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络上聊天会聊出感情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在网络上交友、聊天,都非常顺利,如鱼得水,搭讪、破冰、沟通、交谈……很快就把另一个陌生人“收入襄中”成为好友。但他在现实中,却害怕交流,恋爱受挫,社交退缩。

理论上说,上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大脑、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张嘴,只要运用恰当,我们就可以按它们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如果哪方面落后了跟不上了,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在主观上压抑了这个功能的发挥。

所以,只要找到方法,加以坚持努力,就一定可以把工作、人际、生活搞好。社交也一样。为什么很多人不能呢?有社交障碍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如何改善?

01

虚拟下的伪装,

让社交“如鱼得水”

在虚拟社区里,你看不见真实的我,我看不见对面的你,是安全的。在这里,不必担心自己内心不好的一面。

这就是距离产生的安全感。

有一种安全叫:我看不见你,你也看不见我。

为什么你网络上是聊天达人,现实中却是社交巨婴

小周是个“键盘侠”,在网络社区他有很多朋友,特别是他能很快和异性网友成为朋友,直至成为知己,甚至有的情感浓度不亚于地面女友。

他说,我在网络上彬彬有礼,张弛有度,对异性既能呈现温暖的体贴,也能展现作为男性很Man的一面,所以很容易获得她们的青睐。

他们有善于在自我封闭的虚拟世界里,达到社交的快感与“高潮”。

但他的苦恼在于,现实中他却是个近乎自闭的人。一个人租住的房子里,每天在过着一个人的生活,连吃饭也点外卖。他是做IT的,很多工作可以不用去公司,直接在电脑端完成,做好了发送Email即可。

他说,我有点怕光,有点怕陌生人,更别说交友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在社交中,他们想呆在哈里窗的第三象限“隐藏的我”区域,我知你不知,始终保持神秘的面纱。

经典心理电影《心灵捕手》是一部反映“社交障碍”的影片,讲述的是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清洁工的故事。和当下的很多年轻人一样,片中的主人公很抗拒跟人沟通,不喜欢与陌生人社交,只喜欢在自己的圈子里,不喜欢打扰别人,也不喜欢被人打扰。但他在自己的内在的心灵世界里,却是思维特别活跃的,以致于他清扫院子的间歇解开了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难题。

有社交恐惧障碍的人,他们总是很容易陷入自己给自己编织的牢笼,有时候难的不是如何做,而是不敢踏出第一步。

02

现实中的世界,

低自尊导致的自信“盲区”

说说自尊。自尊有四种类别:

  • 稳定性低自尊
  • 不稳定性低自尊
  • 不稳定性高自尊
  • 稳定性高自尊

自尊是个体认为自己有较高的价值受到他人尊重,以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体验的状态。在自尊的连续谱系上,稳定性低自尊无疑是最低水平的自尊,稳定性高自尊是最高水平的自尊。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前两者特别是长期处于稳定性低自尊,他则表现为不自信、低价值,认为自己不可爱,长期屏蔽自己的自信。

为什么你网络上是聊天达人,现实中却是社交巨婴

心理学意义上的“可爱”包括两方面,一是,主动方面,可以主动地爱别人,可以去爱别人,有较高自尊地主动付出爱。二是,被动方面,觉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可以在爱的过程中获得高价值感和高自尊感。

小应是个长相甜美、个性文静的女孩,在现实中却让人觉得很高冷,让人无法靠近。同事的一句玩笑会让她不可接受甚至黯然神伤。这让她很苦恼。

她说:“我现在到了结婚年龄了,但好像没几个人愿意接近我,虽然他们好像对我有好感。但我并不是不要恋爱的人啊,我也想拥有好的亲密关系啊。”

仔细了解后,发现她是个“稳定性低自尊”的人,源于早年父母对他的打击教育。低自尊导致了“高敏感体质”,所以现实中,她极不自信,极其敏感。

她说她有不少网络上的好友、知己,有玩得好聊得来的异性朋友,但她想不通为什么现实中情感总是屡屡受挫。

其实,她除了因“稳定性低自尊”屏蔽了自己的自信“盲区”外,还在成长过程中习得了“回避型依恋关系(avoidant attachment)”。

回避型依恋,源于母婴阶段,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

从根源上看,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在孩子的幼年没有给予充足的安全依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很微弱,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回应,极少与孩子互动。

为什么你网络上是聊天达人,现实中却是社交巨婴

成年后,形成“恐惧型(fearful)”回避依恋类型,他会因为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紧密联系和亲密关系。他们会过度地寻求认同,但却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

在小应的咨询过程中,处处看到她的依恋冲突,一方面觉得自己是需要朋友的,“外冷内热”,但又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而处处拒人以千里之外。

网上是个热情、开朗、活泼的人设,现实中却产回避依恋的人,这是社交巨婴的典型特征。

03

社交恐惧障碍的“梗”,

怎么拔掉?

