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 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天才与灵感

“天才”与“灵感”是两个相互内在联系的抽象概念。

人们通常用这两个抽象概念衡量人的聪明才智,认为具有天赋的人容易产生灵感,富有灵感的人必定是天才。

050 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图1 天才与灵感概念

事实上,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逻辑关系,并非1+1=2之类的数学公式可以解释。

所谓天才与灵感,与人的第六感觉有着紧密联系和相似性,是人类心智启蒙过程进化的同一系统工程。

既然是心智功能的系统工程,各因素之间或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或相似性,但未必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天才与灵感尽管受大脑先天遗传的组织结构制约,但后天形成的思维模式却是决定能否产生灵感的重要因素。

人在幼儿时期,对事物的好奇心就是一种天才的本能反映。任由这种好奇心发展,就会形成一种相对成熟的思维模式。

050 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图2 好奇的幼儿

这种特有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事物的变化就可能产生某种灵感。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灵感的“发明大王”。他一生先后完成了2000多项发明,其中申请专利登记的多达1328项。

而且,爱迪生的发明并非局限在特定范围,而是涉及留声机、电灯、电报、电影、电话以及矿业、建筑业、化工等多个领域。为此,有人认为爱迪生是一个天才。

但是,仔细分析爱迪生的成长经历,小时候与其他孩子并没有本质区别。

在8岁上学时,他甚至被老师认为是一个低能儿,只上了3个月就被迫退学了。

050 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图3 发明家爱迪生

失学后的爱迪生只能在妈妈的辅导下自学,12岁后便开始在火车上当报童。

此后,爱迪生先后经营过专卖蔬菜、水果、奶油和杂志的店铺,当过铁路报务员。

在不断地辞退或解聘中,爱迪生经历了几年的游荡生活。在一些电信、电报公司工作的经历,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机械和电器知识。

1868年,爱迪生在波士顿试制了一台投票数据自动记录装置,并获得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项发明专利权。

从此,爱迪生的发明欲望和灵感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爱迪生并不承认自己具有超人的灵感。他认为,所有发明都是一种继承和发展,是前人所作努力的归纳与总结。

050 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图4 灯泡的发明

1929年2月11日,在庆祝爱迪生82岁生日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爱迪生发明的灵感来自何处?爱迪生坦言,自己既不是天才也没有太多灵感。

他认为灵感只有在幼儿头脑里可以找到,真正的天才就是幼儿。

同时,他也认为成年人如果有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也并非不可能成功。

爱迪生的这一观点被记者理解为:“天才的1%是灵感,99%是血汗”。我们的教科书,也把这句话当成了少年儿童教育的金科玉律。

事实上,爱迪生所说的1%灵感,是强调人应该保持幼儿好奇的那种天性。

只有对某件事产生好奇心,经过99%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在这里,好奇心与灵感或第六感觉可视为近义词。也就是说,需要有一种本能的欲望或冲动,才能推动事件朝着成功的方向迈出第一步。

050 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图5 本能的欲望和好奇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却往往忽略了灵感的重要性,过分强调努力和付出。

这与受宋朝大儒朱熹“朱子读书法”及其儒学观点的影响有关。

从元朝皇庆二年恢复科举,即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把朱学定为科场程式。

此后,历经元、明、清几百年的封建王朝科举制度,都是以朱熹的“传注为宗”,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

明清时期编纂的《增广贤文》把朱熹儒学推向了巅峰。一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几乎泯灭了中国人的灵感和创新激情。

读圣贤书成为求取功名的必经之路,“死读书”和“读死书”变成一种社会主流意识。

050 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图6 古代私塾

在这种教育氛围下,培养的人才不外乎类似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那样,50多岁中了举人又喜极而疯。

在片面强调宋代儒学的误导下,中国近千年的教育走上了歧途。

正如梁启超所说:“学校变成了‘知识贩卖所’”,“顶好的学生天天以‘吃书’为职业,吃上几年,肚子里的书装得像‘鼓胀’一般,便算毕业。”《梁启超讲阳明心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第15页)

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也是王阳明力图纠偏、创立心学,倡导“知行合一”的历史背景之一。

我们不妨把历史翻过几页,假设爱迪生当年没有失学或一直在家接受中国式传统教育“苦读圣贤书”,他是否还能成为“发明大王”?

历史不能假设,时光无法倒流。但历史和时光留给人们的印记,却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050 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图7 古代读书人

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角度分析,人的“天才”和“灵感”通常主要来自实践,学习书本知识只是为灵感和智慧提供营养的一种途径。

因此,读书学习并不是目的,而是获取灵感和智慧营养的手段。

片面强调“学海无涯苦作舟”,容易使人误入歧途,不利于人的灵感释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学习不重要,关键要讲究读书学习的方式方法。要注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近年来,强调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大,说明人们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已经误入歧途,是时候该进行适当改革了。

纵观中外历史,凡是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发明创造,无不是劳动人民实践活动的结晶。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鲁班发明的木工工具,还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等四大发明,都是在生产活动的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即便张衡发明漏水转浑天仪,也并非完全依赖书本产生的灵感。

050 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图8 浑天仪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杂学家”。他不仅熟读《五经》,也擅长绘画、文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及机械原理都有所研究。

据《后汉书.张衡列传》记载:“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中华书局,2012年4月北京第1版,第1517页)

从这段历史记载不难看出,张衡的兴趣是极其广泛的。正因如此,张衡的灵感才得以更多释放。

早在公元117年,张衡就在前人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漏水转浑天仪。

他通过观察天象创立了自己的浑天学说,在1800多年前就提出了“宇宙无限”的观点。

050 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图9 宇宙无限

对太阳、地球、月亮等星球之间的关系,张衡做出了精确判断。

他认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几乎与现代观测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的数值没有太多差别。

因张衡出生在今河南南阳,生前主要在南阳与洛阳一带活动。他通过观测,认为在中原一带可见的星座约2500个,也与现代实际观测基本相近。

张衡这些发明和学说的创立,无疑是得益于他对宇宙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探索。

在他所处的时代,人类对宇宙自然的认知并没有太多可资借鉴的书本知识,主要是靠个人的观察和总结。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1-20 09:00
下一篇 2023-01-20 09: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