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和倭瓜的关系(有一种南瓜为什么叫日本南瓜)

家常小菜中,有一道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炒南瓜。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吃南瓜,又甜又软。南瓜可以做成很多道菜,有名贵如蟹黄南瓜,而普通人,随便弄个小炒南瓜也是一道口感极佳的家常菜。当然,还有南瓜子,休闲待客都少不了它,特别是春节期间,大家经常坐一起磕瓜子看电视闲话家常。

连《红楼梦》这样的名著之中,都少不得它的身影。只不过,这里称之为“倭瓜”。刘姥姥入大观园时,不会作诗,被逼急了,扯了个“花儿落了结了个大倭瓜”应付,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这位朴实的庄稼人,还给荣国府送了个倭瓜作为礼物。

“南瓜”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叫“倭瓜”,这跟日本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为什么“倭瓜”又叫“南瓜”呢?这得从头说起。

南瓜的原产地为南美洲,公元15世纪,哥伦布跨国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同时,把这不起眼的南瓜带到了欧洲,后来,又被葡萄牙引种到了日本等国家,明朝时期引入到了中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提到南瓜,言“其来源南番,后引入闽浙,现今,燕京等地亦有种植。其子与冬瓜子类似,肉厚色黄,不可生食,与猪肉混之煮熟更加美味,也可以蜜煎之。”

更早的有关“南瓜”的记录,则在元代贾铭的《饮食须知》之中,其中,言道:“南瓜,味甘性温,不宜与羊肉同食。”但是,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时候,哥伦布还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自然也就不会有南瓜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而且,在中国大陆上也没有发现南瓜的其他野生种类,所以,这本书中的南瓜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南瓜,而应该是其他的瓜类植物。只不过,现在的南瓜也不适合和羊肉一起食用,所以,也就以讹传讹,衍生出“南瓜原产地是亚洲”、“南瓜早已引入中国”等错误的说法。

“南瓜”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叫“倭瓜”,这跟日本人有什么关系?

南瓜的优点十分之明显,它的产量颇大,栽种之后容易存活,营养也很丰富,在饥荒年代,甚至,可以用来代替粮食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有人又称之为“饭瓜”、“米瓜”。在《北野抱瓮录》中,提到:“南瓜这种蔬菜,越老越好吃,可以采用苏东坡煮食黄州猪肉的办法,少许水慢火熬炖,蒸至极熟之时食用,此时的南瓜味道甜腻,香味十足。”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把南瓜当作珍贵之物。

从以前的史料来看,在当时,人们不只食用果实,南瓜花叶也被当作菜蔬食用。比如:南瓜叶,有一种吃法就是:“以叶作菹,去筋净乃妙”,通俗来说,就是像我们今天腌制酸菜一样腌制南瓜叶,只不过,南瓜叶筋需要去除干净,味道才更加鲜美。

再比如:南瓜花,也有一种吃法为:“泡以开水盐渍之。”不过,食用南瓜花则一定要注意去除花心和花须,否则,入口太苦。至于南瓜茎,可以用来编草鞋等。不但如此,南瓜还可用来泡酒,用于保健,南瓜酒也颇为当时之人所喜爱。

“南瓜”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叫“倭瓜”,这跟日本人有什么关系?

在《本草求原》中记载有言:“蒸晒南瓜浸酒最佳。南瓜藤甘苦,性微寒。有平肝和胃,通经络利血脉之妙用。”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对南瓜真的是物尽所用。所以,也可以看出,南瓜这种植物,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好物,无论是食用或者医用都绝妙。

不过,有趣的是,光绪年间以前,很少有“南瓜“的说法,那个时候人们大多称之为“番瓜”、“翻瓜”、“蕃瓜”,还有“房瓜”、“窝瓜”之说。这些名称一方面表露了南瓜的原产地来自海外,另一方面,则表明了南瓜有体量巨大这一特点。

那么,南瓜的体量到底有多大?

截至2014年10月08日,瑞士农场主培植了世界上最大的南瓜。在瑞士东部的一个小城举行农产品展览会上展出的这只南瓜重953.5公斤,接近一吨重,跟一辆小车差不多大小。这个超级南瓜是专门培植的,希望能够打破美国加利福尼亚夫妇蒂姆和苏珊保持的951公斤世界记录。

“南瓜”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叫“倭瓜”,这跟日本人有什么关系?

