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于日本的和服,源头到底在哪里,它与中国服饰文化有无关联?

这种“交领右袄”的古典华丽的衣服,和中国汉唐时期的服饰看起来很像,也很优雅,所以时常勾起我们的无限遐想。

“和服”一般将人的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是把脖子以上部位露了出来,所以让原本就低眉顺眼的日本女性,看上去更加温婉优雅。

因此现在也有不少年轻的中国女性为了好看,偶尔会穿着“和服”出门。但是这种做法,却引发了很多的争议。

流行于日本的和服,源头到底在哪里,它与中国服饰文化有无关联?

有人说,“和服”本来就是“汉服的山寨版”,是日本人先偷了我们的东西,现在我们中国人穿一下又怎么了?但是另一些人则表示反对。

反对者认为,“和服”尽管受中国汉服的影响形成,但是它已经发展了六百多年,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人再把它说成“汉服的山寨版”,就不合适了。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和服”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和汉服到底又有多大的关系?在没有“和服”之前,日本的衣着到底又是怎么样的呢?

“和服”的发展和形成

根据《三国志·魏史·东夷传》的记载,邪马台国(即弥生时代日本国名):

其风俗不淫,男子皆露紒,以木绵招头。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妇人被发屈紒,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当地人没有什么固定的风俗,男人不戴帽子,头上扎着一条带子;身上的衣袍宽大,末端扎起来。布料是整块的,做工也十分简陋。

流行于日本的和服,源头到底在哪里,它与中国服饰文化有无关联?

女人的衣服,就好像是把被单从中间开了一个大圆洞一样,然后直接套到身上,这个叫做“贯头衣”。

后来,日本国了解到在东边有一个吴国,经济十分发达。于是派遣使者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并请求吴国派了四名织匠到达日本,向当地人传授纺织、缝纫的技术。

所以从三国时代起,吴国的贵族的服饰(即“吴服”),也就传入了日本,成为了日本皇室贵族的专享。但是这时“和服”还没成形,后来到了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到达了一个高峰。

隋唐时期,日本国派了很多学者和僧人到唐朝“取经”,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全盘复制到了日本。其中既包括中国的文字,也包括中国的建筑和衣服。

这个时期,被日本引进的中国服饰,被称为“唐服”。“吴服”和“唐服”从那个时期起,一直在日本流行了很多年。

因为“唐服”较晚传到日本,所以在制作工艺和面料要求方面,更加高级,日本皇室选择“唐服”作为朝服、祭礼服饰的样板。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加改进,就成了他们自己的“和服”。

流行于日本的和服,源头到底在哪里,它与中国服饰文化有无关联?

而“吴服”因为传入日本的历史悠久,所以很多日本民间的人已经懂得了剪裁制作的方法,所以早就已经得到了普及。

在唐朝时期,已进入日本的汉服(包括“吴服”和“唐服”),最终“和服”化,还是因为他们的国王曾下过一道“衣服令”。直接把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应该穿什么形制的衣服,固定了下来。

所以我们如今看到的日本民间穿着的“和服”,其实都是从“吴服”演变而来的。那么日本的“和服”,到底算不算“抄袭”我们的汉服呢?其实也说不上,只能说受到了汉服很深的影响。

“和服”保留了中国三国时期汉服(“吴服”)的一些重要特征,比如“交领右衽”,以及早期的“广袖”。

但是“吴服”传入日本后,大约在中国五代十国至宋朝这段时间里,就出现了标志着“和服”最重要特征的“十二单”。

“十二单”不是说直接在衣服下面穿十二层单衣,而是指按照一定的形制和顺序,在“和服”底下再加穿裳、上衣、打衣、袿和单衣等共计七、八层衣服,让“和服”整体看上去华贵而隆重。

流行于日本的和服,源头到底在哪里,它与中国服饰文化有无关联?

不过当时的日本妇女,还像中国贵族女性一样尚红,流行穿“红色”的和服。再往后发展,就与中国的汉服大大不同了。

再往后就是元明时期,在元朝以前,日本一直是奉唐朝为中华正统,但是自从宋朝被元所灭以后,日本就开始以“小中华”自居了。

所以“和服”的发展,不可能以元朝的汉服为蓝本。失去了参照物以后,日本就逐渐开始“放飞自我”,有了“新的创意”。

大概是为了劳作方便,室町时期(大约中国元、明时期)的和服放弃了大袖子,开始以圆弧形小袖为主。

男式和服上,开始绣“家徽”,同时与衣服配套的是头顶的“乌待帽”。这种帽子是圆锥形的尖尖帽,有点像中国古代神话里黑白无常戴的款式。

最后到了中国的明清时期,日本的“和服”已经完全定型,形成了以赤、青二色为主的,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服饰。

流行于日本的和服,源头到底在哪里,它与中国服饰文化有无关联?

