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暖蛋”
“暖蛋”里的发热包
天气渐冷,一款被称作“暖蛋”的迷你暖手器在校园周边悄然流行,其形状多样,因小巧方便、价格便宜而备受孩子们的青睐。然而,网上也有不少传言,称“暖蛋”不安全,甚至会爆炸。这些“暖手神器”究竟有没有危险呢?
五花八门的“暖蛋”畅销
昨天上午,记者走访了多家小学附近,一款名为“暖蛋”的“取暖神器”畅销,从外观上看,有的像笔筒,有的是毛绒状,有的则是水果状。有店主表示, 近来“暖蛋”的销量明显高出暖宝宝、热水袋,甚至有几家已卖断货了。“‘暖蛋’价格低、保温时间长、造型多样,小孩子们人手一个,一个内芯可以用一天。”一家文具店的老板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时,先后有3名家长走进店里购买。其中一位家长说,“我女儿说班里其他同学都有,要我给她买个卡通的。”紧接着,店老板在旁边示范如何使用,“划下来大概一天1元钱,可以发热6小时—8小时。”
记者分别购买了“草莓”、“小黄人”、毛绒玩具三种类型的“暖蛋”进行测试。各个产品的包装上都标明了品名、厂商、原材料等信息。产品包装上显示,其原材料为铁粉、水、活性炭、蛭石、矿盐和吸水性树脂。
首先,记者打开了草莓款“暖蛋”,透明塑料包装内分别有一个“草莓蛋壳”和一包替换装。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将替换装的包装纸打开并装入“蛋壳”中即可。不到1分钟,“暖蛋”开始发热,数分钟后温度渐渐升高。整个“暖蛋”只有鸡蛋大小,便于握在手中或是放入衣服口袋内。
记者随后打开了小黄人款“暖蛋”和毛绒玩具款“暖蛋”,用同样方式放入内芯。刚过5分钟左右,握着毛绒玩具款“暖蛋”的手已大汗淋漓,甚至感觉烫手;而小黄人款还基本没有太多温度;草莓款“暖蛋”则比较温暖。一小时后,毛绒温度>“草莓”温度>“小黄人”温度;三小时后,“草莓”温度>毛绒温度>“小黄人”温度。
同样的“暖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效果?记者发现,“草莓”的蛋壳上有许多小孔,散热效果较好,而同款“小黄人”的孔则特别小,很难将热量传递出来,毛绒玩具款则发热时间快但并不是很保温。
【提醒】
类似于暖宝宝,小心低温烫伤
“暖蛋”究竟是如何发热的?梅岭中学化学老师蒋俊介绍,“暖蛋”其实就是暖宝宝加上一个好看的外壳,使外形更便于手握。发热原理与普通暖宝宝一样,暖宝宝里面的主要成分是铁粉,一旦撕开包装,铁粉与空气接触,铁粉缓慢氧化过程中释放热量。
他提醒,“暖蛋”不能贴身使用,要防止低温烫伤,还要避免尖锐物品刺破暖宝宝,里面的原材料不可入眼、不能食用。另外,“暖蛋”里的黑色粉状物在使用后,会变成类似铁锈一样的东西,粘在衣服上难以洗净,因此,洗衣服前一定要记得把“暖蛋”拿出口袋。
“不要小看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放热效果,曾有实验把暖宝宝和鸡蛋捆绑在一起,鸡蛋可以煮到半熟。就原料来说,并没有毒性,但孩子误食肯定不好。”蒋俊表示,大家在使用“暖蛋”时,千万不要长期放在同一位置接触皮肤,以免低温烫伤。 记者 陆康洁 文/图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