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毛泽东的人应该都知道,毛泽东十分喜欢体育运动,他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锻炼身体的心法和技巧。
然而,您可知道,毛泽东第一次正式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一篇文章,就是与体育理论研究相关的作品——《体育之研究》。
这篇文章不仅在体育运动还不受国民重视的当时起到了革故鼎新的作用,即便是放到今天,这篇文章对我国的体育的教育事业仍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真可谓是震古烁今!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毛泽东一生热爱体育运动
也许是如毛泽东自己所说的“愚自伤体弱,因欲研究卫生之术”,或是为了“动以营生”,或是为了“动以卫国”,抑或是为了“养乎吾生,乐乎吾心”,总之,毛泽东十分热衷于体育运动。
- 毛泽东一生坚持游泳
游泳应该是毛泽东一生最喜欢的运动之一,他对游泳有种近乎痴迷的热爱。游泳是毛泽东从少年时期就养成的一种习惯,一辈子从未间断过,几乎是“有水必下,逢河必游”。
幼年时期的毛泽东身体瘦弱,12岁时还生过一场大病。病愈后,少年毛泽东下定决心要锻炼好身体。于是,他开始学游泳,家门前的两口池塘就是他练习游泳的最佳场所。
到坐落在湘江边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后,游泳也是毛泽东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湘江的南河港、牛头洲等地成了他最常去游泳的地方。
毛泽东还曾在学校告示栏贴出征友启事,组织了80余人的游泳爱好者一起到湘江中游泳。
然而,在江中游泳还是十分危险的,毛泽东就曾在游泳时出过几次意外。
有一次,他在南河港游泳,游了几个来回后体力已经透支,眼看要沉下去了,幸好有同学及时出手相助才得以脱险。后来,毛泽东在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还打趣说:
我从前在第一师范学习游泳时,出过几次危险,不是同学救护,险些“出了洋”。
但这些都没能阻止毛泽东游泳的热情和锻炼的决心。他经常和游泳技术较好的同学以游泳磨练自己的耐力,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停辍。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会请游泳技术高超的同学做游泳表演,以供同学们观摩和学习,共同提升泳技。后来,从湘江东岸横穿至三里外的西岸,对于毛泽东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家常便饭的事儿。
这些场景正是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中所描写的:
携来百侣曾游……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
除此以外,毛泽东一生中有不少描写了与游泳有关的诗词,耳熟能详的就有三四首,如: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所写的《浪淘沙·北戴河》,描写了他在白浪滔天的大海里畅泳时的所思所感;
1955年,毛泽东不惧雨骤水涨,毅然下水从猴子石游到了河西牌楼口,再次横渡湘江,随后还意犹未尽地写了一首诗《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1956年,毛泽东到了武汉,悠然在风动浪涌的长江里畅泳,之后又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水调歌头·游泳》;
……
从这些激情澎湃的诗词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游泳是真的十分热爱,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他那种积极进取,敢于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
毛泽东
- 毛泽东终身喜欢打乒乓球
乒乓球也是毛泽东一生坚持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如果因为天气问题或者是场地问题,不能在户外开展运动,毛泽东经常会选择在室内与同学一起打乒乓球。
为了方便同学们打乒乓球,毛泽东建议学友会统一制作了木架12个,竹面网12份,分发给12个班的同学。这样一来,同学们打乒乓球的热情都空前高涨,一到休息时间都争先恐后的去占球桌、抢球拍,形成了学校里一种“乒乓狂”的现象。
在延安的时候,即使条件十分艰苦,毛泽东也经常利用简陋的球桌和球拍与战友们一起打乒乓球。他直握球拍,击球十分果断迅猛。
建国后,毛泽东依然喜欢通过乒乓球运动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每周总要打2~3次球。他采用横握球拍,动作更加的潇洒自如。
毛泽东
- 毛泽东自创“六段运动”
为了适应紧张高速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同时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毛泽东研究了不少体育书籍,结合自己从前练习过的体操、武术、军训等动作,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了一套简单而又全面的运动——六段运动。
这套运动分为手部运动、足部运动、躯部运动、头部运动、打击运动、调节运动,共六段二十七节,动作简单却涵盖了全身的主要部位,适合随时进行练习。
这套“六段运动”的具体动作,在他发表的《体育之研究》里有详细的记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自行查阅。
除了早起、睡前毛泽东会自行练习六段运动外,在课余和工作间隙,毛泽东也会运用六段运动的动作给自己进行身体上的放松及舒精神上的舒缓。
毛泽东
- 毛泽东喜欢登高望远
