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治丝益棼,治丝益棼的意思

逐字解析,抽丝剥茧,就能轻松理解、掌握这个生僻成语。

成语:治丝益棼

成语:治丝益棼

1、治:从水从台(胎的本字)。自水的初始处、基础、细小处开始,以水的特征为法,进行的修整、疏通,是为治。

成语中“治”作动词,意思是整理,梳理,如治河,治水;

成语:治丝益棼

治的篆体

2、丝: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

本义:蚕丝;成语中丝作名词,用其本义。

例句:

1)丝,蚕所吐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成语:治丝益棼

丝的篆体

3、益:会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从皿,从水。“水”已隶变。本义:“溢”的本字,水漫出。

成语:治丝益棼

益的小篆

“益”在成语中的意思是:在某些方面增加(如体积、数量、程度等),解释为越发,更加;作副词,意同:精益求精、益发精神、香远益清。

4、棼fén:棼,复屋栋也。从林,分声。——《说文》。按,从林者,从二木也。复屋故从二木为意。复屋者,如苏俗所云,阁不可居,重屋如楼可居。

棼本义是栋(屋的正梁),阁楼的栋,在成语中用其引申义:纷乱,紊乱,众多错杂的,通 “紊”(wěn)。用作形容词。

如:棼然(扰乱;纷乱);棼丝(乱丝);棼烟(缭乱的烟雾);棼错(纷杂错乱)等。

5、来看词语:治丝

华夏祖先发明了养蚕治丝,制成精妙绝伦的丝绸,并尊奉黄帝的夫人嫘祖为养蚕治丝的始祖,丝绸之路更是声名远播。

治丝体现了先人抽丝剥茧的恒心和毅力,古人喜欢将农业“治丝”与国家“治乱”作类比。

成语:治丝益棼

古代治丝

成语:治丝益棼

治丝工坊

成语:治丝益棼

丝绸之美

综上可知:

治丝益棼,汉语成语,拼音是zhì sī yì fén,意思是整理乱丝却不找头绪,结果越整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大意是与民和谐,靠的是德,没有抽丝剥茧般的恒心和毅力,企图以乱达治,就会像治丝不找到头绪更加紊乱,与民的关系只会更加恶劣,国家更乱。

举例:夫政出多门,非国家之福也。既有下院以代表民意,而复以上院掣肘之,是治丝益棼也。~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

一起了解治丝益棼的反义词:

迎刃而解,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7-09 14:31
下一篇 2023-07-09 14: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