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进谏,如何评价贞观前期魏征的犯颜直谏的人

我谈谈我的看法。

整个贞观时期,包括贞观后期,言路一直是非常通常的,唐太宗的宰相们,包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温彦博、戴胄、王珪、魏征、萧瑀、刘洎、岑文本、马周、褚遂良等,从来不避讳向李世民提出意见和建议,只不过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因此进谏的方式也相应有所不同而已,但是,既然是进谏,必然不会是非常轻松愉快的,免不了需要犯言直谏,那既然如此,为什么只有魏征比较有名呢?

一、魏征有名的原因

魏征进谏,如何评价贞观前期魏征的犯颜直谏的人图1

现在网上有不少人说李世民故意保留魏征,并让魏征犯言直谏,以便给自己留下个听谏纳谏的美名。我认为,这种说法,是读书不细造成的误读。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后世之所以大都知道魏征犯言直谏,并不是李世民的刻意安排,而是魏征自己私下留下了记载,因为此事,李世民还非常生气。

根据《旧唐书》魏征传记载:

徵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

所谓的“前后谏诤言辞往复”,实际上就是魏征进谏的详细过程,他与李世民如何你一言我一语的反复讨论、辩论、甚至争论的过程。魏征自己把这些过程都记录了下来,并私下交给了史官褚遂良,这件事李世民当时并不知道,后来知道以后非常生气。这件事也成为了李世民仆碑悔婚的导火索之一。

这件事情,严格来讲,属于一种犯罪行为,罪名是“漏泄禁中语”,意思是把皇帝私下和你说的话泄露出去,在唐代,漏泄禁中语一直是一种罪,具体的处罚,从贬官,到流放,再到差点杀头,都有实例。

但是,李世民生气归生气,却并没有下令禁毁魏征的这些记录,因此,魏征的这些记录也就流传了下来,一直到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后晋史官在编写《旧唐书》的时候,仍然可以读到数十万字的《魏公故事》,里面记载的内容是:

与文皇讨论政术,往复应对,凡数十万言。

可见,后晋史官读的《魏公故事》,就是魏征自己写的那些“前后谏诤言辞往复”的文字。

唐代王方庆的《魏郑公谏录》、吴兢的《贞观政要》等书记载的大量有关魏征的内容,也应多与魏征自己的这些记录有关。

那么,除了魏征之外,其他宰相为什么没有这么详细的进谏记录呢?

二、其他宰相的进谏记录不详细的原因

这就涉及到古代的仁爱忠孝思想了。在古人的观点中,仁者爱人,而对父母长辈仁爱就是孝,对君主仁爱就是忠。那么,如何体现臣子的忠呢?为尊者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把自己对君主的批评过程记录下来,流传于世,这是为尊者讳吗?当然不是,这是彰君之过,即宣扬君主的过失,在古人看来,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行为。

因此,古代很多大臣,虽然他们也积极进谏,甚至犯言直谏,但是,他们并不把这些事情对外说,除了他们自己和君主之外,其他人并不知道他们进谏的具体内容。三国时期的陈群就是如此。唐太宗贞观年间也有这样的大臣,比较有名的就是贞观后期的宰相马周,据《旧唐书》马周传记载:

周临终,索所陈事表草一帙,手自焚之,慨然曰:”管、晏彰君之过,求身后名,吾弗为也。”

也就是说,马周临终时,把自己写的奏表的草稿都拿来烧掉了,马周明确表示,管仲、晏婴宣扬君主的过失,来求取自己的名声,这种事他不会去做的。说实话,马周援引管仲、晏婴的例子,这很明显是在指桑骂槐,魏征事发的时候,马周担任中书侍郎,他对于魏征的所作所为应该非常清楚,马周临终这番话,批评的实际上就是魏征。

综合以上分析,贞观年间犯言直谏的,绝不仅仅只有一个魏征,其他大臣也都在恪尽职守,不断提出意见和建议,只不过他们没有给自己私下做宣传,所以他们的进谏事迹不像魏征那么详细而已。

以上是我的一点简单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2-12-08 03:01
下一篇 2022-12-08 03: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