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中,康熙皇帝对皇四子胤禛的第四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可谓钟爱非常,从狩猎途中御赐代表着“太子之位”的如意,到康熙皇帝下令将其“抚育宫中、亲自调教”,再到弘历可以骑在康熙皇帝的脖子上行书,小小的弘历似乎为其父胤禛的夺嫡胜利增添了绝对砝码。甚至有人认为,正因为弘历的“天生帝王命、罕见富贵相”才有了康熙皇帝对皇四子胤禛的传位决定。
其实,对于这段剧情的演绎,除了弘历的年龄有些许偏差和诡异的穿越漏洞外,这份特殊的“隔辈亲”却并非杜撰。再加上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整整念叨了六十年的那句“朕自幼蒙圣祖仁皇帝疼爱”;再加上雍正皇帝于雍正元年便早早将弘历的名字写入“秘密传位诏书”;以至于后世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感觉:
如果不是看中了弘历,康熙皇帝不可能将皇位传给雍正;弘历,就是康熙皇帝默认的隔代皇位继承人!
除了电视剧作的演绎、乾隆皇帝的口头禅,还有以下证据或能证明康熙皇帝对于幼年乾隆的特殊钟爱:
1、《清实录·高宗实录》和《清史稿·高宗本纪》对于康熙皇帝见到幼年乾隆的场景记载,几乎完全一致:
见即惊爱,命宫中养育!
2、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驾崩于圆明园,在其《传位遗诏》中有这样一句说明:
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
3、乾隆朝宗室、袭封礼亲王昭梿在其所著《啸亭杂录》中,有过一段关于“圣祖见纯皇”的记载:
圣祖初见于藩邸牡丹台,喜曰:“此子福过于余。”乃命育诸禁庭,朝夕训迪,过于诸皇孙。
通过上述证据,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康熙皇帝确实见过幼年乾隆,而且也确实对于极为钟爱,下令将其“抚育宫中”。只是,康熙皇帝对于幼年乾隆的喜爱到底能不能达到影响传位决定的程度?能不能达到让康熙皇帝将其定为隔代皇位继承人的程度呢?
首先,我们来确定一下弘历被“抚育宫中”的具体时间
康熙皇帝初见弘历的具体时间,《清实录·高宗实录》的第一卷有着明确记载:
洎康熙壬寅,年十二,谒圣祖于圆明园之镂月开云。见即惊爱,命宫中养育。
“康熙壬寅”,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这一年,出生于康熙五十年的弘历,恰好12岁。
对于这场见面,《康熙朝起居注册》的记载更为明确: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丁酉(十二日),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恭请上幸王园,进宴。
也就是在这次临幸圆明园的时候,康熙皇帝第一次见到了12岁的弘历,“见即惊爱、询问诸多”并要走了弘历的生辰八字。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庚戌(二十五日),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恭请上幸王园,进宴。
注意,这一次临幸圆明园并非胤禛的邀请,而是康熙皇帝主动前往。期间,康熙皇帝还主动要求见了见弘历的生母,也就是后来的“甄嬛”的历史原型、后来的熹贵妃,并连声称其为“有福之人”。也正是这一次,康熙皇帝下令将弘历“抚育宫中”。
也就是说,从初见弘历的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到康熙皇帝驾崩的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中间只有短短的八个月时间。
注意,这八个月是康熙皇帝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其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可想而知;真正能用在弘历身上的调教时间,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乾隆皇帝尊封康熙朝两位妃嫔的谕旨中,找到弘历被抚养宫中的实际状态:
1、乾隆二年五月,乾隆皇帝尊封“温惠皇贵妃”时有过这样一句说明:
朕自幼龄,仰蒙皇祖慈爱,抚育宫中。又命太妃皇贵妃、太妃贵妃提携看视、备极周至,朕心感念不忘。
2、乾隆八年七月,乾隆皇帝尊封“惇怡皇贵妃”时有过这样一句说明:
朕幼年蒙皇祖养育宫中,贵太妃自幼抚养、时加抚视。
也就是说,被康熙皇帝抚养宫中的弘历,并非一直待在康熙皇帝身边,而是由两位后宫妃嫔“提携抚养”。
如此算来,弘历能够见到康熙皇帝的时间都屈指可数,康熙皇帝还能因为弘历就改变了传位决定?还能认定这个娃娃就是大清未来的皇帝?可能性并不大!
再者,我们来看下康熙皇帝对待其他皇孙的具体态度
弘历,到底有没有影响康熙皇帝对雍正皇帝的选择?其实,我们用一个极为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例子的主人公就是废太子胤礽事实上的长子——爱新觉罗·弘晳。
康熙三十三年,太子胤礽第二子弘晳降生,生母为侧福晋李佳氏。因为胤礽的长子早夭,再加上嫡福晋瓜尔佳氏并无男嗣,所以,康熙皇帝一直将其视为嫡长孙看待,自幼养育宫中。
康熙皇帝到底有多喜欢这个嫡长孙?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康熙五十三年,太子胤礽被二次废黜以后,朝鲜使臣依然认为康熙皇帝不久就会再次复立胤礽,原因就是“弘晳颇贤,故不忍立他子”。康熙五十六年,朝鲜使臣再次向本国国王汇报康熙皇帝的立储动向,依然认为因为弘晳的特殊影响,胤礽肯定会被释放并恢复太子名位。
但事实证明,康熙皇帝并没有这样做,甚至在其临终也没有对弘晳的任何交代和特殊照顾。也就是说,康熙皇帝压根就不会因为皇孙的贤能就改变自己的传位决定。
更何况,康熙皇帝之所以选择皇四子胤禛,是其基于清朝现状治理的理性考虑,是基于对皇四子胤禛的长期考虑和历练,更是“九子夺嫡”残酷淘汰以后的必然结果。
所以,康熙皇帝选定弘历,或者因弘历而传位皇四子胤禛的说法并不成立,只不过是乾隆皇帝为证明自己的“天生皇帝命”,维护皇权权威和统治根基稳固的政治手段,不过是在吹牛而已。
后记
诚然,因为自己的“超长待机”,以致夺嫡皇子都逐渐步入中年,康熙皇帝不得不对隔代皇位继承人有所考虑,但这种考虑绝对不会严重到影响康熙皇帝的既定传位计划,更不可能出现制定隔代皇位继承人的情况。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曾经数次表达对诸皇子的不满,诸如“皇子皆中庸之资,缺乏卓越之才”的朱批时常出现在臣下的奏折中。正是因为雍正皇帝对自己的不认可,乾隆皇帝才会拼命地用自己曾被“抚育宫中”的特殊经历来维护自己的权威,来证明自己的“皇权天授”。乾隆皇帝没经过夺嫡之争,没有长达40多年的皇子生涯,没有足够的勇气和经验来震慑庞大的大清王朝,也只有借助康熙皇帝的巨大影响,“强迫”康熙皇帝为自己站位。
就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的具体表现来看,就算他的皇位果真是康熙皇帝指定,也只能证明一个问题:晚年的康熙皇帝,眼神真不咋地!
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啸亭杂录》、《康熙朝起居注册》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