爬山应该也是毛泽东喜欢的运动之一。
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学校周围的山几乎都有毛泽东的足迹,如妙高峰,冬瓜山,金盘岭、岳麓山……长沙附近的山,他也爬了不少。
在毛泽东诗词中与登山有关的作品就更加多了,粗略一数:《五律·看山》、《七绝·五云山》、《七绝·莫干山》、《七律·登庐山》、《念奴娇·昆仑》、《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清平乐·六盘山》……
这些诗词虽然描写的场景和心情不同,创作背景也大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气磅礴。
登上山的高处,毛泽东喜欢极目远眺,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他的豪气也被激发出来,吟诵下一首首激情洋溢,充满爱国情怀与昂扬斗志的诗歌,激励着后人。
毛泽东
毛泽东锻炼意志的方法——野蛮其体魄
除了身体上的运动,毛泽东还十分注意意志上的锻炼。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来磨练意志,也是毛泽东常用的锻炼方法之一。
- 冷水浴
也许是受到恩师杨昌济的影响,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开始坚持进行冷水浴。
每天早上,毛泽东便带着浴巾走到浴室的井边,用吊桶把井水打上来,一桶桶的把水往身上淋去,然后用浴巾擦干,紧接着再淋,一遍又一遍,直至浑身发热透红才停止。
毛泽东每天坚持冷水浴,即使在寒风刺骨的冬天也从未停歇。
冷水浴对锻炼身体的确有很好的效果。我虽因年纪大,不能正式搞冷水浴,但每天洗澡,不用热水,只在冷水中加一点热水,使水达到微温的程度,也不坐在浴盆中去洗,只用水淋到身上,再用毛巾用力洗擦。我觉得这样洗澡比一般洗澡的办法好得多。一般洗澡的办法只有清洁的作用,我这样洗澡的办法,除有清洁的作用外,还有锻炼身体的作用。
可见冷水浴是毛泽东坚持了几十年的一种洗澡方式,这真是需要一种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坚韧的勇气。
毛泽东
- 日浴、风浴、雨浴、露宿
夏日炎炎,毛泽东放弃了与同学们一起在树荫下休息的闲适,独自来到学校后山上,赤膊在太阳底下走来走去。有时,他会在游完泳后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毛泽东将这种让皮肤与太阳亲密接触从而得到锻炼的方式称为“日浴”。
在狂风呼啸的酷寒冬日,毛泽东只穿一件轻薄的衬衫,在空旷的山野里,接受寒风的洗礼,他称之为“风浴”。
在暴雨如注的下雨天,毛泽东却独自跑出屋外,脱去身上衣服,任凭雨水冲淋,这就是“雨浴”。
寂静漆黑的夜里,毛泽东时常独自一人在学校后山的君子亭,岳麓山上的爱晚亭等地方露宿,以增强自己的胆量。
毛泽东这些锻炼意志、考验胆量的方法,真正是践行了他所说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精神内涵。
确实对我有不少帮助,使我后来南征北战,受益不浅。
可见,毛泽东积极的参加体育运动,磨练自己的意志,不单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更是为了他今后走上革命道路,奔向人生的大战场,在做着充分的准备。
爱晚亭
毛泽东第一次正式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文章《体育之研究》,理论源自于实践,可谓震古烁今
1917年的4月1日,作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十分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新青年》,在第三卷第二号上全文刊登了毛泽东的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毛泽东最早正式在公开报刊上发表的文章。
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全文6000余字,分8个部分。
文章从当时体育运动的生存现状出发,结合作者自身的实践和感悟,论述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以及从事体育运动应当注意的事项,旨在引起国民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以达到增强国民身体素质,进而强盛国力的目的。
《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
- 开篇
《体育之研究》一开头便提出了作者对当时国民身体素质状况不佳的担忧:
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毛泽东认为当时的国力苶弱,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国民不重视运动,体质较弱造成的。但当时的人们“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因此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将自己对体育的一些看法和实践拿出来与大家进行分享。
- 第一部分——什么是体育
在这一部分里,毛泽东根据自己的理解向读者解释了什么是体育:
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
毛泽东认为生存是动物最本能的需求,而人之所以比其他动物要长寿,是因为人在生存中有节有度,也就是人有养生之道。
而体育就是一种能促使人的身体各部分平衡协调发展的养生之道。
- 第二部分——体育的重要性
在这一部分里,毛泽东论述了体育的重要性:
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于吾人研究之中,宜视为重要之部。
毛泽东认为体育应该是人类首要的事情,应该成为当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的国民重视德育和智育。为了培养人才,学校将大量繁重的学习任务施加在学生身上。
