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客家人:唐朝贤相张九龄、宋朝的理学家朱熹、抗元英雄文天祥、明末将领袁崇焕、革命家孙中山、朱德总司令、叶剑英元帅、叶挺将军、肖华将军、史学大家陈寅恪、文化棋手郭沫若、新加坡之父李光耀,香港领带大王曾宪梓,数学家丘成桐、太平天国洪秀全、外交家黄遵宪、扬州八怪的黄慎、爱国将领刘永福等等,这些都是比较著名的客家人。日本学者山口造县在《客家与中国革命》中说:“没有客家,便没有中国革命,换言之,客家的精神,是中国的革命精神”,可见客家人在近代影响之大。
那“客家人”从何而来?
首先我们得认识下什么叫“客家人”。客家人是指历史上从山西和河南等中原地区为躲避动乱等原因而向南迁移并且在南迁的过程中与南方少数民族互相碰撞、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支独特的汉族民系。客家人有自己的客家方言,也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汉民族的八大民系之一,主要生活在江西、广东、福建以及广西、湖南、四川、贵州、海南和台湾等地方,其中以江西南部、广东东北部和福建西部为主,在国外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很多国家也有分布,目前,国内外客家人约有1亿人。
“客家”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客家”这一名词最早见诸书籍记载是在十七世纪,有一种观点认为“客家”这一称呼一开始是他称,不是自称,是操土音的土著民族对外来族群的称呼,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学》第四十七节“客家话”引文中说:“‘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他们的语言、风俗、谱系,都足以证明”,只是后来这些外来族群反客为主,引以为傲,自称“客家人”了。目前也有观点认为,用“客家”这一名词称呼那些来自中原的汉人是一场误会,因为“客家”起初是南方粤人对居住在赣闽粤山区的畲族的歧视性称呼,并不是针对来自中原的汉民,但后来这些来自中原的汉人移民到了赣闽粤山区,和畲族比邻而居,两者互相影响通婚融合,吸收对方的文化,具有相似的山区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使得粤人误以为这些汉人也是畲族,于是称之为“客家人”,久而久之,经过复杂的发展演变,成为了今天以这群汉人为主体的民系的称呼。也有另外观点认为“客家”这一称呼是由于客家人对自己祖先“夏家人”的崇拜而产生的。总之现在尚无定论。
历史上往南迁徙的汉人不计其数,远远大于客家人的人数,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从中原往南方迁徙的汉人都演化成为客家人,道理和原因何在?客家人是如何成其为“客家人”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以下三个最关键:
首先,客家人的祖先是以成批家族的形式南迁的,并非原子化的个人迁徙,这导致他们非常注重继承家族传统,维护家族文化和荣光,不容易被其他族群同化。客家人无论去到哪里,无论在哪里的客家人,都非常重视立祠、祭祖和修家谱等,这个特点非常鲜明和突出,客家有谚:“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崇祖重家的传统一方面保全了自己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族人的凝聚力,让客家人变得团结和具有群体意识。
其次,得益于地理环境。客家先民南迁的过程中,一般选择山区作为落脚点,正所谓“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山区虽然环境恶劣,条件落后,但人少竞争小,而且环境封闭,受外力干扰较小,使得客家先民的语言、风俗等得以传承下来。以客家人形成的最重要的地点、客家人的大本营——赣闽粤交界处为例, “赣之为郡,处江右上游,地大山深,疆隅绣错”, “闽中壤狭田小、山麓皆治为陇亩……汀踞闽上游,复岭崇冈,山多于地”, 粤东则“无平原广阡,其田多在山谷间”,总之赣闽粤交界处山岭环绕,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而且山间有河谷盆地,客家先民迁徙到这里后,就以家族为单位在河谷盆地耕作。客家人在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系特征,然后扩散至国内和世界其他地方。正是这一地方地理相对封闭,客家人得以较大程度地延续和独立发展自己的文化和风俗,免招世局动荡和外部政治势力的干扰和杯葛。
最后,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客家人极其重视对后代的培养和教育,具有浓厚的尊师重教的氛围,去到客家聚集的地方,你常听到很多类似的谚语:“唔读诗书,有目无珠”,“生子不读书,不如养大猪”等等。重视教育不仅使得客家人在科举中常常出类拔萃,而且对于传承中原文化,保持自己的中原身份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尤以世家大族、贵胄之家为甚,这就与周围那些“蛮夷”形成了文化上的区别。
正是这三个原因让那一部分人脱颖而出,成其为今天的客家人。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他们是如何由中原汉人演化为汉族客家民系的呢?
可以肯定,客家民系是在客家先民的迁徙运动中形成的,其年代当在宋代。客家人在历史上曾经历五次迁徙运动,其中第一期是孕育期,第二、三期是形成期,第四、五期是向海内外播散期。客家人迁徙运动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因王权变更、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引发的北方汉民南移运动。
第一次大迁徙
西晋永康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这时,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大迁徙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第三次大迁徙( 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迁徙 )
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7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第四次大迁徙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和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五次大迁徙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客家人向海外迁徙 自南宋末年以来,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迁的同时,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海外迁徙。海路由厦门、汕头、广州、海口、虎门、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冲等港口出发,乘船冒险到达南洋各地。陆路通过广西、云南边境进入缅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复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早期领导的各次武装起义失败后,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当数量的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或自驾帆船,或被掳掠、诱骗、招雇为“契约华工”到南洋等地从事苦役。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国向欧美等国乃至世界各地再行迁移。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所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