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都已陆续落下帷幕。作为毕业班老师与学生家长们在每年这个节点上最关心的就是莫过于他(她)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在本次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如何?考中没有?
说到考试成绩,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地方,那就是考生在答题时出现的能直接影响他们最终成绩的错别字;特别是文科班同学的最大硬伤!比如,考生在命题作文中书写不工整又错别字扎堆,那么想拿高分,几乎没戏!
一说到错别字,我立马会联想到当下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各种自媒体的作者参与者写出的东西和留言评论的文字,出现的错别字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就拿《今日头条》这个媒体平台来说,在这支形形式式的媒体大军里,特别是有很大一部分自媒体头条号的作者由于缺少专业的文化技能培训和文化素养,从而导致在其的文章或评论互动的行文中,错字别字太多,着实让人不敢恭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笔者发现,出现错别字的原因除了与作者、评论参与者的文化功底有关外,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与作者、互动者的校对工作是否仔细认真有很大关系。
有人说:创作凭灵感,校对工作靠认真这句话未必正确,难道创作就不需要认真对待吗?但校对不同于创作,能创作的人未必能当好校对员,却是有一些依据的。我曾在某平面媒体做记者时遇到一位青年作者,创作热情与能力都极强,还得过几次文学奖。后调入杂志社当编辑搞校对,每次由他校对的稿子都有差错。其中有他本人写的小说,竟然出现几十个错别字,读者看了后很不买账,致信、致电给出版社纷纷提意见。后来他感到自己不是校对的料子,改行做生意去了。撰稿者只管潇洒挥笔往下写,即使有错字别字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对于报刊媒体签约专业撰稿人来说,自有报刊编辑改改,还有校对的一、二、三次校对,错不了。
我很少写小说,对小说创作的甘苦体会不深,而对文字校对工作倒有些体会,这碗饭不好吃,错别字是捉不完的“鬼”。比如一部长篇小说虽然已校对过三遍,但仍有错别字深藏在字里行间。像“满洲里”误为“满州里”;“杨排风”误为“杨排凤”,这两个案例属于地名、人名方面的;再比如知识性方面的“错别”字。有一篇稿子这样写道:“XX牌强力胶具有很强的粘接力。”校对了数遍没有发现错在何处?后经资深校对的热心点拨:“粘接力”应为“粘结力”,方才恍然大悟,这属于理解上的错误。
“想当然”也是校对工作中的大敌。常常把“签订”误为“签定”;把“宣泻”错为“渲泻”;把“渲染”误为“宣染”;把“矿渣”误为“矿碴”;把“坐落”当成“座落”……等等。还有“截至”与“截止”混同;“以致于”当成“以至于”,“长此下去”误为“常此下去”,“报道”与“报导”不分等。
记得两年前我到老单位回访,早听说来了一位新的主编。主编上任后对编部工作改革第一个措施就是对本编辑部的所有编辑进行了一次错别字测试,以便于所有编辑对错别字的鉴别能力。其中,一题是“娜娜走路象她姐姐的步态”;二题是“科学家提出卫星影象处理新方法”;三题是“新婚燕尔的他俩走进船仓,早把床笫之欢抛到脑后”。经测试,上述三小题中的错别字的确难倒了好几位编辑。一、二题中的“象”字均应加上“人”字旁,即“像”字。凡带有比喻性质的语意,必须用“像”字;只有诸如“抽象”、“形象”、“象征”、“大象”等特定词汇不加“人”字旁;三题中“船舱”误写为“船仓”,大家都改正了,唯有“床笫”误为“床第”,全错了。因为“笫”与“第”两个字,外形极相似,不易区别。
中国的汉字是个方块字,不仅讲究对称、结构、笔顺、笔画,同时还讲究象形、会意、形声、美学,这与中国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是密不可分的。
我很理解常有人著文呼吁“保持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时的那颗责任心!这须从我们每一位热爱并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的所有社会人自身做起,率先垂范,规范写字。我由衷地期盼这些捉不完的“鬼”什么时候能捉完就好了。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