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苏州的人,大部分都尝过那里一种名为“万三蹄”的猪蹄,肉味劲道,嚼劲十足,之所以命名为“万三蹄”,大概是后人出于富商沈万三的讥讽。这个元朝明朝一肩挑的商业巨子,在元朝岌岌可危的时候,投靠了朱元璋,捐献了半个南京城,本是想买个官运亨通,荣华富贵更上一层楼,却不想荒唐的马屁,反而惹起了朱元璋的猜忌,后将他流放外地不说,还将整个苏州的赋税增加了好几倍,使得苏州百姓积怨很深。所以,沈万三落个“万三蹄”的骂名也不足为怪,他不应该作为苏商的榜样,在代代的承接与延伸中,低调做人,埋头做事,远离官场,亲近商人才是苏商的经商之道。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苏商才会规避了因改朝换代而导致的商业沉浮,才会这样代代传承的于世间生存着。
要说这规矩的来源,便不得不提到范蠡,在两千四百多年前的一个冬夜,吴国被越王勾践所灭,出力最大的便数范蠡。而他却并没有问勾践要封赏,只是讨得了一个自由身便隐姓埋名,远赴他乡了。“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范蠡深深明白,伴君如伴虎,不如游弋江湖的好。从此政坛上少了一位良臣,商场上却出现了一位精明的商人。隐居苏州的范蠡开始经商,但他经商置产的方式让人难以捉摸,他遵循着“人舍我取,人取我予”的“待乏理论”,赚进天文数字般的财富,却在获得千金后,总是散尽离去。
正式于明朝万历年间形成的苏商帮派,或许难以雄霸天下,但却是最“乐活”的一批商人,他们做好自己的本分,便不再操心别的事情。沈万三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做买卖之余,还去卖弄政治,结果晚节不保,在苏商的眼中,这真是得不偿失。苏商不去和晋商拼财力,不去和鲁商比吃苦,就是要为自己而活,享受江南水乡的气息,过着“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日子。沈万三忘记了范蠡的亲身实践得出的经验,后来的苏商却没有忽视掉沈万三的教训,沈万三的前车之鉴令后进的苏商子孙明智的选择了与范蠡一样的态度——远官府,避开风云变幻无常的政治。
沈万三身死后,六百年过后的某个冬日,一个年轻人走进苏州周庄,如同早年的沈万三一样,这个年轻人的心情也是迷惘忧郁的,在创业的初期,企业遭受到了金融冲击而面临破产,这种心情与当年一穷二白,却要白手起家的沈万三何其相似。在面对沈万三的铜像沉思一番后,这个年轻人继续坚忍前行,将企业扭转乾坤,令其起死回生。这个年轻人就是江苏红豆股份集团公司总裁周海江。
前人经历过的事,不要轻易将其抛诸脑后,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无视以前的经验教训,必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大费周折。“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文字上去解释,就是温习过去,知道现在的,便可以做人家的老师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则是,认识了过去,就知道未来,过去就是你的老师。前车之鉴,必定能成为后世之师,因为前人的成功与失败,为我们后人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如果我们能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必能走上成功的捷径;如果我们能对前人的失败教训加以警惕,不重蹈覆辙,那么就可以少经历一些人生的磕磕绊绊。所以,前人的经验,是我们的一大宝贝,只要你利用好了,你的人生将会顺遂很多。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