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干妈差不多的酱(跟老干妈媲美的下饭酱)

说起老干妈酱的国民接受度,传承度那真是非常高。 在口味上以其独特,百搭的特点,亲民的价格,征服了全国人民群众挑剔的味蕾。之后更是走出国门,受到饮食文化,和口味习俗与中餐大不相同的外国友人的青睐。也算是为国争光。美国更是称它为尊贵的调味品,“来自中国的进口奢侈品”。

下饭神器不只光有老干妈,还有它——东北大酱。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我接触到老干妈是近几年的事儿。感觉的确口味细腻,回味悠长,适合佐餐下饭。说它是下饭神器,一点儿不为过。

但是,在我心中却总放不下,从小吃到大的,我心目中的下饭神器担当——东北大酱。

下饭神器不只光有老干妈,还有它——东北大酱。

每每在电视上看到,本山大叔率领众弟子出演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系列。刘能,赵四等人坐在自家庭院里,在夏日午间,虽然酷热难耐,可是在葡萄架下,摆上小饭桌,却一点感觉不出热来,桌上放上一箩筐自家园子种的蔬菜,刚在地里薅的新鲜辣口的青葱,清爽脆嫩的小黄瓜,翠绿多汁的生菜,水灵灵惹人喜爱的小水萝卜。旁边必不可少的摆上一碗自家做的东北大酱,那么无论是喝酒还是吃饭都是可以获得极大的满足。

下饭神器不只光有老干妈,还有它——东北大酱。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会不由自主的咽唾液,仿佛隔着电视屏幕都已经闻到东北大酱的香味儿。

东北大酱是满族人最为喜欢的传统食品。满族人做豆酱的传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满族人的祖先 靺鞨(mo.he)人,就已经种豆制酱。《新唐书·渤海传》中记载了“栅城之豉”。“栅城”就是当时的东京城龙原府。大致的范围在今吉林省珲春市,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沿海一部分 和朝鲜咸镜北道一部分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说:“于东夷之城最为平敞,土宜五谷。”非常适合种植大豆“豆豉”就是豆类的酿造食品,当时日本人称为招提豆酱。

《金史》记载:“辽金故地滨海多产盐,上京,东北二路食肇州盐”。女真人“以豆为酱,制作豆酱,以蒜,芥末,醋加菜中调味,并以蜜代糖制作甜食”。

满族人家通常都是在年前把黄豆烀熟捣烂,做成酱块,放在屋里棚板或者是柜顶上。因为室内有温度。容易使酱块发酵。一般等到第二年的农历四月十八之前。取下酱块,刷去发酵长出的绿毛,掰成小块,下入酱缸。一层酱渣一层盐,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天天日晒打耙。酱缸上边儿蒙一层纱布,防止灰尘杂物进到里边儿。经过一个多月的日晒,酱的颜色变成深红,大酱就做好了,即可食用。

下饭神器不只光有老干妈,还有它——东北大酱。

东北的豆瓣酱,制作简单又能易于长时间存放。是一年四季的佐餐佳品。有它吃饭就是香。过年的时候包饺子炸点儿油酱放里面好吃!夏天的时候熬茄子,炖豆角放点儿大酱也好吃。等到秋天。酱缸里还能腌黄瓜,萝卜,倭瓜,芹菜叶,还有各种蔬菜根儿等的酱咸菜,毫不夸张的说,东北人一年四季每顿饭都离不开酱。四个小咸菜碟儿压桌是由来已久的风俗,用生蔬菜蘸生酱,也是民间的传统食法。

下饭神器不只光有老干妈,还有它——东北大酱。

传说这种饮食习惯的吃法,还是当年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时留下来的。

话说老罕王(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开始对明朝宣战。当时由于长期的缺盐,八旗子弟兵的体力明显下降。老罕王苦思冥想之后,想出了解决军中缺盐的办法。他们每征战到一处地方,就会像女真部落征集豆酱。在部队行军着急的过程中,就用大酱包饭包吃,这样一来,既方便又快捷的大酱就成了八旗子弟兵必须的军需品之一。从那以后,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将领都会让军厨带上大酱。慢慢儿的也就形成一句俗语“兵马未动,大酱先行”。

下饭神器不只光有老干妈,还有它——东北大酱。

此后的满族民间搬家,也会先把酱块装上大车,以示大酱先行。那是八旗的军中还发明了“四大酱”。分别是榛子酱,黄瓜酱,豌豆酱,萝卜酱。大酱这种佐餐的副食,既方便又富含营养。大大提高了八旗军的战斗力。使他们打了很多的胜仗,大酱也位列头号功臣。

