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5》总决赛结束啦,鸟鸟封神夺得亚军。#鸟鸟文本#也迅速登上了热搜。就连鲁豫也赞叹道: 鸟鸟真是文本之神!
回归这季的每一期,她的文本总能够贴合点题,以独特且自然的内容让我们捧腹大笑。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总结赛那场,谈及主题《愿你快乐不止五分钟》,她直言:
“从小我一快乐,我妈就会跟我说,别嘚瑟了。我考了100分,我妈就会说小心乐极生悲,我考了99分,我妈就说,你看乐极生悲了吧。”
接着,她调侃了现在的悲观状态:“我妈怕我乐极生悲,笑死,我现在根本就不乐。” “我的人生只有:中悲,大悲,超大悲。”
这段太写实了!幽默中隐含深刻的意义——从小被打压的快乐,和长大后的悲观厌世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
这让我回想起小时候也有相似的记忆:
当我吃饭讲笑话时,他们会说:饭桌上吃饭不要嘻嘻哈哈的,专心吃饭!
当我出去玩得开心回家时:不要一天到晚疯玩,你看你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还笑得出来?
当我因作文被老师表扬而开心时,他们不会认可我的快乐,反而会说:“这有什么好高兴的,你看你英语还差人家一大截呢!”
……
在我的记忆库里,每当我开心的时候,大人总能来个当头棒喝,坏我的兴致,并告诫我应当以学业,规矩为重,不要得意忘形。
明明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但内心总会存在冲突,「为什么自己连快乐的权利都没有了」。
在心理学上认为,父母总爱在我们高兴的时候泼冷水,可能有这些原因。
01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禁止快乐” ?
1)打压式教育下的孩子,感受并不重要
在打压式教育主流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化思想太根深蒂固了,以至于快乐教育极少能被重视。
《你好,李焕英》的李焕英诠释的母爱:“我的女儿,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就是一种快乐教育,她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会以孩子的快乐为主。
但在有一些父母的认知里,快乐等于不务正业,骄傲浮躁,这种将快乐和正业对立的二极管思维,容不下中间的灰色地带。
这样的教育理念下的孩子,感受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满足大人心中的期待。
2)父母的“权威”被威胁到了
认同了孩子“快乐”,相当于失去了父母的权威,而这正是父母「自恋」的表现。
因为孩子有了自己的小世界,获得了小成就,每一次的进步会让父母觉得自己的光芒被掩盖了。
另一方面,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孩子的一切应当是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的,应当是自己的熟知的。
但孩子常表现出的乐观,他们无法共情到并且感到陌生,或许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曾被这样打压过,所以认为“快乐”这个东西不应该拥有的。
3)来自父母的情绪捆绑
你有没有体验过,当父母情绪不好时,觉得自己开心就有错的感受。这也许你的父母无意识传达给你的。
对于一些人格不健全的家长来说,他们会将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捆绑起来的,而无法将孩子看作是有自己情绪的独立个体。
当他们看到自己过得辛苦,但孩子开心时,会产生心里不平衡,因为他们的潜意识里希望孩子的情绪能和自己的融合,通过情绪来控制孩子。
总在快乐的时候泼冷水的行为,就像一种行为的强化,久而久之,可能会使得我们和快乐越行越远。
02
总是被“禁止快乐”,会怎么样?
1. 对快乐的标准变高
使得我们掉入追求完美,「永不满足的快乐陷阱里」。我们将快乐附加上了各种条件,认为要满足了愿望——
在物质外表上,要住大房子,买靓车,年薪几十万,要够漂亮才可以,在感情里,认为要找到特别爱我人才会幸福,在人际关系里,要有很多朋友才会开心…..
于是,我们交了很多朋友,努力创建家庭,扎根社会,努力工作,改善物质条件,这像是创造了“快乐的一切必备条件”,但我们依然无法感到内心充实的快乐。
我们看到了这个假像的坍塌,于是不由得怀疑快乐是不是一种虚无的东西,为什么快乐变得这么难了?
