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口目耳手田字格写法(如何让小孩子学会认识汉字)

导语:同学们,我们接下来学习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汉字:口目耳手。它们都是人体的器官。口代表嘴巴;目指的是眼睛;耳朵用来听声音;“手”是用来帮助你拿东西用的。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孩子们上课

汉字“口”的简单讲解:

在甲骨文中的“口”字,就像一个张开的嘴巴,旁边还有上扬的嘴角。所有口字旁的汉字大部分与嘴巴相关,比如:吃、喝、叫、叹、鸣等。现在“口”的延伸含义用的也是十分广泛,比如港口:有进入流出的之意。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大嘴巴

“口”字相关小知识:

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它的意思就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就会导致生病,说话不够谨慎或乱说话就会导致灾祸。而有关口的成语有很多,比如:心直口快,脱口而出,异口同声。我们造句子:在课堂上,老师问的问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了上来。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口”的规范书写:

书写“口”时记住三个字就可以了:“梯形口”。就是在写这个汉字的时候,写成一个倒梯形的形状,上宽下窄,这就要求我们写竖画的时候,向内斜。“口”字常见的书写错误是:过于板正,显得很刻板,没有灵动性。写得过于扁,没精神。看下面图片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口”规范书写

“目”字简要介绍:

“目”的古字形像人的眼睛,外边轮廓像眼眶,里面像瞳孔。本义指眼睛,引申表示看。以“ 目”为偏旁的汉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视觉有关的器官,比如汉字眼、睛、瞳。第二类是与视觉有关常见的是一些动词,比如:看,盯,睹,瞻等等。与“目”字有关的成语那就很多了如:目不转睛、光彩夺目,赏心悦目等等。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目”的规范书写:

“目”字在书写时有3点需要注意。第一:每个横间距要相等。第二:框里面的短横不要与右边的竖搭接上,留点距离。第三:左边的竖稍稍比右边的竖短一些,显得这个字更立体。常见的错误是1.太扁。 2.搭接出现错误。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目字”

“耳”字的简单讲解:

“耳”是个象形字?有些同学问什么是象形字?简单地说就是这个汉字本来就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相同。你看汉字“耳”的外观,是不是与耳朵的形状相似,这就是标准的象形字。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耳”字演变

耳朵是一个听觉器官,它位于脑袋的两侧,也引申指像耳一样的东西。比如常说的耳房,耳门。(就是主房屋旁边加盖的小房屋,小门等),非常的形象。当“耳”用作动词时有“闻”“听”之意。常见的成语有:交头接耳,面红耳赤。造个句子,小明和小朋友为了一个数学题吵得面红耳赤。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耳朵

“耳”的规范书写:

我们在书写“耳”字时,它需要注意的是,横间距要相等,像小梯子一样。“耳”字常见的错误是“耳”两竖之间的距离没有把握好,过宽或者过窄。请看下面的图片。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汉字“耳”

汉字“手”简要讲解:

“手”的古汉字,像是五指伸开的样子,也像一根树枝。“手”作为汉字重要的部首,常写作“扌”。用“扌”做偏旁可分为名称和动词两类,比如名词:拳、掌、拇、指。动词如:握、持、打、攀等等。汉字“手”成语举例子:情同手足:关系如手和脚,一日也离不开;比喻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样。比如造句:历史上有很多人他们原本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最后因为各自的利益而弄得骨肉相残。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手”的规范书写:

“手”需要强调的是第一笔“撇”(有头有尾)。顿笔写撇,力度由轻到重慢慢抬。“手”字常见错误:竖钩太直,要略微有点弧度。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手”

本期好书推荐:小学生凹槽练字帖

本期咱们结合小学生的实际书写情况(控笔不稳),来推荐孩子们非常不错的小学生凹槽练字帖。很多孩子们写字笔画不稳,写字不成形,出现这个原因是没有一个规范书写的方法,再加上缺乏大量的练习造成的。这本凹槽练字帖能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改善这一缺点。此练字帖还有一个优点:它是采用米黄纸张,不易伤害孩子们的眼睛,保护孩子们的视力。想提高孩子们练字水平的家长抓紧来订购一套吧。

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口目耳手”如何给孩子讲解?

学习资料推荐。

好了朋友们,今天的汉字分享和好书推荐我们就到这里吧,希望您每天进步一点点。下篇文章我们再见。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8-26 11:43
下一篇 2023-08-26 12:02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

    这一篇,我们说北魏书法在平城时期的状况,因为书体较多,本文介绍篆书和隶书。 在此之前,我们要依照顺序先说说北魏书门——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 北魏书门——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 之所以要…

    2023-08-22
  • 如何看待杨振宁国内外的评价

    提及杨振宁先生,国人多是鄙夷,对其品行大加挞伐,甚至不愿意承认杨振宁先生的学术成就、刻意忽视他是当世最伟大物理学家的事实,或者认为学术的伟大更能彰显其品行的卑劣! 杨振宁先生自上世…

    2023-12-23
  • 上古时期的炎帝神农,三皇五帝神农氏的故事

    1、炎帝的姓氏由来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kuíweǐ)氏、 连山氏 、列山氏,别号朱襄(xiāng)(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

    2023-01-21
  • 适合新手使用盖碗的方法,怎么使用盖碗才能不烫手

    手把手示范如何使用盖碗泡茶! 1、先温杯洁器(有温度的茶器更利于激发茶叶的香气),然后再投茶; 2、投茶之后可以根据茶类的不同,决定是否要热醒茶叶。一般乌龙茶与普洱老茶或老白茶可适…

    2023-08-22
  • 欧洲名片的作用,名片起源于哪个国家

    大家一定对名片很熟悉了,在现代社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都知道交换名片这个习惯是从西方引入中国的,但是名片这个媒介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存在了,最早的名片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2023-01-31
  • 喝了这碗汤,忘掉所有伤心的句子

    悲,喜,爱,恨,愁,痛; 齐了,煎汤。 奈何,黄泉,三生,遗憾,放手,忘断; 罢了,喝汤。 遗情,宿命,五味尝过独差这一番; 浮生,恨晚,放一页柳枝,看一眼忘川; 举杯,喝完。 &…

    2023-04-05
  • 大学生摘荠菜,挖荠菜的乐趣与情形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4日讯 种荠菜、识荠菜、采荠菜、煮鸡蛋……4月13日,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农场种植和家庭劳动实践,上了一节舌尖上的“民俗文化课…

    2023-04-13
  • 屈原在哪里投江的呀(屈原投江地点现在哪里)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 端午最初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被赋予了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屈原与端午节的传说 与端午节有关的事…

    2023-07-13
  • 请教晒干的豆角干如何保持不发霉

    说到干菜到现在已经很少人去做了,那应该是我父母一代的标志性产物,父母那个年代,秋天过后,就意味着吃不到什么青菜了,只待来年夏天才能再吃上新鲜蔬菜,要说能吃到点新鲜的,也只有土窖里收…

    2023-07-27
  • 社恐是一种病(社恐是一种严重的病吗)

    在这个社交形式多样的年代,有人拿着“社恐”进行自我调侃,而有人却真的有“社恐症”:“我不知道真的有这种病存在。”实际上,“社恐”是一种心理问题,全称为“社交焦虑障碍”。 北京大学第…

    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