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到哪去了

华夏5000年历史中,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许多让人猜不透想不明白的谜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谜底已经被我们解开,但也有许多或许永远也解不开的“未解之谜”。

和氏璧究竟去了何方?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被奉为“无价之宝”,有关它的传说数不胜数。令人遗憾的是,和氏璧已经失传了上千年。

神奇经历

据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有一天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西)砍柴时,发现一块大青石上栖息着一只凤凰。凤凰不栖无宝之地,所以他认定这是一个宝物,便把石头弄回来献给当时的国君楚厉王。昏庸暴虐的楚厉王认定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说卞和犯了欺君之罪,砍掉了他的左脚。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承王位,卞和再一次带着大青石去见楚武王,但不识货的楚武王又以同样的理由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待楚文王继位后,失去双足的卞和抱着青石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到双眼流血。楚文王知道这件事情后大为惊奇,派人接他入宫并问清了他痛哭的原因。后来,楚文王命人将这块石头剖开,果然发现了一块晶莹无比的宝玉。于是便命工匠将这块美玉雕成了一块玉璧。为了纪念卞和献玉有功,就将这块玉璧命名为”和氏璧“。

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为宰相昭阳在消灭越国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昭阳某日请客时,出璧让各宾客观赏,席散时却不翼而飞,虽多方搜查也毫无下落。国宝的不翼而飞震惊了朝廷内外,楚王下令全国范围内搜寻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但是最终没有结果。

和氏璧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几十年后,和氏璧又突然到了赵国,落在赵王手中。

和氏璧到哪去了图1

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对这件稀世之宝产生了觊觎之心,于是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用15座城来换取和氏璧。赵王明知秦国想强取豪夺,但慑于秦国势力,怕得罪秦国招来灭国之灾,只好派蔺相如持璧出使秦国,于是便有了历史上“完璧归赵”的故事。

以司马迁的严谨,蔺相如献璧与完璧的故事应当是真实的事件。司马迁称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这个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是如何从楚国到赵惠文王手中的,司马迁没有细说。

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军攻占赵国,赵王投降,献出了和氏璧,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到了秦国的宝库之中。但从此以后,和氏璧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了哪里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为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代代相传。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国玺落到了他的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玉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

  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得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目前,关于和氏璧的最终下落有两种

推测:一种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

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是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

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遗失,或被项羽夺去。

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在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它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被遗落在项羽的兵败之地——垓下(在今安徽)。

1987年,湖北地质学家郝用威认为和氏璧就是产于鄂西北神农架地区的变彩拉长石,或称拉长月光石,地质学家袁奎荣还用变彩拉长石复制出一个秦代国玺,引起不小反响。问题是,这石材根本就不是玉,也比较廉价,很难想象它就是和氏璧的“本相”。

和氏璧到哪去了图2

袁奎荣以变彩拉长石复制的“和氏璧”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件无价之宝,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现在在何处?在漫漫历史烟云中,这已成了千古之谜。

和氏壁相传是楚国人卞氏发现的,当然他结束很惨,双脚都被人砍掉了,在和氏壁在明确记载见于史于的几百年里,先后在楚国,赵国,秦国流传。

不过自秦以后,和氏壁就绝于史书之中了,我猜测,是秦始皇将其带进了皇陵之中,成为了随葬品,古代最高统治者,死后大部分都会修陵,厚葬,从近世东陵大盗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真实情况(文物,珠宝,玉器,铜器极多)来看,秦始皇陵肯定随葬有极多有重大历史文化和考古价值的珍贵文物,其中肯定也包括和氏壁,不过秦始皇陵水银为河,毒性巨大,让许多代皇陵大盗望而却步,生怕没发财,反而送了命。

希望有一天,中国考古技术进步了,采用安全,合理,科学的考古方法,发掘秦始皇陵,相信其成果可以震惊世界,到时古人奉为至宝的和氏壁或许又会重现世间。

我又想写几句诗歪诗,水平不行大家高兴就好。

寻和氏壁

闻楚卞氏得山玉,奉王熊祖和氏壁。

吟史小君寻此物,信秦皇陵待天机。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2-12-08 01:54
下一篇 2022-12-08 01: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