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口论,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提到中国,人们用会以"人口大国"来加以形容。的确,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呈指数增长。建国以来,人们重视生育,这受中国传统的"多子多福""子嗣传承"等观念的影响十分深刻。实际上,过去多年里形成的庞大人口并非是毫无约束的自然发展,而是经过国家计划生育管控的人口发展。按照建国以来的人口增长趋势,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计划生育,中国现在的人口总数会呈现怎样的状态。而计划生育的实行并非是政府的"突发奇想",乃是由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中的人口发展思想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没有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不会有计划生育。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马寅初根据当时的调查情况,得出了与大众认知观念相违背的"新人口论"。在马寅初看来,"新人口论"不仅事关中国人口发展,更重要的是与未来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深知此事至关重要的马寅初为了能够让中央政府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不惜与毛泽东"针锋相对",为自己的"新人口论"据理力争。即使在后来发表"人口论"的过程中也遭受他人的质疑,马寅初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虽历尽艰辛,走过弯路,庆幸计一国之发展的"计划生育"最终得到实施。马寅初为了"人口论"付出了多少?与毛主席的"新人口论"问题争论结局如何?现在计划生育逐渐放开,又该如何评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以及"计划生育"呢?

人口调查引起的新发现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校长。实际上,马寅初还是一位不屈不挠、铁骨铮铮、心怀国家与民族的著名学者。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马寅初就开始关注到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社会实际问题,并且着手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也正是在这次研究中,他总结出了"新人口论",提出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要控制中国社会人口的比率过快增长。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马寅初的"人口论"并非是空口说白话,而是根据实际调查得出的结论。而这次马寅初的调查,还得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人口普查说起。

1953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党中央以及人民政府的领导之下,开始了针对整个中国大陆人口的普查,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经过全国各个地方的共同协作和参与,终于得到期待已久的结果。截止到1953年6月30日,根据当时的统计数据,得出中国人口总计有601938035人此外,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进一步得出估计每年要增加1200万人到1300万人, 增长率为20‰的结论。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示之后,马寅初注意到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在马寅初看来,这次人口普查采取得方法是抽样调查,也就是将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得出实际增长率,带有很大程度的不准确、不全面性。毕竟,简单的抽样调查方法不能概括全国各个地区的所有情况。就拿当时上海的人口净增长率而言,仅上海就是39‰, 那一个简单的算术公式又如何能准确证明中国社会的人口增长率就是20‰呢?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带着对人口普查结果的怀疑,马寅初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实际调查。马寅初根据调查研究发现, 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22‰以上, 而在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30‰。看到自己调查研究的数据,马寅初不禁感慨:"这实在是太高了!"不仅如此,马寅初还认为,人口增长率过高,按照这样的增长情况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仅仅在 50年之后, 整个中国的人口总数将会达到26亿。

在马寅初看来,人口的极速增长与众多的人口数量对新中国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兆头,反而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毕竟,中国虽然有着广阔的领土与物质资源,可是人口数量剧增而土地的面积不会变,那么就会造成人多地少的社会局面。如若真的发展到这个地步,那么别说国家的发展与强盛,恐怕人民连吃饭的问题都难以解决。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于是, 马寅初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1955年7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二次会议召开,马寅初将写好的文章作为发言稿, 交人大代表浙江小组讨论征求意见,却没能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只有极少的人表示同意,有的甚至不表示任何意见。无奈之下,马寅初只能主动把这篇发言稿收回, 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再提出来。彼时的马寅初完全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很长时间,他都要面对诸多质疑,为"新人口论"而不断据理力争。

为"新人口论"得到认可而不断努力

1957年4月27日, 仍然坚守主张"新人口论",为了"新人口论"而不懈努力的马寅初在北京大学的大饭厅中,向在场的学者以及广大的北大学子发表了自己关于中国社会人口问题的演讲。在这次公开的学术演讲中, 马寅初详细讲述了自1953年以来,自己调查中国社会人口问题的初衷与经过,并且将几年来的调查研究结果向听众展示。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在演讲的过程中,马寅初详细地分析了人口问题与中国未来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也表现出了他作为一名中国学者对祖国的关切。马寅初认为,自从解放后, 中国社会的各方面的条件都会逐渐发展起来,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的增长比过去也加快了不少。就当时最近几年的人口增长率而言,已经达到30‰, 而未来随着社会发展只会更高。照这样发展下去,,50年之后,整个中国社会的人口就有26亿人,数量之庞大,已经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总和。同时,也会带来威胁国家发展与民族生存的"人多地少"问题。

在演讲中,马寅初甚至直言不讳地说,一旦出现人多地少的社会矛盾, 唯恐中国会成为侵略的一方。而且如果想要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 做到彼此之间互不侵略,互不干扰,那么"非控制人口不可。"也正是演讲中的这些句话,打开了马寅初与毛主席之间就中国社会"人口论"问题的巨大争议,甚至轰动一时。马寅初究竟是如何与毛主席"争锋相对"的呢?最后的争论结局又如何?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马寅初演讲中将人口问题与国家存亡并为一谈的言论,很快就传到了毛泽东的耳朵里。而毛泽东见到马寅初的时候,直接用十分严肃的语气对马寅初说:"不要再说这句话了。"此时,马寅初也反映过来自己在演讲中言论不当,说错了话。为了表示自己的错误意识,马寅初立刻写了一张大字报,贴在北大校园里, 针对自己的不当言论,公开进行自我批评。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同年6月,马寅初将撰写好的《新人口论》作为一项提案,提交到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并于这一年的7月5日,将《新人口论》发表在《人民日报》之上。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十分详细地论述了对中国社会而言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且提出一系列控制人口的方法与措施。

