时起,它的形象开始出现贬义色彩了呢?

龟形象开始出现贬义

从前文记载来看,在唐宋时期,乌龟还有美好意蕴。因此暂且得出一个结论:乌龟名气败坏,是从元代时开始的。

但需要提一下的是,乌龟的某些特征,其实在元代之前,便总是被不少文人开始调侃了。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龟龙浮雕

东汉张衡《思玄赋》:"玄武缩于壳中兮,腾蛇而自纠。"汉代是龟文化崇拜最兴盛的时期,张衡这话自然没有贬义色彩,只是单纯叙述乌龟会缩头这一事实。

到了北魏时期,乌龟才开始出现贬义色彩。据《魏书·蠕蠕传》记载:"世祖闻而大笑,告公卿曰:'龟鳖小竖,自救不暇,何能为也。'"

显然,此时已经有人将乌龟看出渺小之物。这说明,部分人对龟文化,已经缺少敬畏与崇拜心理了。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然乌龟开始存有一定贬义色彩,后世必有人对其进行延伸。

尤其在唐宋时期,随着社会风气逐渐开明与理学之风的不断兴起,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在不断加强,因此对待事物的看法,也更加客观。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经数访归仁绍,但后者却避而不见。于是皮日休作诗一首:"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是不风流。顽皮死后钻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

归仁绍听说后,颇为恼怒,也做下一诗予以反击:"八片尖裁浪作球,火中燖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长在,惹踢招拳卒未休。"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晚唐诗人皮日休画像

这件趣事说明了两个现象:从皮日休来看,乌龟胆小怕事的含义在唐代已经颇为流行了。于是苏东坡在送别友人之时,也曾写道:"人言君畏事,欲作缩头龟。"而从归仁绍的反击来看,大多数人对于乌龟还是比较敬畏的。

事实上,唐宋时期的龟文化,虽具有贬义色彩,但还是以正面形象为主。就算乌龟胆小怕事,也经常被拿来当成是一种处世的态度。

就像前面苏轼对友人的"告诫",除了调侃的意思以外,也未尝不是在告诫友人,效仿乌龟"能不出头就不出头"的态度,是一种自保的好手段。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苏轼

乌龟形象为何遭到抹黑?

尽管乌龟在唐宋时期,便具少数贬义色彩,但这显然与后世的羞辱含义有着明显差别。而从相关史料中不难发现,乌龟形象的彻底转变,可以基本确立在元代时期。

从唐宋到元明时期,由于古代统治者对乌龟的态度转变,加之社会风气的思想引导,一向以正面形象示人的乌龟,最终惨遭株连。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乌龟状抱枕

(一)社会风气逐渐开明

前面提到,远古初民将乌龟当成图腾,汉代乃至更早前的君王,也将乌龟当成天界使者。深究原因是当时存在的龟卜风俗,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史记·龟策列传》载:"龟千岁乃满尺二寸。王者发军行将,必钻龟庙堂之上,以决吉凶。"

显然,在决定一些重要大事之前,古人总要进行占卜。而占卜又离不开龟壳,因此龟在社会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但唐代以后,占卜之风逐渐退出主流文化,再加上社会开明,人们对于乌龟的认识更加清晰。因此当拨开笼罩在乌龟身上的神秘色彩之后,人们也难免有所失望。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乌龟漫画——小乌龟找妈妈

(二)元朝时的 "厌龟"情绪

如果说唐宋时期,乌龟只是开始走下神坛;那么在元明时期,乌龟则开始被打入了黑暗深渊。

元代《南村辍耕录》中指出:"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后人注曰:"妻有外遇,龟喻其夫。"

这可能是最早将乌龟与"娼夫"联系起来的记载。前文还说古人将印章成为"龟",但元代时期的官印,便由龟钮转为直钮,可见元代已经开始对乌龟贬低了。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直钮元代官印

为何元代统治者要贬低乌龟呢?从风俗角度来看,元代是游牧民族建立的,而他们崇尚的动物主要是"十象",分别为龙、凤、虎、鹿、熊、犀、象、鹦鹉、孔雀、锦雉。而反观乌龟,则是中原农耕文明的象征。

当然,元代统治者讨厌乌龟,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报复性"心理。在蒙古族南征北战的途中,他灭掉南宋王朝,付出了更大更加惨烈的牺牲。

甚至有传说提到,忽必烈在攻城之时,其所跨战马踩到一只乌龟,导致他从马背上摔落险些丧命。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元代骑兵

结语:

不管是传闻也好,事实也罢,元代统治者的确对龟非常反感。而南宋主张抗元的中坚力量,都是龟文化的坚定支持者。

著名诗人,也是主战派之一的陆游,晚年便自号为"龟堂老人"。当宋军与元军交战失利后,以刘应龟为首的太学生头戴龟壳帽,以表示自己明确抗元的坚定决心。

正因如此,元朝统治者在入主中原之后,便开始不遗余力丑化乌龟的形象。而乌龟身上原本微不足道的缺点,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之下,也愈发被放大,最终发展为带有羞辱性的词语。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魏书》《庄子》《思玄赋》《汉官旧仪》《南村辍耕录》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5-30 12:26
下一篇 2023-05-30 13: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