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常识关于酿酒出酒率

关于出酒率:影响出酒率的因素有很多种,如果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很难下手,大部分朋友都是做酒卖酒的,如果出酒很低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造成利润损失,甚至还会亏本,出酒不好酒质也会到影响,从而影响白酒的销售,因为发酵异常会产生许多的邪杂物质影响酒质。

接下来唐三镜黎燕玲老师将介绍5个不同因素对出酒率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调整方法,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烤酒经历进行对照。

第一大因素:控制初始淀粉浓度在合适的范围

酿酒常识-关于酿酒出酒率

为什么我将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位呢?这是因为很少有人进行淀粉浓度的精细化控制,或者做了相应调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只有理解了才可以在做酒过程中灵活调整。

首先我讲一下白酒发酵的基本原理:白酒发酵的过程是淀粉经过糖化过程转化成葡萄糖,然后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在厌氧条件下转变成乙醇。

注:酿酒酵母是不能直接利用淀粉的,必须是淀粉先变成糖,再变成酒。

白酒发酵所有的操作及控制条件都是围绕这个基本原理进行的。

粮食中的淀粉是产酒的有效成分,淀粉浓度的概念是淀粉占整个物料的比例,比如大米的淀粉含量70%,那么就是说100斤大米就含有70斤的淀粉,这70斤淀粉才是产酒的关键。

做酒初始淀粉浓度一般控制在20~30%最佳,我们做酒的粮食淀粉含量一般在60~70%之间,不同的粮食淀粉含量也不同,比如:粮食淀粉含量:大米70%左右、玉米65%左右、小麦65%、高粱70%

常用的控制初始淀粉浓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做液态发酵,一般100斤粮食加200~300斤水。

第二种做固态发酵,加配糟,配糟就是蒸完酒后的酒糟,凉到合适温度后使用,配糟添加比例一般是100斤粮食加300到500斤配糟。

根据季节以及配糟残余的淀粉含量而定,夏季温度高,一般需要把淀粉浓度控制在相对较低水平,所以配糟必要要大一点,冬季升温慢,就需要把淀粉浓度控制在较高的水平。

如果初始淀粉浓度没有控制在20~30%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第一种是淀粉浓度很高,比如蒸完粮食摊凉加曲药后直接桶发酵,这种情况我们用什么曲药粮食都会发酵不完全,这种情况可以产酒,但是粮食的出酒率很低。

第二种情况,如果淀粉浓度很低,比如做液态发酵100斤粮食加了500斤水,发酵液很稀,这种情况发酵的强度低,发酵缓慢,并且还容易染菌,也时常会出现出酒率低的问题。

我们了解了这个原理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可以灵活调整,这是初始淀粉浓度对出酒率的影响。

第二大因素:适当的溶氧

适当的溶氧通俗一点讲就是在做酒过程中需要有适量的空气。

酿酒常识-关于酿酒出酒率

首先还是先讲一下原理:白酒发酵的前期是酵母菌、根霉等微生物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有氧发酵,细胞数增多、代谢糖化酶、淀粉酶等一些酶系帮助粮食分解,到了发酵的中后期,氧消耗完,这个时候酵母菌就开始厌氧发酵产乙醇,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发酵异常现象。

第一种情况溶氧太少,如果是做液态发酵发现冒泡少,发酵没有动静,做固态发酵发现升温缓慢,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否是溶氧不足;

第二种情况溶氧过多,溶氧多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酸败,因为大部分杂菌都是好氧菌,如果杂菌数量在前期起来后,发酵就会直接失败。

控制溶氧的实际操作:

第一种做液态发酵,发酵的前3天,每天对发酵液搅拌1~2次,搅拌完后立马密封好,搅拌的过程一方面是将沉降的粮食打散,防止结团,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溶解一部分氧气到里面去。

第二种做固态发酵,固态发酵会出现糟子板结,结团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要加大糠壳的使用,糠壳的主要目的是起疏松作用,只有糟醅足够疏松,在入池发酵的时候才会有适当的溶氧,才会发酵正常。糠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本身是不会产酒的,牲口吃含有糠壳的酒糟适口性要差一点。此外糠壳对蒸酒也很有帮助,发酵完后的糟醅比较板结,不容易蒸酒,这个时候添加一部分糠壳可以更容易把酒蒸出来。

第三大因素:控制发酵温度

首先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基本原理:酵母菌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是20~30℃,最适的发酵温度是38~40℃,根据这个基本原理我们知道初始温度在20~30℃酵母菌都可以长起来,发酵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40度。

实际操作情况如下:

第一种是采取暴露在外面的发酵容器做酒,这种方式做酒环境温度的高低以及波动会对发酵容器的温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干预外界条件来创造合适的发酵环境,比如夏季做酒就采取降温措施以及低的初始温度来达到,冬季做酒就要对发酵容器进行保温处理,防止散热快发酵温度过低。

