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四子:霸、威、惠、和,号称“夏侯四杰”,夏侯霸是夏侯渊次子,“夏侯四杰”中的老大。
作为夏侯家的话事人之一,夏侯霸为什么甘愿抛弃一切,去投靠敌国呢?我认为这是夏侯霸的一场豪赌,赌上的是全家的性命。
势穷而降,情有可原
三国时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将领投降若是因为不得已而投降的话,则身处首都的家人有极大的可能性,是不会受到杀身之祸的。像于禁被水淹而降、麋芳被吕蒙孤立而降、黄权被截断退路而降等,他们的家人却没有受到朝廷的严重处置。夏侯霸投降蜀汉,也是因为看准了这一点。
夏侯霸逃跑的路线很奇怪,他不往北跑去胡人聚集地,或是往西北跑另起炉灶,却是往西南蜀汉跑,还偏偏就陷在了阴平一带(邓艾偷渡的地方,离成都很近),就像是摆明了让蜀汉朝廷知道一样。所以我认为夏侯霸的投降其实一开始就计划好的了,他需要把自己陷入绝地,让自己“势穷而降”。
为什么要让自己“势穷而降”?
夏侯霸投降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安排郭淮做他的上司,而郭淮和夏侯霸一向不和,而在此之前司马懿因为通过“高平陵政变”,夷曹爽三族,夺取了曹魏大权,这不免会让手握重兵,又远离朝廷的夏侯霸忧心。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刚上位的领导要排除异己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了。
尤其是夏侯霸深受曹爽厚待,司马懿自然也不会放过他。果不其然,曹爽死后,司马懿开始安排郭淮顶替征西将军夏侯玄的位置,把夏侯玄召了入朝。这让夏侯霸觉得司马懿终于开始行动了,要一片一片地割掉曹家的势力,加上和直属领导郭淮的关系不好,所以夏侯霸才如此铤而走险。
夏侯霸希望用时代的惯例来保护自己的家族,虽然他当时已经快六十岁了,但如果在郭淮手下做事,难保被他当成牺牲品,战死沙场,要是回去暗流涌动的朝廷,也难免会受到各方势力的牵连(被召回朝廷的夏侯玄,数年后就被夷三族了,罪名是“谋杀大将军司马师”,可夏侯玄并没有实际加入,只是被李丰、张缉等连累而已)。
事后也证明了夏侯霸是赌赢了,司马懿因为他父亲夏侯渊的功绩,没有杀夏侯霸家人,只是把他儿子流放到朝鲜而已,而夏侯家族也由与司马家族关系不错的夏侯惠、夏侯和来打理了。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说道夏侯渊战死定军山,留下七个儿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次子夏侯霸。夏侯霸也是夏侯渊后代中最能打的,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可谓位高权重。但晚年却抛弃妻子独自叛逃到蜀汉,成为伐魏急先锋。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夏侯霸究竟为何投向敌国。
夏侯霸,字仲权,魏国右将军,继承其父夏侯渊事业,常年驻扎在西部与蜀汉对峙。我们知道夏侯渊219年死亡,虽不知其出生何年,但结合其生平大致可以估计去世时为五十多岁。夏侯渊早年曾抚养同族之女夏侯氏,200年时夏侯氏小妹妹十四岁,被张飞抓去强娶为妻,所生之女后来成为刘禅的皇后。夏侯霸逃到蜀汉二人以兄妹相称,所以夏侯霸200年时至少比夏侯氏要大。
当夏侯渊219年死亡时,夏侯霸理应三十岁左右,但他直到青龙二年(234)才第一次有征战记录。此时的夏侯霸已经四十多岁。我们从这里能够看出,夏侯霸并不是善于征战的战将,一方面可以说他大器晚成,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曹魏宗亲势力已经找不出像样的人才,宗室力量正处于极速萎靡之中。
笔者谈论夏侯霸年龄问题,正是要说,正因为曹氏、夏侯氏两大宗族未能继续涌现强势人物,导致司马懿的上位。宗亲中再也找不出曹魏八虎骑那样的人物,夏侯霸才无奈以四十多岁的高龄初出茅庐成为战场指挥官。可想而知曹魏宗亲力量衰落,加上曹丕、曹叡相继早亡,给了野心家司马懿极好的机会。
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直到249年曹叡去世,与曹爽共掌朝政。曹魏宗室此时竟然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当年曹操在世时宗亲名将如云的盛景已是昨日黄花,此时的朝廷正在重复曹魏篡汉的故事,这一次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事变,将曹爽一派全部处死,独揽大权。紧接着,将征西将军夏侯玄召回京城,削去兵权。眼看着曹魏宗室实权人物接连遭殃,夏侯霸自然心惊胆战。要知道这已经到了249年,依照之前推算,夏侯霸已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可形势紧迫,如果他不逃恐怕也会有性命之忧。
反过来,当年杀死夏侯霸父亲的黄忠早已去世多年,黄忠又无子嗣,当年战争的发动者刘备也去世二十多年了,事情已经过去一代人的时间,定军山早已物是人非。反观司马懿,抢班夺权的步伐就像催命符,对曹魏宗亲绝不手软,使夏侯霸痛恨不已。高平陵事变之后扬州地区先后爆发三次大规模反抗司马家篡位图谋的叛变,史称“淮南三叛”,诸葛诞等人也曾积极联络吴国共同举事,实属无奈。
再有,蜀汉皇子论起来是夏侯家的外甥,有这一层亲缘关系在,也能减轻夏侯霸的心理负担。夏侯渊好歹是战场上真刀真枪阵亡的,怨不得别人,相比司马家的阴谋篡权,夏侯霸痛恨哪一个,不言自明。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