还有一说为“金瓜”,则是因其色泽金黄,并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清朝及民国时期,鸦片泛滥之时,南瓜就经常被用来制成药物,治疗烟瘾。南瓜传入到我国有许多途径,但是,最早引入的是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

因为,国人最开始误认为南瓜是从日本引入的,所以,又把它称为“倭瓜”,而日本又在我国以东,所以,也称为“东瓜”。还有的人以为其来自朝鲜半岛,所以,为它命名“高丽瓜”。更加有趣的是,日本人却以为它来自中国,所以,称之为“唐茄子”。

最终,这一串名字下来,把人彻底搞晕,谁也说不清南瓜真正产地了。到了清代中后期,南方的南方沿着大运河往北栽种,特别是山东省成为了南瓜在北方的种植大省,人们方才意识到,这种瓜应该是从南方而来,所以,大家都开始称之为“南瓜”,此后,一直沿用至今了。

“南瓜”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叫“倭瓜”,这跟日本人有什么关系?

中国江南区,每逢立春家家吃南瓜,以示迎春。

这期间,一些文人雅士在快要成熟的小巧“桃南瓜”表皮刻上诗文或图案,随着瓜的成熟,瓜皮上便留下了美丽的图画和诗文,把它搁置案头增添生活情趣。在西方许多国家,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万圣节上,人们用南瓜雕空成一盏盏精美的南瓜灯笼,用它来祛邪避鬼,欢度节日。

参考资料:

【《红楼梦》、《本草纲目》、《饮食须知》、《北野抱瓮录》、《本草求原》】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7-11 11:43
下一篇 2023-07-11 11:53

相关推荐

  • 历史上的井田制是怎么来的(井田制在历史书哪一课)

    关于“井田”的形制,《周礼》的描述说“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郑玄作注说:此畿内采地之制。九夫为井,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 《孟子*滕文公上》说得更清楚一点,孟子论及三代做…

    2023-11-20
  • 河北为什么简称冀 知乎

    我国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独有的简称,这些简称大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如山东简称“鲁”,是由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地位非常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的封国,且孔子思想在山东地区的影响巨大,而孔子又是…

    2023-11-14
  • 面包机怎么能揉出手套膜(面包机做面包需要手套膜吗)

    前几天我以前的同事新买了一台面包机,自己在家鼓捣了几次,结果都失败了,打电话给我说,怎么做出来的面包硬邦邦的,也没发起来,还不如馒头好吃呢?和她解释了一下,做面包必须要揉出手套膜,…

    2023-10-05
  • 五颜六色的安全帽背后有这些奥秘

    在户外作业时,尤其是在建筑工地,为保证工人安全,戴安全帽是必须的。我们发现,同一个建筑工地,工人戴的安全帽颜色却不一样。不同的颜色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安全帽为什么安全?让我们一起从“…

    2023-11-12
  • 中国姓氏里最像日本人的姓氏

    早在炎黄的上古时期,我国就开始使用姓氏,以分辨各家族之人,至今传承了有数千年。从另一方面来说,姓氏也是中国家族文化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从古至今,中国姓氏已传承了几千年,发展成为人们…

    2023-03-21
  • #东古家味美食#小龙虾芹菜小炒

    吃腻了麻辣口味的小龙虾,试试这道清爽味美可口的小龙虾芹菜小炒,下饭又下酒,米饭也多吃了两碗,上桌就光盘咯! 用料 小龙虾尾 500克 芹菜 100克 红椒 1个 姜 3片 小葱 半…

    2023-09-08
  • 《骆驼祥子》是一篇什么小说?(骆驼祥子是几篇小说)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一共有21万字,最初是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杂志《宇宙风》上,该小说从1936年的九月份开始连载,一直连载了一年多,直到1937年的十月份才结束连载…

    2023-01-11
  • 京哈高铁全程几小时

    央广网北京1月22日消息(记者李江雪 通讯员岳阳 鲁静)22日9时16分,随着北京朝阳至哈尔滨西的G913次列车驶出北京朝阳站,标志着北京至哈尔滨高铁北京至承德段(以下简称:京哈高…

    2023-03-12
  • 一休味噌cng汤是大酱汤味吗

    味噌(cēng),是日本民众家喻户晓的食材,也叫面豉酱。日本曾经有一项统计显示,平均一家四口人的日本家庭,一年下来要吃掉 4 公斤的味噌,平均一人一年一公斤的节奏啊。这个既能做汤又…

    2023-10-21
  • 用破壁机有什么不好的吗,常用破壁机好不好

    作为一名美食博主,最近我在微博上经常能收到粉丝的留言,问我用破壁机好不好?有没有什么危害?很多粉丝在网上看到用破壁机制作食物的视频后总想也入手一台,但是很多评论都在吐槽劣质破壁机带…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