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乡戏(乡戏的感悟)

友聚,遇“金嗓子”文田女士,依然那般表里如一的娇柔优雅,说是赠送一本新书于我,封面素净,书名《戏班十年》,刘志红著。

与刘志红女士网络相识多年,虽未谋面,知其上海音乐学院硕士才女一枚,乃文田亲妹。两姐妹对西方音乐之痴迷早有耳闻,其妹志红,现居上海执业钢琴教师,却对民间戏剧痴迷不已,作为江西人,自费“跟班”十年潜心研究江西地方戏种,呕心沥血凝成长卷,如此匠心情怀,足以感天动地。

近日,断断续续阅读了数章,如品香茗,口舌生津,渐渐吸引直至触碰怀旧的心弦,除了感动,更多还有震撼。原来,在那些西方音乐难以渗透,流行音乐波澜不兴的乡野村落,依然保留着一些民间戏班子,根保、凤梅、菊花他们披星戴月,走村串乡,收入虽然微薄,却坚守在这片日见局促的传统文化领地,向越来越小众的爱好者,传承并演绎着那些久远而又珍稀的“乡戏”。

对于乡戏的概念,我的印象还停留在40多年前的家乡小镇,书中所说的《小保管上任》,是我在饱尝八大样板戏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地方戏,至今还依稀记得剧中有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物“尖尖钻”,在大公无私的新任小保管面前处处踫壁的故事。按戏曲生旦净末丑分类,想必那个“尖尖钻”当属丑角,或者算个反面人物。

80年代,传统戏曲一度得到空前振兴,随父母调迁到县城后,我家就在南昌县采茶剧团对面,那时的县剧团可谓是大腕云集,风光一时,当时在南昌享誉一时的南昌采茶戏名角魏小妹、万齐石、童侠(赣剧头牌名家潘凤霞之子)等与我父母很熟,也可以说,我父母是他们忠实的“票友”,什么《铡美案》《方卿戏姑》《穆桂英挂帅》《卖水记》,我都看过好几遍,里面的一些唱段至今还能哼哼几句。

那时候,逢年过节去老家乡下拜年,也经常遇到“大篷车”似的民间戏班子在村里谷场上连唱几天大戏,只不过,印象中的民间戏班子大多属“草头班子”,道具简陋,服装随意,演出不甚专业。记得一次看戏中间,那操板胡的老琴师可能因疲倦打起了瞌睡,演员上场念白之后正欲开唱,发现没了伴奏,急的在台上跺脚直吼“根得,你跟老子扯呀!”台下一阵轰堂大笑。或许,这就是生活,这才是生活。

《戏班十年》既是一部烟火气息浓郁的纪实文学,又是一部关于社会民风乡俗的研究实录,虽非什么主旋律大题材,恰恰剑走偏锋地记录了日见式微的民间艺术及其市井人生,故弥足珍贵。如果没有志红女士这等“有心人”,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可能只知道流行乐、重金属及其它新兴艺术门类,对于数百年来我们祖祖辈辈或浅吟低唱,或引吭高歌的北调南音一无所知,对其中的故事和文化,其中的念白与韵律,更是一片空白。

由此,想到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社戏》,从文章中看,喝过东洋墨水的鲁迅先生大概对中国传统戏曲是不怎么待见的。文章开头写道“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百年前的文化旗手尚且如此认知,而今天,如果没有全民共识的珍视与呵护,发展与创新,纵然有人每年在“两会”上振臂高呼,想必其“苟延残喘”的命运走势概莫如此。

我绝无鄙夷中国传统戏曲之意,更知道其中的深不可测,渊源流长。特别是前年再次去姑苏,在平江古街的一间茶肆,欣赏了一场民间昆曲表演兼讲座,如同推开了一扇厚重的朱门,转过曲折的回廊,拂去满身尘埃,静听婉转的水磨调,让思绪飞回几百年前的江南。更深感昆曲唱腔之美,韵律之美,戏文之美,令人陶醉不已。

还记得《牡丹亭》里杜丽娘那一句脍炙人口的唱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其伤春、寻春、思春之情,尽在这长吁短叹的无奈中。我就在想,民间戏班子的角如果缺乏一定的文化修养,又少那种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的家庭熏陶,仅仅是“骑驴看唱本”似的表演,加之唱念做打的专业功夫不到家,想必这戏也只能是“夹生饭”,终归缺少一些底蕴和神韵。

想当年,大大小小的民间戏班子在中国星罗棋布,虽然政治地位不高但一般生计没有太大问题。那些名班名角驻场都市大戏院,如国粹京剧“四大名旦”无论到哪演出都是“一票难求”,梅兰芳先生即便飘洋过海去美国演出也是“万人空巷”。民间地方戏班子也盘据一方,各领风骚,好戏连台,那是因为有观众,有市场,催生了中国传统戏曲推陈出新,甚至蜚声中外。

