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从十几岁就开始写诗,直到七十五岁去世,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白居易的诗,有很多是揭露黑暗社会、讽刺统治阶级和同情苦难人民的,包括他担任谏官职务时所写的一百多首讽谕诗在内,这些都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宝贵遗产。
《冷斋夜话》(宋僧释惠洪搡)和《墨客挥犀》(宋人彭乘換)都说: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须念给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太婆听听,看她能不能理解,如果她听不懂,就把不懂的地方加以修改,直到她能理解为止。——这就是人们流传的“白居易诗,老妪〔yù〕能解”的传说。(妪,老年妇女。)
这个传说,有人表示怀疑,认为每一首诗都念给老太婆听过,都做到了“老妪能解”,恐怕未必。《唐宋诗醇》(清朝乾隆间刊行的一部总集)也认为是附会之说。但是,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为广大群众所易于接受,这一点确是事实。首先,他留下来的诗作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其次,白居易最要好的诗友元稹〔zhěn〕写的.《白氏长庆集序》中说:白居易的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新唐书白居易传》也说:“白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数千篇。”由此可见,白居易的诗,当时确曾广泛流传,不但流传在上层社会的禁省(皇城)之内、王公之口,而且流传在各地寺院和驿站的墙上,妇女和牧童、车夫的嘴上。而所谓“下偶俗好”,也足资证明白居易在创作态度上的群众观点。
清王闻运《湘绮搂论唐诗》:“居易诗急求人知,意陈于词,遂令老妪能解。”
白居易的诗,虽然未必每一首都“老妪能解”,可是“老妪能解”的传说,却也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形容文章诗歌或其他艺术作品通俗易懂,就说是“老妪能解”或“老妪都解”,或“老媪都解”。“妪”亦作“媪〔ǎo〕”,义同。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