有社恐的人,其实他并没有错。

他的内心是极其渴望亲密关系的。社恐或亲密关系焦虑,是亲密关系的高浓度下的反向形成。

从心理反应机制上看,他一方面渴望高浓度的亲密关系,但另一方面,又害怕无法胜任这样的亲密关系,担心在高浓度的亲密关系前不自信,所以还是“回避”看来显得比较安全。

那么,社交恐惧障碍的“梗”,如何拨掉?

首先,接纳自己社交回避问题,不回避。

需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交回避问题,它是一种社交焦虑。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也称为社交恐惧症,其定义是:

是指当遇到新的、陌生的或有社会性威胁的处境时,对陌生人警惕,对社交提心吊胆或焦虑。这种害怕起自儿童早期,且严重到足以引起社交功能方面的问题。社交恐怖症患者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他们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任务。

现实中,呈现这样的几种形式:

  • 赤面恐惧,看见人即在生理上有脸红心跳的应激反应
  • 视线恐惧,不敢与人对视,出现紧张、出汗等现象
  • 表情恐惧,担心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自然而影响他人
  • 异性恐惧,面对异性时的紧张、慌张,出现逃避、回避等心理
  • 口吃恐惧,由于焦虑自己的表达而出现口吃现象

为什么你网络上是聊天达人,现实中却是社交巨婴

接纳是什么?

接纳意味着:我是有社交回避的啊。

接纳意味着:我确实害怕社交很多年了。

接纳意味着:社交回避让我难受,这是我真实的样子。

……

有人说,这有点像悖论,不抗拒它的存在,接纳它,是否意味着不要改变了呢?

其实不是,这样的理解只是表面上的。实质上应该是:接纳真实的自己,不回避问题,做好心理建设,去改变它。这犹如,把拳手缩回来,是为了更好地打出去。

承认自己生病了,用药或住院一段时间,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其次,勇敢从虚拟中走出,学会转向。

社交恐惧者,多伴有一些思维强迫,这种强迫心理,是一种心理僵化。心理僵化缘于内在心理稳定的“需要”。在过去的长期的工作、生活中,我们的自我建立了一套稳定的精神体系,如果轻易打破,意味着具有“精神死亡”的风险。《Psychological Courage》一书的作者Daniel Putman认为,这种状态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害怕打破他们的心理稳定感(psychological stability)”。

也许你在虚拟社交中如鱼得水的状态已经太舒适了,但人总是现实的人,需要在现实社交中获得存在价值。

如果这种固定的甚至僵化的心理不打破,就无法打破社交焦虑,就无法转向,走向新的生命状态。

这犹如,一个司机开车进了胡同,有人说,里面很窄过不了的。但思维强迫的他不信邪,偏要往里钻,直到车子被卡住。如果他增加一些心理灵活性,不再思维僵化,在适当的时候是一定可以出来的。

为什么你网络上是聊天达人,现实中却是社交巨婴

再是,在实践中磨炼自己,脱敏自己。

有一部电影叫《好好先生》,影片改编自英国喜剧演员、作家丹尼·华莱士的同名自传。主人公卡尔·阿伦已过而立之年,看似衣食无忧的,但他在婚姻、事业、机遇面前依然过得非常糟糕而窘迫 。这部电影意在鼓励有社恐的人们要勇敢走出去,告别消极的自己,鼓起勇气去“破茧”,成蝶,只有这样,你才会把生活过得更美好。

如果你一直呆在自己给自己建造的厚重的壳里,只会让你越来越封闭,越来越无力。这样的防御的盔甲,是你的舒服圈,如果你不勇敢走出,在实践中去脱敏,如何获得新生呢?

最新上映的电影《夏日友情天》,讲述的是两个异族(鱼类)小男孩为了追求各自的生活踏上人类居住地的冒险生活。如果他们不勇敢穿越海洋,变成人,不惜冒着被人类当海怪砍杀的危险,又怎样体验精彩的世界呢?

鼓起勇气,走到现实中去,走到广场中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12-24 08:40
下一篇 2023-12-24 09: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