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知乎上,有价值的观点越来越少。而挥刀“自宫”的知乎,到底还能活跃多久?
不久前,知乎宣布,截至2020年2月底,其付费用户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倍。此消息一出,顿时,并没有引发什么太大关注。
笔者尝试在百度搜索关键词“知乎、付费用户”,搜索结果中确有不少相关的报道,但仔细查阅报道内容后却发现,它们似乎都来自同一出处。
这些稿件核心内容几乎均是围绕知乎的盐选会员展开,肯定知乎在贡献优质内容上取得了巨大建树,以多元化的知识付费形式,为用户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惊喜,更为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商机。
除此之外,便没有什么其他比较有价值的观点了。
如果一个消息出来时,围绕它的只有一种声音,而且都是正面的声音,阐述的观点亦极其相似,那么,这些声音就很可能都来源于品牌方的通稿。
另外,知乎在公布这则消息时有一点非常耐人寻味,就是他们并没有公布付费用户的实际数量。
作为一名浸淫公关行业多年的老鸟,笔者冒昧地推测,知乎之所以没有大肆宣扬自己付费用户量的实际数字,很可能是因为这个数字并不是那么好看,不然按照惯常的推广手法,一定会对这个数字大书特书。
比如隔壁的B站,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自己的数据。
在关系产品声誉的相关数字并不太乐观的情况下,品牌团队往往需要找角度对推广信息进行包装来提升品牌的美誉度。
“付费用户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倍”就是一个不错的角度,至少听起来是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那么,在互联网行业,付费用户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倍意味着什么呢?是否能够证明这个产品拥有巨大的潜力?
在没有获得完整数据的情况下,对这些问题进行臆测,是无法得出结论的。
因为,假如产品原始的付费用户量只有10人,那么要在1个月内做到增长至40人,并非难事。反之,如果原本付费用户基数是1亿人,那即使只比上月同期增长10%,也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
简言之,原始基数越小,后期数据翻倍的可操作性就越大,但这种翻倍蕴含的价值往往很难给人们带来真正的惊喜。
而知乎隐瞒自己的用户数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Questmobile上,知乎用户数据的更新还停留在去年9月,当时知乎的月活是4865万,注册用户量则是2.2亿,此后知乎一直未再披露过自己的用户数据。
所以在2019年9月以后,知乎的用户量到底是上升还是下滑依旧是个迷,结合近两年业内对知乎的负评,我们怀疑,知乎确有可能正在走下坡路。
1. 疯狂删帖是知乎自我阉割的开始?
一言不合就删帖是很多用户逃离知乎的原因,甚至有不少用户为此卸载了知乎。原本删帖、禁言是“论坛”类产品惯有的管理手段,一众网民对此类操作早就见惯不怪了。
为何到了知乎这里,却引发了那么大的反弹?
这要从知乎的删帖机制说起,知乎的删帖标准中,有一个异于其他平台的考量标准,叫做“友善度”。而这个友善度的判定弹性十分大,但凡有人觉得答主的发言不够友善,甚至是提问的方式不够友善,就能以此为理由进行举报。
笔者的某位朋友曾经发布过一个格式类似于“XXX是劣质产品吗?”的问题,就因为“劣质”这个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预设了不友善的立场),而被删除了整个问题,底下的回答也随之一并消失。
如果鲁迅先生活在今天,估计也会被删得片甲不留。
虽然这一管理机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就现有的结果来看很显然有点矫枉过正,在友善度的束缚下,内容输出者几乎很难客观地去论述一件事的正反面,甚至连表示质疑的基本权利也被剥夺,这一标准极大限制了某些专业性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毕竟,很多时候,负面的观点是反省事实教训的必要存在,也是舆论监督发生效力的方式,而知乎为了保障平台的“政治正确”,时常以此来屏蔽内容创作者较为敏感的言辞。
不仅如此,这种荒谬的价值取向还延续至了知乎的其他管控原则上,比如侵权举报。
目前知乎的侵权举报是,只要权利主体指出答主回答中与其相关的负面内容,认为这些内容属于不实评价,知乎小管家就会直接进行删帖操作(权利主体无需提交任何实质证据),且删贴后答主本人无法对此进行申诉,只能选择跟管理员反馈,而这类反馈操作又基本都是无效的。
假如说用户回答的负面内容真为不实,那么知乎删帖的行为无可指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知乎小管家并没有分辨真相的判断力。以至于让很多真相埋没在了这些阴暗的举报操作下。
当然,埋没真相的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小管家这个角色,平台作为第三方是很难触及到事件真相本身的,比如用户A在知乎上批判公司B碰瓷式裁员的手法令人不齿,小管家要认定事实的真相不可能像法官一般让双方提交证据,再让当事人就事实真伪展开交锋,好让其作出定论。
这个时候,公司B提出异议,说碰瓷式裁员完全是子虚乌有的谣言。作为负有监管义务的平台方,直接删帖是处理这类纠纷最轻松高效的方法。
不过轻松高效并不意味着合理,在相同问题的处理上,微信与知乎采取了背道而驰的方式,举报者需提交必要性的证据,来证实内容创作者的侵权行为,平台才会对内容发布者采取删文或是禁言的管控,而非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倒也很符合法律上“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这让微信的内容创作者保留了相对较大的话语权。
反观知乎对创作者话语权的阉割,已经强烈地传递出不说好话最好别说话的信号,同时也大大限制了阅读者的视角。最后,这两类核心用户在平台上的体验都变得有点一言难尽。
举个例子,有天某位用户发布了一个“如何评价公司C发布的XX新产品?”的问题,恰好有几位深度体验过该产品的用户获邀回答此问题,并在回答内容中提到了XX新产品的不足之处,公司C看见,觉得这种回答会影响产品销量,以回答内容不实为由选择了侵权举报。
知乎小管家在自己没用过这款XX新产品的情况下,收到举报后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只能火速删帖,于是这一问题下方只剩下对XX新产品的盛赞。
很快,XX新产品正式量产,不少潜在客户到知乎查看产品评价,发现均是清一色的好评,于是愉快地下单了,却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XX新产品的诸多问题,瞬间感觉知乎问答具有欺骗性,来回这般折腾几次,知乎最终上演了一则“狼来了”的故事。
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是知乎在阉割创作者的话语权,实质上体现的却是平台的自我阉割,这种畸形的表达机制最终带来的结局是平台核心功能的丧失。
2. 知乎微博化是其自我阉割的导火索?
