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年
太阳
太阳有东升西落、月亮有阴晴圆缺,这是古人最常见到的天象,所以古人据此划分日、月,确定日、月的概念。昼夜交替的周期形成了“日”的概念,月相变化的周期形成了“月”的概念。
月亮
“年”的概念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说文解字》说:“年,谷熟也。”年的本义,是指谷熟,所以年的概念的形成,可能最初和谷物成熟的物候有关。
谷
闫月
阴历是以朔望月作为单位的历法,阳历是以太阳年作为单位的历法。古人的历法,既非纯阴历,更非纯阳历,而是阴阳合历。在古人的历法里,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共有十二个月,有六个小月、六个大月,每个小月二十九天,每个大月三十天,这样全年算下来是354天。而一个太阳年大约是365天,两者相比较,前者一年大概要少掉11天,这样累积经过三年,就会相差一个月余的时间,所以古人每三年,就要配置一个闰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能够大致和一个太阳年相当,这样,也方便和自然时令相配合。
三年一闰,那么按理来说,六年两闰。但六年两闰,又少了些,于是古人有时就来个五年两闰,但五年两闰,又多了些,所以后来就规定,十九年里共闰七个月。
早在殷周时代,古人就已经置闰了,当时的闰月一般都放在年末,叫做“十三月”,但当时置闰,并没有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甚至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一年再闰的状况就没有再发生了。汉朝初年沿用秦朝制度,把十月作为一年的开头,把九月作为一年的结束,所以汉初置闰,是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
殷商天文观测及历法
如何区分四季
一年十二个月,古人依次把它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每个季节三个月 。后来又以夏历为依据 ,从正月开始,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直到十二月结束,每个月对应一个名称。《楚辞》上说:“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就是指夏历的二月。
十二月令图
但是古人对一年的划分,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我们常用“春秋”表示一年,就是这么来的。它并不是春夏秋冬的简称。《庄子》上说:“蟪蛄不知春秋”,这里的“春秋”指的就是一年。历法逐渐完善以后 ,古人从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这才有了春夏秋冬 。也正是因为冬夏是从春秋中再分出来的 ,所以有时古人排列四时顺序,就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
春秋冬夏
话说二十四节气
古代的农业生产和时令、气候息息相关。随着生产的展开,时令和气候变化的规律,逐渐被人们发现和总结,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发现总结的成果。所谓二十四节气,是指古人为了反映物候的变化,把一年365日平分成立春、雨水、惊垫、春分、清明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阴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要去翻一翻挂在家中的阴历于,就可看到。二十四节气的名目和顺序在下: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垫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署
七月 立秋处署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比较难记,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做过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总结,广泛流传的一篇是这样的: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四个节气是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夜长短是相等的,所以《尧典》把春分称为日中,秋分称为宵中,《吕氏春秋》把它们统一称为日夜分;夏至这天昼最长,夜最短,冬至这天,昼最短,夜最长,所以《尧典》把夏至称为日永,冬至称为日短,《吕氏有秋》把夏至称为日长至,冬至称为日短至。
现代人的计时方式
现代人是用公历和钟表记录时间,古人没有公历和钟表,那么古人是怎么记录时间的呢?别走开,下期更精彩[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