时代在发展,传统戏曲尤其地方剧种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尴尬,有的甚至已近名存实亡。我有一远房堂弟曾任省歌舞团团长,他告诉我,其所属的京剧团人才匮乏,演一台大戏因为角色“缺胳膊少腿”,必须外请,而名角请不起,水平一般的也不敢演,所以,现在的京剧演员大多成了“晚会歌手”,唱个选段或顶多来出折子戏。省团尚且如此,民间戏班子际遇可想而知,虽然他们水平有些粗糙,但能坚持把一台全本大戏唱下来,实属不易,我们又何必苛求,反倒应为他们的坚守而鼓掌喝彩。

感谢《戏班十年》一书,它带给我回忆,更唤起我思考。有人说“民族的未必是世界的”,而“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我无意参与类似观点的正反方对辩,如一个金币的两面,看哪面不重要,金币本身所包含的价值才最重要。中国传统戏曲正是这样一座蕴含丰富的“金矿”,它的价值无穷,亟待我们去保护和开掘,打造和加工。

留住中国传统戏曲,就是留住历史,留住文化,留住乡愁,留住乡情,它可以让我们知道根之所系,心之所牵,情之所依!明天,我们还将继续前行,但是,无论我们走多远,永远不要忘了来时的路。(万军)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6-26 15:43
下一篇 2023-06-26 16:21

相关推荐

  • 生态环境部将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郁):中国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29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门将抓住“降碳”这个总抓手,推动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

    用户投稿 2023-04-22
  • 古人是怎么用热水造冰的(古人热水造冰实验)

    你知道怎么用热水来制冰吗?对,你没有听错,就是用滚烫的热水来制作令人凉爽的冰块。有人说,把热水放凉,然后放进冰箱冷冻,过一段时间后,拿出来的就是冻好的冰块了。当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

    2023-09-28
  • 烤冷面筋道加硼砂(烤冷面做法需要加盐吗)

    烤冷面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种路边小吃,便宜美味。然而,有传言说烤冷面之所以筋道是因为其中加入了硼砂。据人民网“求真”栏目报道,一篇题为《做烤冷面的人,枪毙100次也不解恨》的文章在…

    2023-02-05
  • 阳戏张家界阳戏剧团

    红网时刻张家界6月5日讯(永定站记者 欧媛)6月4日,《中国戏曲剧种全集•张家界阳戏》审稿会在永定区举行,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林、李平,原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所所长邹世毅,湖南省湘…

    2022-12-20
  • 陈醋18187和19777有什么不同

    导读:中国不仅是食用醋最早的国家,也是最早把陈醋当做调料的国家,据有关文献记载,中国酿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上,所以古人,就已经用醋烹饪出了很多可口的菜肴。而随着时代的进步…

    2023-02-07
  • 妖猫传杨贵妃为什么一定要死

    《妖猫传》中的杨贵妃 在《妖猫传》的“极乐之宴”上,安禄山对杨贵妃一见销魂,为将美人收为己有,于是举兵造反。后来马嵬驿之变,将士们杀杨贵妃,是要让安禄山失去造反理由。 这么无厘头的…

    2023-12-30
  • 年糕豆腐汤怎么做好吃,冬至除了吃羊肉汤还吃什么

    食了冬至圆 就长大一岁啦 今天就是冬至了,今年的最后一个节气。说起冬至,你会想起什么画面呢? 杜甫说:“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汪曾祺写:“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一年中…

    2023-05-18
  • 洗葡萄时别再用盐水洗了

    大家好,我是小董,一个爱做饭又怕长肉的90后,每天用简单的食材做出美味的菜品! 去年小董媳妇怀孕的时候总是喜欢吃葡萄,大家都说怀孕期间常吃葡萄小孩的眼睛大,其实主要是葡萄口感酸甜,…

    2023-09-28
  • 怎样保存金针菇的最好方法

    平时我们想要给金针菇保鲜是非常不易的,金针菇不耐贮藏,常温下三天菇体即软化,菌柄基部变褐,并有臭味放出。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保存新鲜的金针菇,这样就能避免食材的浪费,也能随…

    2023-03-06
  • 过冬食谱推荐这三种菜(阳台锅里放什么菜)

    中国有句老话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用来形容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也是在提醒人们,要遵循季节特点来调养自己。提到冬天,和“藏”字密不可分,自古时起,人们就有冬天储藏食物的习惯,并且一直…

    2023-01-13