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是我国北方的三个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这三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在草原、森林、河流一带,彼此之间形成了近似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千百年来的密切交往过程中,共同创造了我国北方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嫩江流域的地域文化,这些也都展现在他们的音乐和舞蹈艺术中,使其音乐、舞蹈在称谓、内涵、音乐形态、肢体动作、演述环境、社会功能等方面都有着共通性,为我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期经典艺术讲堂邀请到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老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乌日娜老师、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刘翠兰老师,带领观众赏析三个北方少数民族的非遗音乐文化。
神圣之鹰 西迁赞歌——达斡尔族传统音乐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以及新疆地区,人口呈现小聚居、大分散的特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作为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与达斡尔人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达斡尔族的歌曲和舞蹈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歌中有舞,舞中有歌,歌舞不分家。
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调式调性上惯用五声性调式,宫、商、角、徵、羽各调式均有应用。其中,以宫调式旋律数量为最多,角调式出现的最少。音乐旋律上大致分为三种走势——从高音区开始逐步下行,最后落在低音区;从低音起腔,上升到高音区,然后再回落到低音区;从中音区起腔,先是上升到高音区,之后落到更低的音区。节奏上,可以分为自由性和均整性两大类。节拍类型有单拍子、复拍子与混合拍子。曲式结构绝大部分为单乐段,多由两个或四个乐句构成。乐段可分为方整性与非方整性两种结构类型。
达斡尔族传统歌曲中常用衬词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讷耶尼耶”。此外,达斡尔人在唱歌时,常用真声演唱,运用慢颤音的声音表情,以体现悲悲切切的心境。有的歌手在演唱时,也许是不具有把握音准的能力,也许是出于心理需要,故意将某些音唱得偏高,以体现旋律中悲苦和内心不安的情绪。
“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中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根据达斡尔族著名学者奥登挂的解释:“扎”就是告知,“达勒”即把心中的喜、怒、哀、乐、思告诉别人,具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杨士清认为可以把扎恩达勒直译为“歌”,它相当于汉族民歌中的山歌体裁的歌曲。
乌钦,又称为乌春,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深受达斡尔族人喜爱的歌唱形式。达斡尔族将自己的民族语言和音乐加以结合,借用语言和音乐的相互依从关系来表达思想、倾诉情感、讲述事件。乌钦充分体现了达斡尔语语音的韵律美,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唱述活动。
达斡尔族的四个方言区分别把歌舞称为“鲁日格勒”,或者“哈库麦勒”“阿罕拜”“贝勒贝”等。鲁日格勒、哈库麦勒的基本表演程式包括赛歌、对舞、拳斗三个阶段,带有较强的智力性、娱乐性、竞技性和艺术性。
额尔古纳河畔的回响——鄂温克族传统音乐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省、新疆地区。鄂温克族的传统音乐包括民间歌曲、舞蹈歌曲、说唱音乐、萨满音乐等。鄂温克族民歌曲调豪放,富有草原和森林气息。它似歌似诗,有长有短,短的大部分是抒情歌,较长的则称为故事歌。鄂温克族民歌往往触景生情,即兴填词,很多歌曲都是用同样曲调在不同场合填上不同的词来表达当时的喜怒哀乐之情。
鄂温克族传统民间歌曲《母鹿之歌》是一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原生态长篇叙事民歌,产生于遥远的狩猎时代。索伦鄂温克族在1732年从黑龙江上游来到呼伦贝尔草原戍边,经过了二百九十年的生活生产、地理环境的变化,鄂温克族的音乐也随之变化。草原上没有鹿,《母鹿之歌》也随之变成了狍子之歌、黄羊之歌等。《母鹿之歌》采用拟人化的方式,通过动物母子之间一问一答的对话,讲述着感人的故事,体现出鄂温克人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其中凝聚着古老狩猎民族的诚信观念、善良品行和生存智慧。
过去,鄂温克族的许多民歌没有太长的自由节拍旋律,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音乐上逐渐有了长调牧歌的形式,增加了很多装饰音,但又一部分民歌中还还保留着大兴安岭山歌的味道。此外,鄂温克族从驯鹿中发展除了“喉音”的唱法,以及模仿大兴安岭里鸟叫的发声方式,这些音乐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原生态花腔”。
游猎于兴安岭深处的人——鄂伦春族传统音乐
鄂伦春意味“山岭上的人”“饲养驯鹿的人”,是一个以勇敢、勤劳、善良而著称的民族,有着“兴安岭之王”的美誉。鄂伦春族传统音乐主要有赞达仁、伊合嫩、摩苏昆、萨满调、波波咧、崩纽罕等类型。
鄂伦春人用歌声表达着对自然的爱,对生活的向往,鄂伦春族的民歌多为五声羽、徵、宫调式和具有五声性质的六声音阶调式为主。其节奏类型包括——有规则而多变的自由节奏型、节奏散而不乱的自由节奏型、规整节奏型,节拍中多常出现混合节拍。其曲式结构最大的特性是“多次反复”,在旋律上有长、短调之分,模进和分节歌是旋律中常采用的旋律手法,旋律形态中的出跌宕起伏和略微平直是其主要的旋律线特点。
赞达仁有“唱的歌”“山歌、小调”之意,是鄂伦春族人在长期的游猎、采集生活中产生并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赞达仁结构简单、内容丰富,其曲调以五声音阶的羽、宫、徵调式为主,字少腔长,节奏自由,旋律高亢刚健、悠扬跌宕,显示出强烈的游猎民族文化特色。赞达仁记载着鄂伦春族人的历史和文化,诉说着鄂伦春族人的情感故事与民俗文化。世代口口相传的鄂伦春族赞达仁弥补了鄂伦春族人没有文字记载历史的缺憾,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了鄂伦春族原始狩猎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为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宗教学、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伊合嫩”是鄂伦春语中“歌舞音乐”的音译,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在鄂伦春族人的日常生活中,通常女人们在家里看到满载猎物而归的男人们回来,燃起篝火,支上吊锅,边唱边跳。
“摩苏昆”是鄂伦春人对自己族群“说唱音乐”的自称,即把故事用演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具有“边说边唱”“说唱相间”的特征。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分为“神话故事传说”和“叙述演唱者苦难身世”两个部分。整体来说,“摩苏昆”的音乐形式与鄂伦春的历史文化背景休戚相关,叙事性较强。
非遗音乐文化——潜心浇灌各民族音乐之花
研究传统音乐资源的当代生存机制是当前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民间老艺术家的相继辞世,这些民族的音乐文化资源抢救保护工作显得更加紧迫。
音乐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基本前提是对其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实地考察;全面掌握这些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对它们的音乐本体形态特征进行深入认知和规律总结。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积淀着一个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尽管个性纷呈,但是它们都深深根植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土壤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讲人简介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湖南省“芙蓉学者”,2021“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评论家协会会员。
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挖掘、研究、教学与传播工作。开设课程《中国原生民歌模唱与分析》《论文写作》等课程,中国音乐学院学生社团“新山歌社”指导教师。出版专著和参著、主编文集共计十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部/策划
张天彤、乌日娜、刘翠兰/讲述
高梦楚、刘卫/整理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