2011年,知乎凭借“专业”的标签在问答领域横空出世,刚上线的知乎是一个半开放的小圈子,用户必须获得邀请才可进入平台,但当时平台内确实是大咖云集,很多高质的内容都来源于这个冷启动阶段,一句“认真你就赢了”颇能体现知乎彼时的调性。
但创始人周源很显然不是想做一个公益性的平台,为了积累足够的用户流量,更好的商业变现,2013年,知乎决定面向公众开放注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知乎的用户量和内容量都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
随之而来的,还有因为用户素质良莠不齐而造成内容低质化的影响。知乎热榜逐步被各种形形色色的娱乐话题占据,要不然就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许多高赞内容甚至是在色情边缘徘徊以博取看客的欢心,这一切让知乎的整个生态环境越来越向微博靠近。
于是,微博上互喷对骂的场景也在知乎上演了,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毕竟有文化的人骂起街来也是战斗力爆表,一时间知乎内戾气弥漫,最终迫使知乎不得不采用高压手段对相关的用户禁言、删帖。
可由于这个尺度把握得并不好,且对于许多大V来说,知乎的变现模式并未具有显著、可持续性的优势,很多灵魂人物纷纷出走,尤其是人文历史、社会学科类的优质UGC(这类内容涉及较多禁区和敏感词)。这么一来,反而又加剧了知乎内容低质化的程度。
这一切都让知乎处于一种颇为尴尬的状态。
论内容的专业度,比不上过往的自己,也比不上其他一些垂直性网站(比如在科普上比不过果壳,在互联网时评上比不过36kr和虎嗅),论泛娱乐内容的广度,又比不过微博和今日头条。
但即便如此,知乎还是坚持要做自己的生态,既然说是生态,就必须大而全才能生生不息。
所以今年愚人节,知乎又上线了个B乎,主打年轻用户群,颇有几分对标B站的意思,至于成效如何还有待观望。
3. 盐选真的能够成为知乎的救命稻草吗?
知乎会员的内容分类,有读书会、杂志、盐选专栏、Live讲座四个部分,分成科学、前沿、财商、文学、艺术等若干板块。内容分类列表,清楚地呈现了内容定位。
知乎现尝试在内容付费上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盐选会员可以在知乎上找到各种形式的优质内容,想看电子书就看电子书,想参加Live就参加Live,根据自己要学习的内容标签去找就可以了。
但功能多,并不等于做得好。这些内容功能独立开来看,都可以在其他付费知识的App上找到相应的替代品,很多App只是做其中的一到两项功能,凭借在知识付费领域入场早,深度足的优势,保有大量专业领域的Leader,体验也相当不错。
况且,在付费内容选取上,用户是否需要一站式的场景还值得商榷,譬如想看电子书的用户,在看完电子书后是否会想马上再去参加一场Live,开启另一个专注做Live的App对于用户来说是否需要很大的操作成本?
笔者作为一名盐选会员(开京东plus送的,不知道有没被算在增加4倍的付费用户里),去年曾尝试听过几个知乎Live,内容之水有点出人意料,不排除是因为个人选课不慎导致,当时感觉这些Live和其他App的精选推荐,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此后便再没有用过盐选特权,直到会员过期。
近期再次开通盐选,是为了和小管家快速沟通,因为盐选会员有专属客服,能够让小管家做到即问即答。而普通用户和小管家对话,可能要过个两三天小管家才会回复。
如此的特权设置令普通用户和付费用户的边界变得十分别扭,用户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没有购买盐选会员的人不配和小管家说话。
这又让人不由得联想起之前大众关于知乎“天龙人”的传说,当初被知乎重点扶持的“天龙人”们(早期的头部大V),享有最宽松的政策福利,凭借资源优势赚得盆满钵满,而底部的内容作者却备受打压,所以在后来带着满腹的怨怼集体出走。
现在,知乎的会员机制也隐隐透露出这种贫富分化的气息。最终,现存的普通用户会不会也选择离开呢?抑或是转化成为付费用户?如知乎愿意公布相关数据,我们或能从其中窥得一二。
还是那句话,要看盐选是否真的能让知乎再次崛起,实质的用户数据是最充分的说明。单就知乎当前的产品形态来看,并不足以和其他知识付费产品拉开差距,而早期主打的优质问答内容又一直在持续流失,让人感觉知乎的前景并不是那么明朗。
但不能否认的是,依靠早年的积淀,在问答内容这块,知乎仍是最具优势的领先者,如果往后能够在内容输出上找回当年的“专业”,多一点大企的“担当”,或可避免重蹈天涯、豆瓣的覆辙。
不说了,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倒时差。
参考文献:
#专栏作家#
温小台,微信公众号:wxyy1024,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产品经理一枚,作为一名深度移互端发烧友,对一切相关的产品设计、运营推广问题秉持探索挖掘精神进行多重分析。
题图来自网络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