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快乐的感受阈值加大了,对快乐的标准变高了」。这会导致生活中明明有值得高兴的事,却觉得没什么好开心的,也就那样。
但快乐是主观的体验,和外部的条件没有绝对性的关系,是一种获得内心的满足。如果总是追求满足了什么条件才允许快乐的话,这将会是注定失败的乌托邦。
2.不敢快乐背后是自我规训
小时候,父母的规训会内化到我们内心深处,变成我们鞭策自己的声音。“不要高兴的太早了。”
我们不敢去充分体验快乐,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快乐会带来不幸」。我们习惯了克制自己的快乐,好让自己处于一个保持理智的状态。
并且我们会在感到快乐的时候,「内在的防御机制又会立马提醒自己」,给自己消极暗示。而这会导致我们更容易感知到消极负面的感受,产生沮丧,焦虑,失望的情绪。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意思是人会不自觉按照自己的期望做出行为,如果我们总是会担心有坏事发生,那么坏事就更容易发生。
密歇根大学的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Barbara Fredrickson),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她认为积极的情绪可以使我们产生更多想法和行为,包括快乐、兴趣、满足和爱。
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积极的想法和情绪能为我们提供进化优势,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拓宽知识和情感的世界,让我们更好地接受新想法和新体验。
所以,我们应当如何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呢?
03
学会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1)获得快乐不是一味摆脱负面情绪
心理学家诺曼▪布拉德伯恩(Norman Bradbourne)指出,「人的愉快情绪和负面情绪由不同机制产生」,消除悲伤沮丧的情绪并不意味着我们会自动获得快乐和幸福。
没有痛苦并不等于快乐。获得快乐不能单从摆脱负面情绪入手,而是我们要学会建立大脑和快乐资源的联结,并有意识强化发展它。
同时,「快乐不在于外在环境,而是一种来自内在的能力」、一种生存态度,每个人都拥有快乐的潜能。虽然人生外在的痛苦无法避免,但快乐可以内部求得——即通过心智的训练。
2)运用心理意象练习快乐
「心理意象」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术语,但在佛教也有用类似的方法去缓解人感知的疼痛。
当我们感到被嫉妒,焦虑,抑郁等情绪攻击时,可以找一个让自己放松的环境,调动自己的想象,观看自己在一片湖畔或高山俯瞰众生的感受,感受自己内心如万里长空般辽阔,清澈和喜悦。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其实快乐的资源每个人内心都具备。
3)创造积极体验的方法
神经心理学家里克·汉森(Rick Hanson)提出通过创造积极体验的方法:
– 从习以为常的日常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如果我们把「生活视作一场机遇」,那么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可以让我们感到喜悦惊奇——楼下常年驻立,但你从未发觉的松树,楼下便利店的服务员,门卫大叔养的小狗……
-提高个人相关性,将自己融入美好
当我们觉得生活一切都与自己无关时,就会和这个世界产生「割裂感」。
所以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内心打开,把自己想象一块海绵,在纷繁复杂的事物吸收美好—— 淅淅沥沥的小雨,温暖的阳光,蓝天下的白云,他人的快乐…..这些都是生活的积极素材。
有时仅仅为他人的开心而开心,也可以让我们和这个世界产生「关联感」,去轻易链接那份美好。
写在最后
哲学家认为,快乐是一种存在状态,是了解心智运行的微妙方式后产生的深刻情感平衡。
社会学家认为,快乐是人对于当下自己整体生活质量正面评价的过程,即这个人热爱自己现在生活的程度。
心理学家认为,快乐是一种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良好的情绪反应。
或许每个人对快乐定义不一样,而我认为的快乐,是不加粉饰的真实世界,是一种感受到“活着真好”的小小窃喜。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敢于快乐」!
References:
——————
[1].Rick Hanson, Brain Happiness Code, China Machine Press, 2020
[2].Matthieu Ricard, Learning to be Happy, China Machine Press, 2018
排版:三酱
解X心理凡事都有解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