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时期,黄河流域洪水泛滥,舜帝命鲧治水。鲧至此地,由于不谙地理,欲凿山使水西流,结果洪水益甚。舜见鲧治水失败,于是以杀治罪,接着又命其子禹继续治水。禹受命之后,吸取父之教训,详细勘察地形,最终决定在此凿一豁口,使水南流,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成功。从此,洪水便顺秦晋大峡谷奔腾南下,归入大海。由于凿开之处似刀劈斧削,相对如门,人们为纪大禹治水之功,称其为“禹门”,将距龙门以南不远处的黄河出山口( 即今架设公路桥、铁路桥之处)称禹门口。
禹门凿开之后,传说每岁便有众多鲤鱼来此争跃,由于跃上者为龙,因此后人便将禹门又称为“龙门”。“龙门”一词,来历甚早,《韩城市地名志》载,韩城自夏时就以“龙门”称。
但是,如今却有人将龙门称为“石门”。此名源自何人何处,无需查找,但随意给历史悠久、知名度甚高的地名更名,恐怕不妥!这种更名似乎是幼儿园小朋友在翻看《看图识字》——这不是木门,也非铁门,是石门。倘若将此处称石门,那龙门又在何处?
不要随意糟蹋自己的文化!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