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审稿-蟹黄捞饭、制作-七
音频:讲述者-劳拉申、制作-赛安
封面图:查理兹·塞隆@Dior
人在国外,民族认同感尤为强烈。我所在的这家新加坡公司里,有着不同国籍员工,同事很容易因民族身份而互相抱团,唯有荷兰同事Bos(鲍什)是个例外。
“荷兰语?我很久不讲了,荷兰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讲荷兰语了,还是喜欢说英语。”Bos说。提起家乡,Bos并不认可:“还是伦敦最好,我最中意伦敦,英国最舒服。”如果有人向Bos请教荷兰语,她总推辞说自己讲得不好,还是爱说英语,似乎说英语是比说荷兰语更光彩的事。
一些荷兰典型的文化标志
图:Wikimedia Commons
▾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喜欢母语、反倒对外国更认同的欧洲人。像Bos这样的荷兰人在新加坡有不少,他们适应力强,喜欢在世界各地移居,这大概能追溯到荷兰400多年以来在全球的扩张,它曾在全世界构筑了一张橙色版图。
四海为家的Bos从新加坡的公司跳槽后,果然没回荷兰,而是去了伦敦工作,实现了她的伦敦梦。
世界的拓荒者
▼
荷兰人之所以走向全世界,与国家自身所处的的环境密切相关。
虽然位于历史悠久的欧洲大陆,但荷兰的历史非常短暂,荷兰曾长期被西班牙和法国占领,甚至一度亡国,现代意义上的荷兰直到16世纪末才出现,1581年由松散的七个省成立尼德兰联盟。
而荷兰国土也有17%是填海造陆,约一半国土在海平面以下,排水非常重要。可以说,荷兰是个历史短暂、结构松散的人造国家,海洋属性非常强烈。
荷兰西部、北部大部分为填海造陆
图:Wikimedia Commons
▾
但恶劣的环境也倒逼改革,催生了荷兰的开拓精神和实用主义价值观,能够包容差异性,在许多领域走到了世界最前沿。
早在欧洲宗教气氛浓郁的16世纪,荷兰就已允许国内居民享有宗教自由。今天,荷兰法律允许堕胎、性交易、安乐死和大麻使用,还是全球第一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公开营业的红灯区和性工作者也一直为国人所好奇。
对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庭”
大家也不会陌生。
▾
荷兰的高度开放性也得到国际社会青睐,荷兰海牙不仅是荷兰政府、王室、外国使馆所在地,还被誉为国际司法之都,是国际法院、刑事法院、欧洲刑警与检察官组织总部所在地。
实用主义价值观武装了荷兰人的经商头脑。阿姆斯特丹不仅是荷兰的商业中心,也曾是世界股票与证券交易中心,荷兰是现代公司制和股票业的始作俑者。荷兰东印度公司(简称VOC)不仅与赫赫有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分庭抗礼,还是全球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世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创始者。
印有荷兰东印度公司loga(瓷器中央)的中国外销瓷
图:大都会美术馆
▾
作为全球最早的上市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设有董事会,全球有2万名员工,1万名佣兵。即使用今天的经济指标看,它的投资回报率也叹为观止,公司从17世纪开始运营了近200年之久。
此后,荷兰人还帮助奥地利人组建了奥地利东印度公司。今天,荷兰在运营大型跨国公司方面依然经验丰富,十分成功,例如皇家壳牌集团(Shell)1907年成立,横跨荷兰和英国两国;联合利华(Unilever)1929年由荷兰和英国两家公司合并,总部分别位于英荷两国;大型化工与医药集团阿克苏诺贝尔公司(Akzo Nobel N.V)是1994年由荷兰和瑞典公司合并组成。
实用主义、重商主义和资源匮乏,加上开放的社会政策,推动荷兰对外走出去,向全球拓展橙色版图。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阿姆斯特丹的总部大楼,位于现在的阿姆斯特丹大学校园内。
图1、2:Wikimedia Commons
图3:google map
▾
全球橙色版图
▼
荷兰曾在全球布局荷属殖民地,除亚洲外,还涉及非洲的南非、加纳、毛里求斯,南美的苏里南、巴西、荷属加勒比岛屿,以及美国的纽约、新泽西,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这些地区今天仍保留了许多荷兰的痕迹。
滑动查看荷兰世界版图
制图:孙绿
非洲最大的橙色地带是南非,南非自17世纪成为荷兰殖民地,并被荷兰人统治约250年,20世纪初的英布战争后,改为英国殖民地。
阿非利卡语(Afrikaans)也叫南非荷兰语,作为荷兰语在非洲的变种,至今仍是南非官方语言之一。16世纪末,西非的加纳和岛国毛里求斯也落入荷兰之手,毛里求斯(Mauritius)也源自荷兰语,是荷兰人为纪念莫里斯王子而取的名字。
荷兰人赞·范里贝克(Jan van Riebeeck)到达开普敦,创建欧洲人在南非的第一个据点。图二为艺术家依此创作的画作。
图一则是停泊着荷兰东印度公司货船的开普敦港口。
图:Wikimedia Commons
▾
荷兰在世界的另一大橙色地带位于南美洲,曾由荷兰西印度公司(GWC)管理,也是历史最长的荷属殖民地。
苏里南位于南美洲东北部,自1551年荷兰人首次建立殖民点以来,到1975年独立,有400多年荷属殖民地的历史,荷兰语也是苏里南的官方语言。在加勒比海,还有博奈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3个荷属海外特别行政区,以及阿鲁巴、库拉索、圣马丁3个荷属海外属地。