毛泽东认为这无异于“蹂躏其身而残贼其生”,身体才是承载道德和智慧的本体,没有好的身体,其他都是空谈。同时,他认为体育、德育和智育要“三育并重”,还应该根据人的不同年龄阶段有所侧重。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毛泽东及其同学们所学的课程就有30多门,一天要上六七个小时的课,有做不完的课外作业,考试还特别多,同学们苦不堪言,不少同学因过重的学习负担而出现了健康问题。
对于这种不科学的学习制度,毛泽东以实际行动表示抗议。对于冗余的学习任务,毛泽东不屑一顾,按照自己的安排去阅览室读书看报,或者到球场去打球,或者进行冷水浴,又或者操练自创的六段运动……
总之,他从不会受这些不合理的体制所约束。
毛泽东
- 第三部分——当下体育教育存在的弊端以及国民应该怎样的对待体育
毛泽东认为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体育并没有受到正确的对待和重视:
然昔之为学者详德智而略于体。
毛泽东列举了数位疏于体育运动的古代名人和积极进体育锻炼的古代名人做对比,论证了体育运动有助于知识分子的健康与长寿。
而对于当时学校的体育教育模式,毛泽东认为也不完善:
故愚观现今之体育,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
毛泽东认为当时的学校体育教育只注重形式,强加在学生身上,根本没有考虑到其实际的效应,对学生只是一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折磨。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学校那些不切实际且不讲卫生的体育课程让他感到不满。
根据学校当时的规定,每天上午课间有一次10分钟的课间操,却只是形式主义,起不到任何的运动锻炼的效果。
1917年的秋天,学校先后有7位同学死去,在追悼会上毛泽东写了一幅挽联:
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这表明了毛泽东对这种被动的强迫式的体育运动无比愤懑的态度。
因此,毛泽东认为体育运动应该是个人由心而发的,自愿参与的一种活动形式:
体育必自自动始。
- 第四部分——体育有什么好处
毛泽东认为体育是一种娱乐身心的活动:
动也者,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
同时,毛泽东列举出了体育运动的几大作用。
首先:
体育之效则强筋骨也;
毛泽东认为体育可以改变人的身体素质,使体格变得强健。
其次:
(体育)非第强筋骨也,又足以增知识
毛泽东十分认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说法,也就是说人先要有强健的体格才有提升精神文明的资本。
再次:
(体育)非第增知识也,又足以调感情
毛泽东认为身体的健康与否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感情,而感情对人的影响又十分巨大,所以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从而能够调节人的情感。
第四:
(体育)非第调感情也,又足以强意志。
毛泽东认为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磨练人的意志,坚强人的性格。
这应该是毛泽东实践所得出来的真知,他通过冷水浴、日浴、风浴、雨浴、露宿等方式来磨砺自身的意志和耐力,使他成为了一个有坚韧性格的人,足以证明这理论是正确的。
毛泽东
- 第五部分——国人不喜欢运动的原因
对于当时学者们不喜欢体育运动,毛泽东认为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一则无自觉心也;
一则积习难返也;
一则提倡不力也;
一则学者以运动为可羞也;
毛泽东认为,当时国内的学者们之所以不喜欢运动,除了传统文化文化理念上轻视体育以外,还与国家对体育的推动不利,以及国人自身对体育的认识不正确造成的。
- 第六部分——运动方法要精简
毛泽东认为运动的方法有成千上万种,但其主要的目的都是:
不外欲使血脉流通。
而对于个人来说,最有效的体育运动方法应该是结合自身身体的实际情况来定制的,因此:
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
也就是说,运动方法不需要太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毛泽东
- 第七部分——运动的注意事项
毛泽东在这一部分里提出了运动的三个注意事项。
第一:
凡事皆宜有恒,运动亦然。
运动要持之以恒,这样运动才能真正起到健身效果。
毛泽东认为运动适合在早起和睡前进行,并且最好不要穿太厚的衣服,以免阻碍运动。同时,运动宜控制在30分钟之内。
第二:
故运动有注全力之道焉。
运动时要全神贯注,排除一切杂念。
第三:
运动宜蛮拙。
也就是说运动要脚踏实地要,扎实求稳,不要轻心大意,随意掠过。
- 第八部分——六段运动详解
在这一部分,毛泽东详实的将自己创造的运动方法——六段运动——提供给了读者。
六段运动分为手部、足部、躯干部、头部、打击运动以及调和运动共六个部分,二十七节。
毛泽东在这里提供了每一个动作的具体方法、要点及锻炼的次数,供读者参考学习。
毛泽东
小结
毛泽东一生都重视体育运动,这不单只是为了他自身的健康,更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革命工作。
同时,从他的文章《体育之研究》,我们也可以看出,毛泽东早在年轻之时,就已经领悟到了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和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他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十分的先进,且起到了革故鼎新的作用。
文章中,毛泽东的关于体育运动教育的思想理念,即便放到今天也丝毫不落后。
以此,我认为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真乃震古烁今之作!
#龙元阁读书会#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