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攻打日本为何失败

有人说,忽必烈攻打日本失败,是因为天气的原因。

表面看起来确实是这样的。

1274年,忽必烈派出1.5万人,组织九百艘战舰出发,登陆日本岛国后,虽然有一些小胜,但是最终因为遇到台风,加上军队粮草补给困难,不得不撤退回来。

忽必烈攻打日本为何会失败?不是天气,而是这个问题他没搞懂

(忽必烈像)

1281年,忽必烈派出10万人,组织了四千四百艘战舰。这次才走到鹰岛,就遇到剧烈的台风,元军被台风摧残得惨不忍睹。后来好不容易登岛,作战能力、粮食补给等都大受限制,不得不又一次无功而返。

不过,虽然受天气影响严重,但这不是忽必烈攻打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忽必烈入主中原后,遇到了怎么处理中原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他没把这个问题处理好。

忽必烈是蒙古贵族中,第一个实施汉化的人。也正因为他的汉化政策,所以他才得到一大批汉人的支持,让他在应对蒙哥对他的“钩考”,以及在和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之位的时候,能够取胜。

但是,忽必烈对汉化的理解是浅尝辄止的,包括他刚入主中原的时候,对待周边的国家策略,就是如此。

忽必烈攻打日本为何会失败?不是天气,而是这个问题他没搞懂

(攻打日本)

中国历史上,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国家,对待周边的国家,大都是怀柔的政策,很少有主动发动进攻,或者说把这些国家灭了,划入中国地盘的情况。就比如朝鲜半岛,离中国那么近,但是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吞并了朝鲜。对于日本,也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还有东南亚的越南老挝那些地方的国家,中国古代也很少有占为己有的情况。这就是中原国家处理国家关系的一种政策。

怀柔的办法,通常是采用和亲的方式和建立岁赐制度。和亲就是把皇室的公主或者郡主嫁给周边国家的君王,建立姻亲关系,从而拉近两国的距离。岁赐就是周边国家承认中原国家为宗主国,每年按时前来朝贡,而中原国家则赐予丰厚的粮食、丝绸、茶叶等生活用品。

忽必烈显然对这个政策不是很了解,所以按照惯性思维,他一直坚持蒙古族的扩张政策。除了把吐蕃纳入中国的版图,朝鲜半岛的一半纳入中国的版图等外,还试图把日本也纳入中国的版图。

很显然,他在日本的问题上,碰壁了。

忽必烈这一次硬打,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由于是让日本产生了一个误判。什么误判呢?

忽必烈攻打日本为何会失败?不是天气,而是这个问题他没搞懂

(明朝抗倭)

日本因为岛国心理,就像一艘大海里的船一样,一直试图向朝鲜半岛靠拢,向中国大陆靠拢。因此,从唐朝开始,就发动了对朝鲜半岛的侵占,并希望以朝鲜半岛为跳板,把力量伸到大陆。不过,唐朝通过白江口大战,给了日本一个及时的提醒。此后的日本改变了策略,在整个唐朝期间,先后十九次派人到大唐来学习,并和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但是忽必烈主动攻打日本失败后,让日本产生了一种心理,强大的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都打不赢日本,日本完全可以在世界上大有作为。

所以,从明朝开始,日本又再一次把鞭梢往中原大陆伸了过来,虽然受到了明朝的强势阻击,但是到了清朝末年,日本的这种侵略行为就变成了常态。

当然了,我们不会把日本在清末开始的侵华战争,归因于忽必烈攻打日本的失败,但是,这一次攻打失败对后世的影响,确实是非常大的。

(参考资料:《元史》)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4-01-05 16:17
下一篇 2024-01-06 08: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