除了上面讲的日本“和服”的特点以外,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特点,即女款“和服”背后的小枕头。据说这是唐代女性育儿时的装备,但是她们不会经常把它背着出门。

所以日本女款“和服”的风格,主要走的是“华贵”路线。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它和汉服的形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

汉服的直裾、曲裾,其实都是以宽松舒适为主的,并不是以挺阔、隆重为美的。

唐宋时期皇后的朝服,也非常讲究。上袄下裳,里里外外也要穿很多层,衣服和头上的装饰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然而皇后衣裳的下半部分,仍然是自然地敞摆。

但是日本“和服”的下端,却是收束起来的,看上去是把他们在弥生时代的风格,与汉服做了一个“缝合”。

流行于日本的和服,源头到底在哪里,它与中国服饰文化有无关联?

江户时期,日本男款“和服”的特色看着更加明显,里衣下面穿一条高腰阔腿裤,外面再套一件短衫,倒是没有人能把它和汉服搅混了。

结语

古代中国曾是世界的经济中心,整个东亚叫得上名字的国家,都在向我们中国学习。所以日本的服饰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一目了然的。

日本的“和服”,主要是受到了三国时期“吴服”的影响,改良而成。但是如今再来“研究”它到底是不是“抄袭”中国的汉服,就实在没有什么必要了。

毕竟日本的“和服”,早在500年前(大约中国明朝时期或者更早一点),就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了

比如女款“和服”上松下紧的造型,以及和室町时期,男款“和服”配套的那个“无常帽”,不管是不是源自中国,最起码在我们中国古代,正常人是不会这样穿着的。

另外,我们的国家在古代叫做“华夏”。这个名字里面的“华”字,其实就是指华丽的衣服。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服饰的美感。

流行于日本的和服,源头到底在哪里,它与中国服饰文化有无关联?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传统的汉服出现了断代。所以如今的国人应该做的,是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审美,去发掘我们传统汉服里的美,再将它进行普及。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2-12-18 16:17
下一篇 2022-12-19 08:55

相关推荐

  • 2019王者荣耀繁体名字大全

    繁体字是我国代表性的传统中文,运用繁体字为游戏起名也会有一种富有时代感的气息,时代特性的字运用在游戏名字当中,不仅给玩家们带来一缕别有情致的历史文化,还有能给玩家们学习到更多知识,…

    历史解密 2023-01-06
  • 美国尼克松水门事件简单经过(尼克松“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丑闻,因为事件发生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而得名。美国的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也因卷入该事件,被迫辞职,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甚至…

    2023-02-11
  • 过阴人从冥府归来小说

    太阴这种事,我们都知道,就是人去了阴间,转一圈,活着回来,回到阳间,看到一些人或东西在阴间,记忆特别深。 不管这是不是封建迷信,你都不能随意定论。这种事情毕竟并不少见,既然这是事实…

    2023-04-19
  • 短篇的鬼故事(不可怕的鬼故事短篇)

    故事1、 每次回家他都感觉到墙角那里有人,瞪着血腥的眼睛狠狠地看自己,像刀子直接从背后穿透了他的胸腔。找了一千遍似乎血腥味道就是从水泥的墙里面渗出丝丝血迹,打开灯什么也没有。终于有…

    2023-05-30
  • 福建深山惊现万吨大佛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

    历史解密 2023-07-16
  • 卡扎菲被击毙后的现实生活(抓捕利比亚总统卡扎菲的)

    要说中东雄狮萨达姆的死亡对谁的影响最大,那想必是非洲雄狮卡扎菲了。同是雄狮“沦落”的人,卡扎菲在看到萨达姆的结局之后,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利比亚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反对美国对…

    2023-02-23
  • 民间流传的9大著名妖怪(中国著名的妖怪故事)

    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匪夷所思的传说,那些从古老的文化中沉淀下来奇闻异事长久的在坊间传唱。激发了很多好奇人士的求知欲。那么民间流传的九大著名妖怪是什么?中国民间真实奇闻怪事还有哪些…

    历史解密 2023-06-18
  • 17名登山队员集体遇难诡异记录

    雪山上的山难 1990年12月,将近两万藏民神情虔诚地跪拜在云南梅里雪山下,只为诅咒一队攀登这座雪山的登山队员。 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诅咒,不久之后,已经快要登顶的登山队员们竟然真的遭…

    2023-05-21
  • 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电子书

    长大以后,重翻或重新思考语文课本某些课文,细思极恐的细节还真不少,只是当时的你不一定留意到。 今天笔者略举几例,说说就教科书中细思极恐的那些细节,解开多年的“谜题”,让“真相”大白…

    2023-05-18
  •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

    150年前,日本的“明治维新”打出过一系列旗号:从“尊王攘夷”到“公武合体”,从“王政复古”到“公议舆论”,从“文明开化”到“富国强兵”。明治维新就像一条“变色龙”,总在不断地更换…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