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射不穿盾牌为啥还要射,为何士兵还要玩命射盾牌

在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常见的场景就是两支军队在交战,一支军队的士兵手持弓箭射向另一支拿盾牌的军队,似乎千箭齐发,然而对方的伤亡却并不严重,盾牌挡住了箭雨。这时,有人或许会产生疑惑,既然弓箭不能贯穿盾牌,为何还要如此狂射,难道这不是浪费箭矢吗?

弓箭明明射不穿盾牌,为何士兵还要拼命射盾?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弓箭和盾牌。弓箭作为重要的军事武器,出现得早,尽管没有确凿的历史记载,但可以通过一个成语故事“后羿射日”来了解其历史悠久。这个神话故事源自遥远的古代,表明弓箭在非常早期就存在了。弓箭具备远程射击的特性,可以轻松命中两百步开外的目标。弓箭的飞行速度与箭矢尾部的羽毛有关,适量的羽毛可以确保箭矢射得又远又准。

弓箭明明射不穿盾牌,为何士兵还要拼命射盾?

盾牌,在古代被称为“干”,与另一种武器“戈”密切相关,“干戈相见”这个成语就是形容这两种武器。盾牌的历史也悠久,据说早在黄帝时期就有了最早的盾牌出现。盾牌主要用于防御,通常搭配着刀剑或长矛,士兵一般左手持盾,右手持武器。盾牌可以用多种不同材质制作,如木、竹、藤、铜或铁等,形状也多种多样,包括长方形、圆形、燕尾形等。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盾牌通常是燕尾形状。由这些材质制成的盾牌注定了箭矢不能穿透它。

弓箭明明射不穿盾牌,为何士兵还要拼命射盾?

那么为什么要向盾牌不断射箭呢?因为众多士兵集体射击可以制造强大的火力,迫使敌人躲在盾牌后面,减缓了他们的进攻速度。这样可以逐渐削弱敌军的体力,同时也可能在射击过程中伤及一些敌人。当这些敌人受到伤害后,进一步的攻击就更容易了。历史上的一个例子是宋朝和西夏的延州之战,宋军持盾抵挡西夏士兵发射的箭雨,尽管许多宋军在腿部和面部受伤,但他们坚守盾牌,导致了西夏士兵无法进攻。

弓箭明明射不穿盾牌,为何士兵还要拼命射盾?

了解这一背后的策略,我们可以理解,万箭齐发并不是浪费箭矢,而是为了更有效地作战,迫使敌人花费更多资源来准备盾牌。古人智慧非凡,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这些策略正是其中之一。

弓箭明明射不穿盾牌,为何士兵还要拼命射盾?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12-04 10:07
下一篇 2023-12-04 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