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
历史是个大范畴,中国的历史文化可以说从有中国以来,或是有迹象诞生中国以来到现在的时间轴里,只要发生的点点滴滴,全都要算作中国历史文化,所以怎么能不喜欢呢?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这是历史的流水账。
文化领域都包括了什么?
我们列举一下:
王朝制服,帝王文化,农耕文化,中医中药文化,语言文字文化,科技文化,贸易文化,抵抗侵略文化,原始社会文化,奴隶文化,封建文化,殖民地文化,民国文化,抗日文化,解放战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农民起义文化,学生爱国运动文化,腐败文化,官僚文化,科举文化,商业文化,用兵文化,诸子百家文化,宗教文化,儒释道文化,思想文化,天文地理文化,周易文化,鬼神文化,饮食文化,民族文化,戏曲文化,建筑文化,书法文化,民族企业家文化,诗词文化等等等等。
这些文化,历史教科书里哪个没有提到?哪个文化能逃脱历史的范畴?哪种文化能抛开历史时期来谈诞生与兴衰?
所以,本人因为纯文的缘故,极度喜欢历史!尤其是复杂的中国历史。
当把历史看作仅仅是门功课的时候,只知道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罢了。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用时就淡忘了。
但是真正激发我爱上历史的却是一本书:《明朝那些事儿》。无意中听到这本书,觉得它跟以前看过的所有历史书都不一样,它甚至扭转了我存在多年的固有的思想,让我从此改变了对明朝历史的偏见和嫌弃。
从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是历史方面的书或影视作品我都会去了解,已听过了《春秋》、《三国演义》、《大宋王朝》、《中国历史故事》……
从这些书中看到了中华历史的变迁,各个时代文化思想的传承。有摧毁有重建,有野蛮有文明,有血腥也有祥和。历史是人类发展的见证。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借鉴过去明晓未来,建设未来,可以丰富内心,从而达观全面的看人看事。
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我们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水珠,对历史仰望崇敬,虽然改变不了历史,但是我们还是留下了自己浅浅的足迹……
这个标题太大了,不敢说喜不喜欢中国文化,我觉得身为炎黄子孙每个人都会喜欢自己的文化,但除了喜欢之外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对我国几千年渊源流传的文化怀有一份崇敬、敬畏之情。北宋张载言我辈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即为了解先贤的文化,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中华浩浩荡荡五千年,博大精深又海纳百川,从上古炎黄传说到商周文明、强秦盛汉,到魏晋风华、五胡乱华,再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最后到今天悠悠数千年,出过无数先贤,数不清的唐诗宋词,道不完的百家之言,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可以如华夏文明一般从未间断,读史明鉴、追贤思齐,浩荡中华,福泽万年。。。。。。
上小学前,中国处在文革动乱中。那时候,我没有选择,只能读毛选,背毛主席诗词。正是那些豪迈雄旷的诗词,塑造我坚强乐观阳光的性格。经历下岗,车祸,疾病种种磨难,还是一如既往坚信,明天会更好。更使我好奇,毛主席是个怎么样的人?有关毛主席的历史书,影视剧,我一个不放过,如获至宝。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让我对中国历史敬仰万分。从此,史籍是我必备的床头书。《中国历史》《中国通史》《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讲谈社中国史》等等让我开阔视野,从大历史中探寻中国复兴的轨迹,原来五千年的中国一直坎坎坷坷,一直在统一与分裂中生存发展,而统一后的中国经过休养生息,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富裕的国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使我坚信,未来中华文明将普及世界,和而不同将沐浴世界,三教九流,不同文明都能在中国共生共存,互相融合,最后融合在中华文明的怀抱里。归根结底,历史会证明,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