后来满人进关,为了不忘记老祖宗创业时的艰难。便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在清宫御膳食中。常常要备有一碟生酱和蘸酱菜。后来慈禧听政后,御厨们怕生菜,生酱吃坏了老佛爷。便创制出几道不搁酱又别具风味儿的家常菜肴。这就是清宫有名的“四大酱菜”。有“黄瓜酱,榛子酱,豌豆酱。胡萝卜酱。”清宫在顺治十年(1653年),特别成立了酒醋房。设做酱的工匠16人。专门制作宫中所需的清酱,面酱,豆酱,酱豆豉,酱黄瓜,酱茄子,酱萝卜,酱瓜条,酱冬瓜,酱糖蒜,酱紫姜,酱莴苣,酱苤蓝,酱包瓜等各种酱和小菜儿。

下饭神器不只光有老干妈,还有它——东北大酱。

大酱,不但是东北人民日常离不开的佐餐佳品。而且还是处理跌打损伤的灵丹妙药。直道30年前。还是在孩子玩耍时 磕破头部,或是被蜜蜂蜇咬。都不会用其他药物。只是在南瓜叶上铺好大酱,裹在痛处,自然会结痂治愈。虽然并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但是这是从日常生活中得知的大酱的神奇功效。

大酱不但可以调节食物的咸淡,而且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它也可以补充人体所需 植物蛋白。大酱的主要原料是大豆,而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大豆作为健康食品,一直受世人关注。被人们称为“长在田里的肉食”。大豆不仅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而且也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功能。即使身患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人群也可以放心大胆食用大豆,它富含不会增加胆固醇的植物蛋白。而且还可以增加血液循环。

下饭神器不只光有老干妈,还有它——东北大酱。

经常以食用大米为主食的人,容易缺乏赖氨酸,而大酱正好富含赖氨酸。因此食用大酱可以很好的调节饮食结构。

简单的再说一下大酱的做法。

材料:大豆,盐,水

先把大豆煮熟。之后再用绞肉机绞碎。也不用绞的特别碎,里边儿 有半粒的豆瓣儿也无所谓。

把绞好的豆瓣,堆成两个立方体,这就是酱块儿。放的阳光底下晒,要把每一面都晒出一层硬壳。等六面儿都晒好了,就用纸包上放一段时间。等到里边儿也干了。

到了做酱的日子,以前是有特定的日子,现在无所谓,随时都可以做酱。把晒好的酱块儿掰成小块。这时候酱块儿上,会能看到有很多长的绿毛, 把绿毛刷洗干净。放到酱缸里。加水加盐。上边儿盖上细纱布,放在阳光底下晒,这样他才能发酵。

最后就是,每天用酱耙子,揭开纱布去捣酱。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棍儿下边儿订一块木板儿)。一定要每天捣,把沫子倒出来扔掉。之后酱会变得很细。

基本上一个多月的时间,酱发了,变成深红色。就可以吃了。

下饭神器不只光有老干妈,还有它——东北大酱。

以前老妈还在做酱的时候,往里加入西瓜瓤。也不用费心的去挑西瓜子。都一起放到酱里。等酱发好之后, 可以吃了。老妈在炸酱的时候,都会 切上一些肥瘦肉丁, 用葱花炝锅,之后舀上大酱下到锅里,并不加水,只用小火细煎。把酱的水分熬干, 借着肥肉丁的油脂。本来深红色的大酱,更是 挂上了一层好看的红油,香气扑鼻。轻轻用勺尖舀上一点,还带有一股西瓜的清香味儿。在细碎的豆瓣儿中,夹杂着腩酥的肉粒儿。在咸鲜中带有醇香, 非常诱人食欲。

老妈常用它 做拌面吃。家里通常会澥点芝麻酱,切上黄瓜丝,再用蒜缸捣出蒜泥,泡上陈醋。这几样是吃拌面,肯定必备的。之后或是醋溜豆芽。或是家常炒土豆丝或是木须肉,西红柿炒鸡蛋几样菜码,煮上街角买来的手擀面,挑到盘子里, 一样菜码来一点儿。最后必须舀上一大勺,炸好的大酱, 我只管 呼噜呼噜的吃就行了。我每顿都要吃三大盘。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爱上吃大酱拌面。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至今。

下饭神器不只光有老干妈,还有它——东北大酱。

东北大酱,做工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在口味上。绝对是一个人一个样儿。只有经验丰富的老道手艺人,才能做出一缸味道浓郁,酱香扑鼻的好酱来。稍有差池,在发酵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股额外的臭味,那就算前功尽弃了。

老妈,近年来年事已高,已经不再做西瓜酱了。那梦绕魂牵的大酱,就已成为我记忆中的美食。在街上超市里买回来的大酱,总是差一些味道。人们都说美食是有根的,怎么也是带不走的。我想这话说的还是真有道理。好想念妈妈以前做的那一碗东北大酱。

下饭神器不只光有老干妈,还有它——东北大酱。

#吃在中国#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2-05 14:17
下一篇 2023-02-05 14: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