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因病驾崩,享年71岁。朱元璋死后,被葬在了著名的明孝陵。相比于其他封建王朝皇帝的陵墓,朱元璋的明孝陵已经完好保存600多年,这期间始终无人前来盗墓,是因为不敢,还是因为不能呢?
朱元璋绘像
明孝陵:我是世界文化遗产
明孝陵既有人文特色风景,也有大量可供欣赏的自然景观。其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身后“居所”,规模宏大,建筑布局十分考究。
虽然历经600多年后,明孝陵的很多建筑物因为是木制结构,早已衰朽残破到无法修复,但其格局却仍然能够让我们充分领略,当年明孝陵的宏伟和气派。
明孝陵美景照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在历史上取明朝而代之,不过清朝的皇帝对于这明孝陵倒是颇为重视,不仅多位皇帝亲往拜谒,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保护明孝陵。
咸丰年间,明孝陵的建筑因为太平天国运动被损毁,清廷在此后特意拨出一笔资金,用于明孝陵的修复。这就使得明孝陵存在一些很典型的清朝建筑遗存。
明孝陵美景
如今当我们走进明孝陵,可以沿着神道部分,依次参观到下马坊、禁约碑、御桥、石像路、棂星门等建筑。等穿过棂星门,朝着东北方向继续行走,就可以抵达陵园的主体部分。
陵园的主体区也有很多值得一观的建筑和美景,比如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方城明楼等。
由于明孝陵陵寝的建筑均是按照中轴线进行配置的,在这里游客可以切实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的严谨风格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讲究。
明孝陵景色
从洪武十四年开始,朱元璋就命令官员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作。李新当时担任中军都督府佥事一职,颇受朱元璋信任,个人办事能力也强,朱元璋对李新营建自己的陵寝可谓是放了一百二十个心。
起初朱元璋只是着人修建陵寝,其叫什么名字里面埋什么人,朱元璋并未做出安排。但陵寝开建后第二年,马皇后溘然长辞。这让朱元璋备受打击,也是在马皇后身故后,朱元璋给自己的陵墓定名为“孝陵”。
影视剧中马皇后的死对朱元璋打击很大
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也离开人世,负责皇帝丧仪的官员启动地宫,将朱元璋与马皇后合葬在一起。截止今日,明孝陵已经在南京蔚然伫立了625年,此过程中竟然无人来孝陵盗墓,这属实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明孝陵:你是不敢来,还是不能来?
曾有人认为明孝陵的位置乃是中国“龙脉”所在,与家国社稷息息相关,故而没有人敢跑来盗墓。
明孝陵美景照片
不过抛开风水学说,我们从历史角度剖析,就会发现明孝陵得以保全,关键原因在于600多年来中国的时代变迁,恰好让时人不能轻易盗掘明孝陵。
首先在明朝时期,明孝陵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作为朱氏皇族的祖坟,如果有盗墓贼胆大包天地跑去天子家祖坟搞事情,势必会遭受到最严厉的惩处。历数中国的封建王朝,帝王皇室的祖坟被盗,几乎都是在天下已经改朝换代以后。
盗墓贼会打盗洞进入古墓
也就是说,当掌控天下的统治者家族更换后,前朝乃至更早以前的皇家陵寝,将不再有专门的人看顾和管理,这也就给盗墓者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盗墓条件,大部分皇室陵寝因此惨遭破坏。
不过明孝陵是一个例外,是因为清朝统治者需要一个入关的理由。清太宗皇太极在生前,就已经定下了“进攻明朝、夺取北京”的目标。《清太宗实录·卷三百六十二》有载:
“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研削,则大树自仆。… …我兵四围纵略被国势日衰我兵力日强,从此燕京可得矣。”
清太宗皇太极绘像
不久后皇太极再次对天下局势做出细致分析,《清太宗实录·卷六十五》指出:
“以朕度之,明有必亡之兆。何以言之?彼流寇内讧,土贼蜂起,或百万,或三四十万,攻城掠地,莫可止遏。明所恃者……今皆败亡已尽……明之将卒,岂但不能敌我,反自行剽掠,自残人民,行赂朝臣,诈为己功;朝臣专尚奸谗,蔽主耳目,私纳贿赂,罚及无罪,赏及无功。以此观之,明之必亡昭然矣。”
影视剧中的皇太极
明确了明朝灭亡在即后,皇太极决定找一个好的理由,让自己入关夺取大明政权显得光明正大一些。而他找到的理由正是:
“如遇流寇,宜云尔等见明政紊乱,激而成变。中国来征,亦正为此。”
这里很明确地指出,清兵入关时示以天下的理由为“匡正明朝的朝政”。倘若入关后清廷就大肆破坏明孝陵,无疑不利于他们在中原站稳脚跟。
清兵入关绘画作品
明朝四起的起义军就是个大麻烦,皇太极不止一次地强调:
“(对流寇)以善言抚谕之。申戒士卒,勿误杀彼一二人,致与交恶。”
要是再挖了明朝开国皇帝的陵墓,那么朱氏皇族及其拥趸一定会奋起反抗,这等于给自己又树立了一个敌人,是清廷非常不愿意看到的。而等清廷在中原站稳脚跟后,他们又需要维护自己承继天下的正统性,这样一来,就更不好动明孝陵了。
清朝要维护继承正统性,故也没有破坏明孝陵
后来清朝覆灭,中国进入民国时期,明孝陵仍然得以保存,一是因为孙中山先生很崇敬朱元璋,他曾通过对比朱元璋和洪秀全,给予了朱元璋很高的评价:
“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驱连异胡,朱明传世数百……而洪朝不十余年,及身而亡,无识者特唱种种谬说,是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
二是因为民国政府对明孝陵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哪怕后来南京失守,日本铁蹄踏入南京城,也因为此处曾是民国政府所在地,日本侵略者不能轻易掘陵盗墓。
民国时期的明孝陵照片
否则不仅会无法利用汪精卫等人实现对中国思想方面的侵略,还会导致日本在国际上的声誉一落千丈。总之在各种时局因素和政治局面的共同作用下,明孝陵没有像东北的众多古迹那样遭到日军劫掠。
等到新中国成立,国家对古墓采取了严格保护,对于这些历史遗存,可以进行抢救性发掘,但绝对不能实施盗墓破坏。进入六十年代,明孝陵成为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后,就更没有人去打明孝陵的主意了。
明孝陵航拍图
明孝陵:盗墓贼你好,盗墓贼再见
当然,明孝陵除了不能动,其特殊全面的防盗措施也让盗墓者们不敢对其下手。
毕竟从1997年开始,在我国文物工作者对明孝陵长达6年的勘测过程中,也有发现明孝陵部分区域存在盗洞,只不过这些盗洞无一顺利通入陵寝内部。
换言之,就是盗墓贼带着麻袋前来,最后又两手空空的离开,甚至还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属实悲惨。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