荷兰农场主与苏里南奴隶
图:Wikimedia Commons
▾
在北美,世界大都会纽约的早期定居者,曾是荷兰人,纽约旧称“新阿姆斯特丹”,城区布鲁克林(Brooklyn)1646年由荷兰人建立,也被称为“小荷兰”,地名取自荷兰语Breukelen,即荷兰乌得勒支省的Breukelen城。美国总统也有许多荷兰裔,包括马丁·范布伦、胡佛、罗斯福等。
“新阿姆斯特丹”这一称谓
首次出现在下面的这张古地图中
图:Wikimedia Commons
▾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现在虽属英联邦国家,但大洋洲的发现,却要归功于一位荷兰探险家亚伯·塔斯曼(Abel Tasman)。
17世纪,塔斯曼从荷属东印度的爪哇岛出发,一路向南航行,探索“失落的南方大陆”。1642年他到达今属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并以荷属东印度总督安东尼·范·迪门的名字,命名这片岛屿为范迪门地(Van Diemen)。
亚伯·塔斯曼与其妻女
图:Wikimedia Commons
▾
此外,塔斯曼也相继发现了新西兰、汤加、斐济群岛。新西兰(New Zealand)的国名最早由荷兰语Nieuw Zeeland演变而来,根据荷兰西南部的泽兰省(Zeeland)命名,新西兰也就是新泽兰省的意思。
塔斯曼的航海路线图
图:Britannica
▾
最早航行至澳大利亚大陆的探险家也是荷兰人,1606年,荷兰人威廉·扬松(Willem Janszoon)是第一位到达澳洲大陆的欧洲人,澳大利亚也曾被称为新荷兰(Nouvelle Hollande)。
威廉·扬松是澳洲最早的开拓者
图:busbybic.weebly.com
▾
橙色异变,荷系混血
▼
在全球布置了庞大海外版图的荷兰人,与当地人通婚和几个世纪的融合后,产生了一支独特的荷兰系混血人种,他们分布在南非、印尼、苏里南、斯里兰卡等国家,成为独特的风景。
阿非利卡人(Afrikaner)也叫布尔人(Boer),是南非和纳米比亚的荷兰人后裔,信仰基督教加尔文教派,讲由荷兰语演变而来的阿非利卡语(Afrikaans)。
以阿非利卡语为第一语言的南非人口比例
图:Wikimedia Commons
▾
布尔在荷兰语中,则意为“农民”,17世纪末,荷兰东印度公司船员首次到达开普敦,建立了南非第一个荷兰殖民地。
此后为对抗作为后来居上的英国人,布尔人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通过牛车大迁徙(Groote Trek)逃离开普敦,北上建立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并与南非土著人和英国人产生隔阂,爆发了与英国人的布尔战争。
阿非利卡人曾自称是南非的决策者、永恒的特权阶级。图为1977年联合国拍摄的纪录片,一场足球比赛上意气风发的阿非利卡人。
图:UN, South Africa-The White Laager, 1977
▾
二战后,阿非利卡人掌握南非政权,在南非实施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自1948年开始直到1994年废除,阿非利卡人也从曾经的特权阶级一落千丈。
1991年种族隔离结束,一些曾是特权阶级的阿非利卡人沦为贫民窟底层。
图:ITV, White Poverty After the Apartheid
▾
今天,许多耳熟能详的明星、皇族和企业家是阿非利卡人,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女星查里兹·塞隆、摩纳哥王妃夏琳,都是耳熟能详的阿非利卡名字。
埃隆·马斯克生于南非,父亲是阿非利卡人
图:telegraaf.nl
▾
女星查里兹·塞隆是南非的阿非利卡人
图:Dior
▾
印尼也有一支荷兰后裔印多人(Indo),是荷属东印度时期荷兰人与土著的混血,主要聚居在玛琅、巴达维亚、三宝垄、泗水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多人曾被日军投入集中营奴役,被强迫劳动。印尼独立战争爆发后,印多人开始陆续离开印尼回到荷兰,或移居澳洲、美国等地。
荷属东印度的印多人家庭
图:wikiwand
▾
在南美苏里南,荷兰语是当代58%的人口的母语,苏里南土著与荷兰人的混血成为苏里南土生荷兰人。
在斯里兰卡也有一支荷兰混血群体伯格人(Burgher),他们是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康迪国留下的后代,语言混杂了斯里兰卡僧伽罗语、荷兰语和葡萄牙语。
苏里南的土生荷兰人
斯里兰卡的荷裔伯格人
图:wikiwand
图:youtube
▾
荷兰的开拓精神为世界带去曙光,全球诸多发达社会与经济体诸如美国、南非、日本等,都受到荷兰的深刻影响。
但荷兰殖民者㛑留下了不光彩的历史,印尼的强迫种植制度、南非最黑暗的种族隔离制度,根源于荷兰殖民者的掠夺式统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49年印尼独立;1962年西巴布亚脱离荷兰,交还印尼接管;1975年荷兰最后一个殖民地苏里南独立;1994年,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获胜,南非阿非利卡人实施的种族隔离正式结束。荷兰殖民系统早已在全球崩溃瓦解。
今天,我们沿着橙色地图,重温历史,仍能透过层层重叠的文明,理解世界的复杂与多样性。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