第二种采取窖池或者地缸发酵,这种操作方法环境温度变化相对来说对发酵体系温度影响不是特别大,也很难通过环境温度的干预来改变发酵体系的温度,一旦入池封窖后我们就很难做出调整。

这个时候就要设定合理的入池温度以及调整合适的入池淀粉浓度,比如入池淀粉浓度在22,入池温度我们一般控制在24~26℃左右,冬季高一点,夏季低一点,主要考虑到在封窖之前环境温度对发酵体系温度的影响。总而言之,发酵前期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发酵中后期顶温不要超过40℃,这是发酵温度控制的基本原则。

第四大因素: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

抑制杂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灭菌,就是要做好消毒以及环境的卫生工作;另一个方面是抑制杂菌的生长,不让杂菌迅速长起来。

第一点很好理解,对发酵容器、发酵用水、凉床、操作工具等进行消毒处理,比较简单方面的是用热水消毒,如果染菌比较严重的可以用生石灰、双氧水等化学药品消毒。

第二点抑制杂菌生长主要是利用了杂菌的生长特性,白酒生产中主要的杂菌种类包括醋酸菌、乳酸菌等,大部分是需要氧气才能生长的,并且最适生长温度在30℃以上,我们可以设置较低的初始温度来达到抑制杂菌生长的目的,当酵母菌数量长起来后就会抑制杂菌生长了,达到以菌抑菌的目的。

第五大因素:边糖化边发酵生产工艺在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通俗一点讲就是在白酒发酵开始到结束,淀粉的糖化和葡萄糖转化成乙醇的过程始终在协调进行。如果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慢于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转化成乙醇的速度,那么酵母菌容易提前衰退,如果速度过快,高葡萄糖浓度会抑制酵母菌产乙醇,所以我们要选取糖化与发酵相对匹配的酒曲才能把出酒率做到较高水平,如果还有在使用糖化酶加干酵母生产工艺的朋友就可以尝试一下边糖化边发酵工艺。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1-26 12:26
下一篇 2023-01-26 12:50

相关推荐

  • 吃桃子削皮有必要吗

    每年6月到8月,是吃桃子的黄金季节。桃子,或香甜多汁,或脆甜可口,男女老少都爱吃。在我们生活中,桃子的种类也非常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比如毛桃、油桃、白桃等,那么吃桃子前要不要…

    2023-07-24
  • 正宗哥窑瓷器金丝铁线是开片沁色形成的

    #瓷器篇—25#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2…

    2023-11-04
  • 关羽为何必须放曹操走(关羽放曹操走华容道)

    在三国演义里,关云长的武艺高强是人所共知的。但是这个人一直被人当猴耍,比如诸葛亮。三国演义上说诸葛亮夜观天象,觉得曹操不该亡。然后诸葛亮故意华容道让关羽把守,而且还给关羽签了生死状…

    2024-01-02
  • 有些食品的钠含量真的是高的可怕

    近年来,预制菜由于方便快捷,逐渐走上市民的餐桌。但有媒体报道,预制菜中的钠含量普遍较高。营养专家提醒,食用预制菜也要注意膳食均衡,避免摄入过量的钠。 预制菜走上餐桌 专家提醒科学食…

    2023-03-18
  • 为什么春天要多吃甘味食物(春天吃的甘味食物有哪些)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季节,也是顺应时节调整饮食的重要时点。春季饮食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一样呢?春季饮食要“少酸多甘”,也就是说少吃些酸味的食物,多吃一些甘味的食…

    2023-11-01
  • 贵州历史叫什么

    每个城市的名字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城市的名称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也是城市内涵和文化的体现。 比如贵州省的省会贵阳,这个名字就有很多门道儿。 首先,贵阳的简称是“筑”,什么意思呢…

    2022-11-22
  • 木地板清洁用什么方法最好

    目前大多数家庭在装修时安装地板都会选择木地板,木地板的优点非常多,其一就是外观上面看起来非常高端温馨,并且在冬天给人的感觉也是温暖的;但是木地板也有缺点在清洁打理方面不是很方便,所…

    2024-01-15
  • 老式软麻花的做法和配方(老式软麻花的做法和配方窍门)

    麻花一直是我国比较有名的传统小吃。口感分为两种,一种是香酥可口的硬麻花,一种是蓬松暄软的软麻花。之前有一种酸奶麻花在网上爆火,在每个有这种食物的地方都能见到排长队,这种酸奶麻花就是…

    2023-03-20
  • 火龙果树上的榴莲

    水果是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的零食,而对于城里人来说,平时我们所见到的水果都只有果实,而这些水果是怎么生长的?长在哪里?对此许多人却一无所知。而有一些水果不仅看起来奇奇怪怪的,它的生长方…

    2023-05-23
  •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背景

    学习李白诗词《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这是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作者醉宿龙门醒后的所见所想,表达了作者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愤之情。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中夜忽…

    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