与毛泽东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受到《新人口论》的影响,马寅初也沦为"被打击"的对象。当时,国内的反右派斗争席卷整个社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有人说马寅初是借口用中国社会的人口问题,通过宣扬"新人口论"来搞一些政治阴谋,甚至有人说马寅初撰写的《新人口论》文章,是用来配合右派的阴谋诡计向党进攻。最终,马寅初在这场风暴中受到了严重的批判。

实际上,当时毛泽东对于中国社会的人口问题也有过思考。可惜的是,并不是与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一致。最初的时候,毛泽东对于国家人口多一些好还是少一些好这个问题, 内心之中一直没有定论,也曾犹豫不决。不久之后,全国各地的"大跃进"开始,全国都沉浸在努力提高粮食以及工业产量的"浮夸"想象之中。而这时候毛泽东也明确了人口问题的看法,认为人口多才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此,毛泽东还曾经直接说道:"现在看来,搞十几亿人口也不要紧。"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可惜的是,此时的马寅初对自己的"新人口论"的思想主张已经完全违背高决策层的判断与主张毫无差,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理论主张已经在挑战最高决策层的决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开始有人向马寅初表示他所做的事情以及理论主张不被认可。陈伯达在北京大学的60年校庆的庆典大会上,就直言不讳地说道:"马老要为《新人口论》做检查。"不仅如此,刘少奇在党的第八届第二次会议上向全国人民作报告时,也批判了主张"新人口论"的马寅初。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1957年7月9日, 毛主席召见了不少党外人士, 希望从党外人士那里获得对"大跃进"的意见。前来年面见毛泽东的邵力子曾经是马寅初的理论支持者,也非常明白马寅初的理论主张。由于担心因为"新人口论"而遭到批判的马寅初,同时也没有因此而放弃二人在人口问题上的主张。

于是,邵力子抓住眼前的时机向毛泽东进言, 希望毛泽东能够明白中国人口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希望中央可以支持节育。而毛泽东在人口问题上,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人口增长不存在问题,就算有问题,也要等到人口数有八亿的时候再说。随后又随意地附加了一句:"但对计划生育, 仍应实施"。可事实上,毛泽东仍然坚信"人多力量大",并将这一观念执行于国家发展计划之中。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而此时的马寅初,经历过无数的质疑与偏见,甚至面对诸多不公正的严酷批判,开始变得愈加冷静,不再像当初一般"横冲直撞"。但是有一点马寅初从未改变,那就是他认定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坚定决心。马寅初为了让将来有更多的人能够真正相信与支持自己的"新人口论"观点,并且他也清醒的知道自己的"新人口论"的思想理论已经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仍需要更充分的事实根据来加以证明。为此,马寅初多次走出北京大学的校门, 到北京以外的许多地方进行实地调查, 以事实情况求证实和完善自己"新人口论"的理论与观点。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1959年,在庐山会议结束之后, 全国各地的批判右派风潮再次袭来,甚至愈演愈烈。由于局势紧迫,周恩来总理还特意约见马寅初,并且进行了一次深入地谈话。在这次谈话中,周恩来总理认真地劝说马寅初不要过于固执于"新人口论",而是要从大局着眼, 放开视角看问题,并且让马寅初还是写个检讨好。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马寅初在当时的学术界的倔强是相当出名,甚至常常对人说:"言他人之所言容易,言他人之欲言不易,而言他人之不敢言更难。"而马寅初就要做最难的事情,说别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如果是别人劝说马寅初, 马寅初还可以一如既往地倔强,不放在心上。然而,面对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劝说,马寅初开始认真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了。谁也没想到,经过一番思考,马寅初仍然坚持自己作为学者应该具备无畏的精神,而不是因为外部压力就放弃正确的学术结果。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随后,马寅初在严酷的批判中,辞去了北京大学校长的职位,甚至被取消了公开发表文章的资格。这对一位执着于学术研究的而有十分倔强的学者而言,无疑是最大的打击。尽管如此,马寅初也不曾低头,始终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新人口论"是正确的,更是关乎国家发展大计的重要理论主张。

直到1979年,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而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的报告也终于被中央政府通过。同时,中央政府还公开发文表示马寅初的理论与主张是科学正确的。这算是对当时已经九十七岁高龄的马寅初的名誉恢复与认同。

不屈不挠的马寅初:和毛主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新人口论"

随着时代变迁,昔日凭借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而实施且关乎国家发展的"计划生育",已经被放宽生育约束。这并不意味着"计划生育"是错误的,而是为适应社会新发展新情况,应该变通政策与方针。时代在变,马寅初面对自己的研究理论遭到主流舆论的残酷打压,以及种种质疑, 他始终不屈不挠, 敢于为"新人口论"发声,可以说是学术界坚持真理,不轻易屈从的时代楷模。现如今,马寅初老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但他的学术精神与个人品质依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

参考资料:

《缘识》

《新人口论》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4)
上一篇 2022-11-16 15:02
下一篇 2022-11-16 15: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